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或在德国工厂生产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的Model Y》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11
  • 据 Teslamag 报道,从本周开始,特斯拉将在德国柏林超级工厂生产搭载比亚迪电池的 Model Y 后驱基础版。

    这款 Model Y 采用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电池容量达55千瓦时,WLTP 续航里程为440公里。报道称,搭载比亚迪电池的 Model Y 基础版可能在一个月内下线。

    算上比亚迪,目前特斯拉一共拥有四家电池供应商,其他三家分别是松下、LG和宁德时代。

相关报告
  • 《比亚迪刀片电池产能将达75GWh》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03
    • 1月上旬,比亚迪官方正式公布了其2020年的销量“成绩单”。其全年整车销量累计达42.70万辆,同比下降7.46%。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189689辆,同比下滑17.35%。   去年7月正式交付的比亚迪?汉异军突起:2020年12月其销量达12089辆,环比增长19.6%。其2020全年累计销量达40556辆,在其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中的占比超过20%。   事实上,比亚迪?汉的成绩或许还能更亮眼,但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成绩还是被搭载的刀片电池产能“拖了后腿”。   “‘汉’目前还是产能不足,现在下单需8周左右交付。”近日,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赵长江通过个人社交平台向网友表达了歉意。   比亚迪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刀片电池的产能严重不足。为应对刀片电池供不应求的局面,比亚迪旗下的弗迪动力电池公司动作频频,一面抓紧新增原生产基地产能,同时还积极推动新生产基地的建设。   目前比亚迪旗下的弗迪动力电池共有重庆、深圳、西安、青海、长沙和贵阳六大生产基地。其中,弗迪电池重庆工厂是“刀片电池”的全球首家工厂。   四个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刀片电池的年产能有望达到75GWh,产能的提高仍需要时间。   有接近比亚迪的业内人士预测:“刀片电池”产能紧张的状况预计要到2021年二季度或才有所缓解。
  • 《比亚迪刀片电池“尝鲜”三层共挤隔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4-21
    • 作为比亚迪启动下一轮动力电池市场竞争的“杀手锏”,刀片电池无论是在工艺革新还是材料体系选择上,都在发生改变。 高工锂电了解到,在材料方面,比亚迪刀片电池除了正极材料体系全面回归磷酸铁锂之外,隔膜也将“尝鲜”采用干法三层共挤隔膜。 一位行业人士透露,刀片电池采用三层共挤隔膜,一方面,通过应用更薄的膜,能够提升能量密度;另一方面,电芯变大,MD、TD拉伸强度要求会更高,用三层共挤隔膜风险会更低,良品率也会有所提升。此外,在装配和制造过程中,电池性能也会更好凸显。 高工锂电获悉,当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用湿法隔膜基膜产品主要集中在9μm、12μm和16μm,涂覆厚度在2-4μm左右;干法单拉集中在16μm、18μm和20μm;三层共挤隔膜的厚度在9μm。 同时,三层共挤隔膜的优势在于:1、无需涂覆陶瓷等材料涂层,减轻了电池的重量及厚度;2、具有强度更高、安全性更好的优点;3、具有明显的电导率提升效果。 当前,三层共挤隔膜可分为三层PP和PP/PE/PP。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市场应用三层复合隔膜以进口为主。国内可以实现三层共挤隔膜量产的企业仍在少数,主要包括星源材质、惠强新材、中兴新材和博盛新能源等。 高工锂电了解到,比亚迪刀片电池目前在测的三层共挤隔膜以国内隔膜厂家为主,随着刀片电池的成熟量产,将为国内三层共挤隔膜形成有力的品牌背书,这也有望带动国内三层共挤隔膜需求的快速起量,通过产能提升形成更高性价比。 三层共挤隔膜将迎“春天”? 综合多方信源,目前比亚迪在重庆规划的刀片电池产能共10GWh。比亚迪方面公开表示,重庆弗迪工厂于今年3月正式投产,刀片电池已进入量产状态,计划6月将搭载在C级车型“汉”上正式上市。 高工锂电追踪到,在今年1-4批推荐目录中,比亚迪搭载刀片电池的纯电动车型汉EV共三款配置,电池系统能量密度140Wh/kg,整车续航分别达到506km、550km和605km。 据了解,比亚迪在长沙基地巨资部署的动力电池产能也极有可能为刀片电池。 这意味着,随着刀片电池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国内三层共挤隔膜的需求量也将进一步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市场用量较少,三层共挤隔膜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目前国内三层共挤隔膜的成本相比16μm干法单拉隔膜还要高出0.7元/㎡以上,进口产品价格更高。 “刀片电池未来还不一定会全部采用三层共挤隔膜,比亚迪还在不断寻求最优的性价比方案。毕竟在价格、规模、市场认可度上,湿法隔膜还是占优;新型干法涂覆方案也有在测试。”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当前,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动力电池隔膜市场,三层共挤隔膜暂时难有一席之地。但是在比亚迪刀片电池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国内三层共挤隔膜有望打开动力电池的市场切口。 “隔膜成本与制造规模、良率控制息息相关,一旦市场需求起量,成本下降是迟早的事。”一位隔膜企业内部人士表示,目前比亚迪将刀片电池率先用于高端车型,一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在可控成本内将性能最好、最优的产品推向市场。 需要警惕的是,celegard掌控着三层共挤隔膜部分核心专利,隔膜厂家在研发三层共挤隔膜时需要注意规避专利侵权行为,毕竟celegard曾因专利问题起诉过海内外多家隔膜企业。 干湿法隔膜“战事”再起 三层共挤隔膜市场空间增大,市场LFP车型增加,加上储能市场、小动力市场增长,都将带动干法隔膜的市场升温。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为27.4亿平米,同比增长35.6%。其中,湿法隔膜出货量19.9亿平米,占比72.6%;干法单拉隔膜出货量6.49亿平米,占比23.7%。 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刀片电池的市场起量,叠加降本需求的驱动,干法隔膜的市场占比有望提升。 一方面,面对补贴政策的大幅退坡,车企已经转换过去盲目追求能量密度的拿补贴思路,开始全面市场化的导向,基于成本和性能的综合考虑,动力电池企业也在积极配合车企的思路脚步。 高工锂电注意到,今年多款乘用车型开始转向磷酸铁锂,比亚迪汉EV、2020款上汽荣威Ei5、2020款北汽 EU5、长安欧尚科尚EV/X7 EV、东风启辰D60EV均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另一方面,在A00级车型、电动物流车、48V微混系统、电动网约车、电动叉车等细分领域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明显增多,由此也或带动干法隔膜的需求起量。 客观来看,干法隔膜制造成本低,在性能上有湿法隔膜所不具备的价格低、耐温高、电池性能好等独特优势,在后续应用方面将会有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而干法隔膜能否依托磷酸铁锂的市场起量实现逆袭,也将成为隔膜市场的一场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