《总投资超300亿元!广州三年建成8万座5G基站》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20-06-09
  • 5月29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征求意见(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完成建设5G基站8万座,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

     

    到2022年,全市建成泛在、高性能、精益服务、低使用成本的新型基础设施,渗透于生产、生活、科技、智慧城市各领域,投资乘数效应极大释放,成为激发地域经济活力的强劲引擎,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州经验,未来打造全国城市级数字新基建典范。

     


    到2022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信息基础设施领先城市。成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全国首批5G商用试点城市和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5G场景应用生态圈基本形成,5G赋能产业在重点领域实现集群化发展,5G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累计建成5G基站8万座,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培育200家5G应用领域创新型企业。

     

    到2022年,构建全球顶尖的智能化“创新型智慧城市”。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智杆”“智路”“智车”“智品”“智桩”“智园”“智链”,推动形成50个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应用场景,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等8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10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培育50家以上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制造、应用和服务领域的全国领军企业,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

     

    到2022年,形成全球跨界融合型“智造名城”。形成国内领先的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建成为国家级网络空间核心基础设施,培育1-2家达到国际水准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300个左右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和工业软件。

     


    到2022年,建成全国智慧充电设施的标杆城市。全市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数量充足、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全市电动汽车的充换电需求。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等公用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将小于1公里。全市的充换电设施数量突破5万个,充换电站点突破4000个,充换电服务能力达到250万千瓦。

     

    首批选定

     

    10个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行动计划提出,广州将支持培育一批应用示范,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聚焦工业、交通、教育、医疗、公安、政务、应急、文旅、广电、农业等领域,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每个领域培育不低于两项精品应用。建立数字新基建重点项目库,每年滚动更新,首批开展十个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择优对入库项目的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公共服务等基础性建设给予一定补助。其中,对首批10个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由市政府统一授牌。对于新建、扩建项目主体,鼓励与市、区合作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灵活建设。

     

    广州将推动政府部门主动开放公共示范应用场景,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推动交通、教育、公共安全、医疗、环保、司法、社会管理、社区、垃圾分类等重点领域优化升级,支持传统基建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实现以应用换投资,以投资换市场。

     

    同时,建设智慧城市平台,建设陆、海、空、天智慧城市公共数字底座,制定公共机构数据开放计划,推动建立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数据资源清单,有序向社会释放公共数据。

     

    编辑:阿如

相关报告
  • 《今年将建成1.3万个5G基站,2022年底5G产业规模超300亿元》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5-07
    • 4月23日,《西安市加快5G系统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力争将西安市打造成为网络基础完备、应用场景丰富,极具特色的5G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意见》指出,西安将大力推进系统建设,2020年,新建5G基站9000个,累计建成1.3万个,实现核心城区和全运会场馆、重点产业聚集区、交通干线、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5G信号连片优质覆盖。2021年,新建5G基站7000个,累计建成2万个,全市完成5G规模组网,主要城区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 西安将重点推动产业发展,力争在全市构建覆盖5G上、中、下游产业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在细分领域形成一批特色产品,实现5G产业集聚发展。在关键器件和芯片、网络设备、智能终端、新材料、天线、应用软件、网络安全等领域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到2022年底5G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提出了编制5G基站建设规划、突破5G核心技术、加强5G重点产品开发、形成5G产业集聚等主要任务。 其中,在突破5G核心技术方面,西安将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研发创新机构和龙头企业,在网络架构、射频芯片及模组、微波器件及天线、测试技术及装备、新材料等5G产业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推进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创新。通过基于5G网络的各类场景应用和垂直行业应用,研发一批“5G+集成应用”技术和应用软件。支持网络安全企业加强5G安全标准与产品研发,增强5G产业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培育壮大若干5G网络安全龙头企业。 在加强5G重点产品开发方面,西安将重点发展射频芯片及器件、光模块和激光器芯片、小基站和微基站、有源阵列天线、前传交换机等产品;结合场景应用和垂直行业应用,重点发展基于5G的智能手机、超高清视频、AR/VR、无人机、可穿戴设备及融合应用产品,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 《全国最多最快 2019年广州建成5G基站超过两万座》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信息服务与监测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20-08-03
    • 28日,广州社会科学院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执行主编覃剑介绍,目前,数字产业已经成为广州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发展水平与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处在全国第一梯队。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伟萍介绍,广州在超高清视频产业、新一代通信及卫星导航产业、智能装备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数据产业、区块链产业、互联网产业、集成电路等多个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均处在全国第一方阵。 2019年度,广州建成5G基站超过两万座,建设速度在国内城市当中最快,建设数量最多。超算中心用户已超过3500家,是全世界用户数量最多、利用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超算中心之一。 近年来,广东加快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技术发展惠及民生。其中,广州数字化治理能力在医疗、交通、教育文化、政务服务等领域均走在全国前列。 相关报告显示,数字医疗城市榜单十强中有四个城市来自广东。作为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城市之一,广州数字政务指数位于全国第一,创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模式。首创“智能无人审批”模式,被选为全国首届市场监管的十大案例。 发布会现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金山表示,数字经济发展正在加速,产业与城市融合需要新思维。他梳理各行业复工复产顺序发现,线上优先于线下,知识密集型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开发区较城市CBD易于复工复产。 刘金山由此认为,线上接触正在进一步替代实体空间,信息流聚集替代人流聚集的城市经济新形态将成为未来趋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相较于人流物资集中的CBD,产业园、开发区等具有功能区与生活区分离的优势,将是城市经济抗风险和抗冲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