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标记固体脂质纳米颗粒联合递送链霉素和羟氯喹治疗布鲁氏菌病:一项动物研究》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10-06
  • 布鲁氏菌病相关生化及免疫学参数能否作为诊断和治疗指标?本项目旨在观察链霉素和羟氯喹负载固体脂质纳米颗粒(STR-HCQ-SLN)治疗急性和慢性布鲁氏菌病后的生化参数、微量元素和炎症因子的变化。采用双乳液法制备纳米颗粒。测量了布鲁氏菌病大鼠血清微量元素、维生素D、CRP和生化参数的水平。比较STR-HCQ-SLN与游离药物的治疗效果。健康大鼠与感染大鼠血清铜、锌、铁、镁、钾浓度及肝脏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通过改变上述因子的血清水平,STR-HCQ-SLN治疗慢性布鲁氏菌病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在布鲁氏菌病的急性和慢性阶段,维生素D水平下降(46.4%),CRP水平上升(从7.5毫克上升到不足1毫克)。本研究表明,通过比较健康小鼠和患病小鼠急性和慢性布鲁氏菌病的生化参数和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可以获得其他常规诊断方法的帮助。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3-41150-0
相关报告
  • 《 姜黄素是通过微小的纳米颗粒释放的生命香料:阿尔茨海默氏症和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03-09
    • 多年来,咖喱爱好者已经对姜黄的抗炎特性发誓,但其活性化合物姜黄素使科学家们长期沮丧,他们希望通过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些说法。 人体无法轻易吸收姜黄素一直是医学研究者的难题,他们寻求科学证据证明姜黄素可以成功治疗癌症,心脏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和许多其他慢性疾病。 现在,来自南澳大利亚大学(UniSA),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和德克萨斯A&M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姜黄素可以通过微小的纳米颗粒有效地传递到人体细胞中。 UniSA制药学教授Sanjay Garg和他的同事Ankit Parikh博士是一个国际团队的成员,该团队开发了一种纳米配方,可以改变姜黄素的行为,从而使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117%。 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表明,含有姜黄素的纳米颗粒不仅可以防止认知能力下降,而且可以逆转这种损害。这一发现为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临床开发试验铺平了道路。 联合作者,UniSA神经科学家周欣复教授说,新配方为阿尔茨海默氏病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周教授说:“姜黄素是一种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化合物,这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关键病理因素,并且还有助于清除淀粉样蛋白斑块,这些蛋白块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聚集在一起。” 现在正在测试相同的递送方法,以显示姜黄素也可以预防生殖器疱疹的扩散。 Garg教授说:“要治疗生殖器疱疹(HSV-2),您需要一种姜黄素,其吸收性更好,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将其封装成纳米制剂的原因。” Garg教授说:“姜黄素可以阻止生殖器疱疹病毒,有助于减少炎症,使其不易感染HIV和其他性传播感染。” 由于女性生殖道(FGT)中的细菌和病毒感染削弱了粘膜屏障,因此女性在生物学上更容易感染生殖器疱疹。然而,姜黄素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殖器炎症并控制HSV-2感染,这将有助于预防FGT中的HIV感染。
  • 《脂质纳米颗粒-mRNA递送系统有可能变革神经疾病的治疗》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4-12-04
    • mRNA治疗方法在多种疾病的治疗潜力方面已经研究了数十年,但找到一种能够安全有效地将足够mRNA递送到目标组织的系统仍然是一个关键挑战。脂质纳米颗粒(LNP)自1960年代以来一直在研究中,但在COVID-19疫苗的推广中,mRNA治疗的递送系统得到了广泛关注。尽管这些疫苗拯救了无数生命,但当前的LNP-mRNA递送系统仍面临一些限制,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改进以实现更广泛的治疗应用。 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UT Health San Antonio)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自2016年开始合作,开发更先进的基因编辑工具递送方法。其中一项研究显示,LNP-mRNA系统首次成功将CRISPR基因编辑工具的mRNA递送到大脑的特定区域。以往,LNP-mRNA治疗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主要是由于无法将较大蛋白质有效递送到大脑、组织穿透率低以及转染效率不足。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UT Health San Antonio和UC Berkeley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的LNP-mRNA结构,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快速降解,从而显著改善mRNA在肝脏、脾脏、肺和大脑等组织中的递送效率。这项研究发现,添加酸可降解的叠氮-乙酰基化合物可以生成高度稳定的LNP,这些颗粒在释放mRNA时能够迅速分解,使治疗效果更佳。新系统在肝脏细胞中转染了90%的细胞,在脾脏中为25%,在大脑中为30%,在肺细胞中约为50%。这一突破有望大幅扩展mRNA基础治疗的可能性。 Lee博士指出,mRNA基础的治疗在神经疾病及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尽管基因编辑治疗的开发迅速推进,但这些工具的递送系统尚未跟上步伐,因此迫切需要解决这些基因编辑工具的递送系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