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逃避免疫系统关键机制揭示》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1-12-13
  • 据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论文,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和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关键机制,可以解释新冠病毒如何逃避免疫系统并在人体内复制。

      “我们发现,新冠病毒携带了一种抑制基因,它可以抑制免疫系统中的一种人类基因,而这种基因对摧毁受感染的细胞至关重要。”该论文的主要作者小林浩一教授说。

      免疫系统是一个由细胞和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网络,旨在抵御感染和疾病,特别是像新冠病毒这种导致人体出现许多问题的病毒。但事实上,免疫系统不是万无一失的,仍有许多人面临感染病毒的风险。科学家对新冠病毒如何逃避免疫系统的潜在机制一直知之甚少。

      一般来说,人类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能够通过摧毁受感染的细胞来控制病毒感染,从而使病毒无法复制。小林浩一的研究团队2012年发表于《自然评论免疫学》上的发现表明,执行该过程的一种主力基因被称为NLRC5,它调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基因。而MHC-I类分子的表达对于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的启动和调节至关重要。

      小林浩一说:“在感染病毒期间,NLRC5基因的数量和活性都会增加,为的是提高我们清除病毒的能力。”

      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之所以能够如此容易地复制,是因为该病毒携带了一种名为ORF6的抑制基因,该基因可以抑制NLRC5的功能,从而也抑制了MHC-I类分子途径。

      此次发现揭示了新冠病毒如何在人体内复制的机制,有望促进开发防止病毒逃避免疫系统并在体内复制的新疗法。研究人员表示,希望这一新发现能让我们开发出一种可以阻断ORF6基因的新药,这样我们的免疫系统就能永久“击退”新冠病毒。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1-12/13/content_527126.htm?div=-1
相关报告
  • 《Nat Commun:从结构上揭示新冠病毒对mRNA帽进行修饰从而逃避宿主细胞识别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8-01
    • 有了防盗门密码,我们就可以进入一栋楼房而不响铃。原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进入细胞也有同样的优势。它拥有可以直接进入细胞的防盗门密码。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了这种冠状病毒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RNA cap modification by SARS-CoV-2”。 论文通讯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Yogesh Gupta博士说,这些研究人员解析出SARS-CoV-2制造出的用于修饰它自身的mRNA帽的nsp16酶的三维结构。 Gupta博士说,“这是一种伪装。由于这种修饰,宿主细胞受到了愚弄,将产生的病毒mRNA识别为细胞自身代码的一部分,而不是外来的。” Gupta博士说,破译nsp16的三维结构,为合理设计针对COVID-19和其他新兴冠状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铺平了道路。这些药物将会抑制nsp16,阻止它对病毒mRNA帽进行修饰。免疫系统随后将扑向入侵的病毒,将它识别为外来的病毒。 论文共同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Robert Hromas博士说,“这项研究发现了SARS-CoV-2病毒复制所需的一种关键酶的三维结构,并在其中发现了一个经靶向后可抑制这种酶的口袋。这是我们对这种病毒理解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进展。” 通俗地说,mRNA可以被描述为遗传密码的传递者,将遗传密码传递到制造蛋白的核糖体中。
  • 《新冠病毒逃逸人体免疫系统识别机制揭示》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01-18
    • 记者14日从安徽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讲席教授马丁·F.巴赫曼和查丽莎教授团队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表面抗原蛋白间距不利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进而不能使人体产生良好的保护抗体反应。该项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子刊。   与所有病毒相似,人体对抗新冠病毒的一个重要保护机制是能够产生针对该病毒的保护性抗体。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其他病毒感染不同,新冠病毒感染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浓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   当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间距为5—10纳米时,人体免疫系统能够作出最佳反应。查丽莎团队通过计算发现,新冠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平均间距为25纳米,这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的识别和对抗能力大幅下降,病毒由此可逃逸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   这项研究成果为设计出更加高效的新冠病毒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