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石油中期市场报告2018》指出 ,未来三年(2018-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3.9%,从而推动石油需求上涨,预计石油需求年均增速将达到120万桶/日。未来三年,尽管美国、巴西、加拿大和挪威四个国家新增的石油产量就足以保障全球市场增长需求,但由于石油行业尚未从2015-2016年间投资低谷中恢复过来,因此还需要更多上游投资来提高产量以满足2020年之后持续的石油增长需求。报告对未来5年石油市场的走势进行了系统预测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未来5年稳定的经济增长将有力支撑石油需求强劲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预测期的早期(2018-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3.9%。强劲的经济增长将推动石油需求上涨,预计石油需求年均增速将达到120万桶/日。到2023年,石油需求量将达到1.047亿桶/日,较2018年增加690万桶/日。但石油需求的增速将逐渐放缓,同时面临被其他能源产品替代的境况:随着中国经济变得更加以消费为导向,与2010-2017年相比,到2023年其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将持续放缓。相对而言,印度石油需求增长的速度将略有加快。
尽管石油需求高峰还没出现,但到2023年,石油需求增长速度将从2018年的140万桶/日减缓至100万桶/日。各国均有迹象表明石油被其他能源所替代。例如中国认识到迫切需要解决城市空气质量不佳问题,因此正在努力部署石油替代燃料。电动汽车的销量正在增长,天然气汽车的部署也快速增长,尤其是卡车和公共汽车。中国越来越多的电动客车和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卡车将显著地减缓石油需求的增长。
(2)石化产品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最快的来源是石化产品,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到2023年,乙烷和石脑油需求量为170万桶/日,占总需求增长的25%。全球经济增长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进入中产阶级行列,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对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从石油和天然气中提炼出的大量化学物质,对于满足不断增长需求的许多产品是至关重要的,包括汽车和工业用途的个人护理用品、食品防腐剂、肥料、家具、油漆和润滑油等。最大和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国际海事组织(IMO)规定的海洋燃料规范的重大改变。新的规则实施日期越来越近,海运和炼油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的规定将导致高硫船用燃料油需求大量转向低硫船用燃料油或船用轻柴油。石油产品的总需求不会大幅改变,但这种变化对产品组合的影响是主要的不确定因素。
(3)上游领域的投资显示出适度的复苏迹象
随着全球需求稳步上升,供应方的反应至关重要。2017年的油气上游领域投资是持平的,早期数据显示,2018年的投资只会小幅增长。自然产量下降速度正在放缓,但需要更多投资。维持现有产量的投资是一项挑战,对未来需求增长的投资是另一项挑战。分析表明,新发现的石油资源在2017年降至历史新低,其中原油、凝析油和天然气凝析液不到40亿桶。在过去三年中,由于投资减少,中国、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下降了170万桶/日。在前总统查韦斯上台后的二十年里,石油产量减少了一半以上,降至160万桶/日以下,到2023年,产能将增加近70万桶/日,相比一年前的预期大幅下降。
(4)随着非欧佩克国家在2020年实现所有需求增长,美国主导了石油供应增长
随着欧佩克产能的适度增长,更多的关注焦点集中在美国为首的非欧佩克国家。在轻质油(LTO)的推动下,到2023年,美国的产量预计增长370万桶/日,超过当时预计的全球产能增长总量640万桶/日的一半以上。美国液体燃料总产量将达到近1700万桶/日,轻松成为全球顶级生产商,几乎与其国内产品需求水平相匹配。如果价格上涨超过本报告中的假设(基于当前的远期价格曲线),那么到2023年美国的产量可能会更高。巴西、加拿大和挪威也将为供应增长做出贡献,与美国一起,几乎提供了所有的非欧佩克增长量。2023年以前,预计不包括美国LTO在内的非欧佩克国家常规原油产量将下降。
(5)预计石油市场会在2023年收紧,价格波动风险增加
在未来6年里,市场可能会经历两个阶段。到2020年,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供应量将超过预期的需求增长。但到2023年,如果投资仍然不足,有效的全球闲置产能缓冲将降至需求的2.2%,为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就增加了石油价格在新供应出现之前变得更加不稳定的可能性。美国页岩行业在2010年和2017年均对价格上涨做出了迅速反应,并将在未来继续对价格信号进行调整,但仍会继续依赖欧佩克国家,以获得全球供应的主要份额。在欧佩克内部,沙特阿拉伯的闲置产能超过了200万桶/日,凸显了欧佩克最大产油国在为全球石油市场提供稳定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