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中科发5号”和“中科发6号”通过国家审定》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 zhangyi8606
  • 发布时间:2018-09-28
  • 针对东北稻区的特点和生产需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研究组与中国水稻所钱前研究组、北方粳稻中心张国民研究组合作,以稻米优良品质相关基因、高产基因和抗稻瘟病基因为主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新技术,经过精心分析和设计,育成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东北稻区和西北稻区种植的“中科发5号”和“中科发6号”新品种。

    “中科发5号”(国审稻20180077): 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分蘖强、灌浆速度快、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16和2017年的国家北方早粳晚熟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8.84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9.32%;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3.68千克,比对照吉玉粳增产14.86%。全生育期150天,比对照吉玉粳稍晚熟;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1%,垩白粒率6.0%,垩白度1.8%,直链淀粉含量16.1%,胶稠度70毫米,长宽比3.0,达到部颁优质二级米;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0和2.4,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科发5号”于2018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18年6月在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5号上进行了公告。遗传发育所为该品种的选育单位,研究员刘贵富为该品种第一选育人。

    “中科发6号”(国审稻20180071): 具有高产、优质、高抗稻瘟病、株型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16和2017年参加中早粳中熟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9.78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4.1%;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3.64千克,比对照秋光增产2.45%。全生育期152.6天,同对照秋光相仿;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3.3%,整精米率71.2%,垩白粒率8.0%,垩白度1.6%,透明度1级,直链淀粉含量15.2%,胶稠度70毫米,碱消值7.0,长宽比2.6,达到部颁优质二级米;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1.0和1.4,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和3级。“中科发6号”于2018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18年6月在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5号上进行了公告。遗传发育所为该品种的第一完成单位,助理研究员陈明江为该品种第一选育人。

    该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863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先导科技专项等的资助。

相关报告
  • 《水稻新品种“中科发5号”和“中科发6号”通过国家审定》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9-10
    • 针对东北稻区的特点和生产需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研究组与中国水稻所钱前研究组、北方粳稻中心张国民研究组合作,以稻米优良品质相关基因、高产基因和抗稻瘟病基因为主线,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新技术,经过精心分析和设计,育成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东北稻区和西北稻区种植的“中科发5号”和“中科发6号”新品种。 “中科发5号”于2018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18年6月在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5号上进行了公告。遗传发育所为该品种的选育单位,研究员刘贵富为该品种第一选育人。 “中科发6号”于2018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18年6月在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5号上进行了公告。遗传发育所为该品种的第一完成单位,助理研究员陈明江为该品种第一选育人。 (信息来源: http://www.cas.cn/syky/201809/t20180921_4664409.shtml)
  • 《凡纳滨对虾“渤海1号”和长牡蛎“前沿1号”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7-24
    •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2年审定的26个水产新品种,其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参与培育的凡纳滨对虾“渤海1号”和长牡蛎“前沿1号”榜上有名,品种登记号分别为GS-02-006-2022 和GS-02-009-2022。 凡纳滨对虾“渤海1号”是我所继凡纳滨对虾“科海1号”和“广泰1号”后,又一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凡纳滨对虾新品种。“渤海1号”是由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富花研究团队共同培育,是针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盐田虾”产业培育的专门化品种,也是国际首个耐高盐的对虾新品种,将从种业源头有力支撑“盐田虾”产业的发展。 “渤海1号”以凡纳滨对虾“广泰1号”和“厄瓜多尔”引进的群体为基础群体,分别经连续4代家系选育,获得生长快速兼耐高盐的母本和耐高盐兼生长快速的父本,经杂交获得凡纳滨对虾“渤海1号”。与母本和父本相比,仔虾盐化(盐度从30升至55)成活率分别提高15.8%和21.2%;在盐度50-60养殖条件下,140日龄成活率分别提高14.5%和18.6%,平均体重分别提高10.8%和15.8%。适宜在我国温度18-32℃和盐度30~60的水体中养殖。 长牡蛎“前沿1号”是我所继长牡蛎“海蛎1号”后,又一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长牡蛎新品种。长牡蛎“前沿1号”是由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培育,是针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三倍体牡蛎产业所培育的国际上首个三倍体牡蛎新品种。 该品种以2011年从青岛鳌山湾收集的2150枚长牡蛎个体为基础群体,以壳高为目标性状、经连续6代群体选育获得的二倍体长牡蛎选育系为母本;以采用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制备四倍体后并以壳高为目标性状、经连续6代群体选育获得的长牡蛎四倍体选育系为父本,经杂交获得。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母本相比,14月龄壳高提高15.4%、体重提高16.8%;与父本相比,14月龄壳高提高20.2%、体重提高22.4%;三倍体倍化率为100%。适宜在我国黄渤海区域水温5~28℃和盐度20~35的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