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封面 | C-LTMR 通过脊髓臂旁通路诱发湿狗抖动》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朱晓琳
  • 发布时间:2024-12-05
  •   2024年11月08日美国哈佛医学院David D Ginty教授研究团队在Science杂志发表题目为《C-LTMRs evoke wet dog shakes via the spinoparabrachial pathway》的研究性文章,该文章确定了触发小鼠典型的“湿狗抖动”行为的神经回路,这涉及到一类特殊的触觉感受器,以及连接脊髓和大脑的神经元。


    Science封面:阿拉斯加卡特迈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一只棕熊正在河边进行“湿狗抖动”

      该论文揭示了哺乳动物通过C-LTMR到脊髓-副交感神经元(spinoparabrachial)通路来实现“湿狗抖动”行为,从而清除背部皮肤上的水分和刺激物。研究表明,Piezo2依赖的C-LTMRs在接触水滴或油滴时被激活,并通过突触连接至副交感神经核的兴奋性神经元来诱发抖动行为。抑制这一神经通路会削弱小鼠的抖动反应,表明该通路在移除机械性刺激物中具有关键作用。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湿狗抖动行为的神经机制,还为理解哺乳动物如何通过特定的神经回路来响应环境刺激提供了见解。

      1.研究者们测试了多种感觉刺激,包括游泳、喷水、油滴、轻空气喷和氯喹注射等,来诱发小鼠的“湿狗抖动”样行为,结果发现油滴在小鼠颈部的应用最可靠地诱发了“湿狗抖动”,伴随着抓挠和梳理行为。最后选择油滴刺激作研究“湿狗抖动”的模型。

      2.通过遗传操作敲除了小鼠颈部以下所有背根神经节(DRG)中的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2,并测试了对水浴或油滴刺激的反应。结果发现缺少Piezo2的小鼠对油滴刺激没有“湿狗抖动”样行为,对水刺激的反应也几乎完全丧失。

      3.使用活体DRG钙成像实验来评估油滴应用于毛发皮肤时不同主要机械感觉神经元亚型的反应,结果发现低阈值机械感受器(LTMRs)中C-LTMRs、Aδ-LTMRs和Aβ SA1-LTMRs三种亚型对油滴刺激有强烈反应,确定了C-LTMRs、Aδ-LTMRs和Aβ SA1-LTMRs可能是机械刺激诱发湿狗摇的驱动因素。

      4.通过光遗传学手段激活四种LTMR亚型,发现只有C-LTMRs的光遗传学激活一致地诱发了“湿狗抖动”样行为。

      5.特异性地消融C-LTMRs,并测试了油滴刺激引起的“湿狗抖动”样行为,结果发现C-LTMRs的消融导致油滴诱发的“湿狗抖动”行为减少了约50%,这表明C-LTMRs对油滴诱发的“湿狗抖动”行为是必需的,但不是唯一的感受器。

      6.通过光遗传学激活C-LTMR的中枢终端,研究人员发现C-LTMR与脊髓-旁脑通路(spinoparabrachial pathway,SPB)神经元存在突触联系,并且激活C-LTMR终端能诱发SPB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

      7.抑制SPB神经元的突触传递显著减少了油滴引发的“湿狗抖动”。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q8834
相关报告
  • 《遗传发育所在体外制造出含背/腹侧神经元的脊髓组织》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姜丽华
    • 发布时间:2023-04-05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团队在脊髓组织体外制造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该团队建立了含有人神经干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脊髓组织制造技术,在体外实现了厘米级的临床可移植的脊髓组织制造(Jin et al, Bioengineering &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2),并通过材料与细胞共价偶联技术制造了具有药物靶向引导功能的人脊髓组织(Liu et al, Science Advances, 2023)。   近期,该团队在脊髓制造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研究通过诱导神经干细胞在胶原材料中预分化,制造出具有背腹侧结构的类脊髓组织(DV-SC),且在移植到大鼠和恒河猴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中后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利用神经分化信号因子组合对接种在胶原支架材料上的神经干细胞进行了为期30天的定向诱导分化,所获得的DV-SC中含有多种类型的脊髓背腹侧神经元,包括BRN3A+ INs(背侧dilc-di3,diLB-di5神经元)、TLX3+ INs(背侧di3,diLB-di5神经元)、LMX1B+ INs(背侧diLB-di5神经元)、LHX1+ INs(腹侧di6-V1神经元)、FOXP2+ INs(腹侧V1神经元)、HB9+及ISL1+(运动神经元)。   该研究将DV-SC移植到大鼠和恒河猴T8-9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中。DV-SC可以在大鼠和恒河猴损伤区更好地存活,产生成熟的功能性神经元。此外,DV-SC能够对应感觉和运动环路整合到宿主全横断的脊髓神经网络中,其中DV-SC来源的HB9+轴突和BRN3A+轴突可分别和宿主5-羟色胺5-HT+轴突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轴突形成靶向突触连接,部分恢复中断的神经回路,进而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和恒河猴的运动诱发电位和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3月30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Bioactive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
  • 《Nature:重磅!开发出一种三管齐下的方法可实现脊髓损伤中的轴突再生 》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8-12-01
    • 2018年8月31日/生物谷BIOON/---当人们遭受脊髓损伤时,这会损害轴突并阻止大脑向损伤部位下方的神经元发送信号,从而导致瘫痪和其他神经功能(如如膀胱控制和手部力量)的丧失。轴突是连接我们的神经元并使得它们能够通信的微小神经纤维。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哈佛大学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三管齐下治疗方法,该方法能够触发轴突在啮齿类动物遭受完全的脊髓损伤后能够再生。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8月2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equired growth facilitators propel axon regeneration across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论文通信作者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Michael Sofroniew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Gregoire Courtine。 图片来自Nature, doi:10.1038/s41586-018-0467-6。 根据Sofroniew的说法,几十年的研究已表明我们的神经纤维需要三种过程才能生长:第一,通过基因编程启动轴突生长;第二,纤维捕获和生长所依赖的分子途径;第三,吸引轴突沿着特定方向生长的蛋白“面包屑(bread crumb)”轨迹。 当人在子宫中发育时,这三种过程都是活跃的。在出生后,它们被关闭,但是控制生长程序的基因仍然在我们的体内沉睡着。Sofroniew的目标就是重新唤醒这些基因,随后采用三管齐下的方法重新启动整个过程。 首先,这些研究人员通过注射包装在无害病毒中的骨桥蛋白(osteopon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和纤毛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重新激活了小鼠脊髓中的神经细胞,其中这种病毒最初是在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家Zhigang He的实验室中开发出来的。两周后,这些研究人员麻醉了这些小鼠并让它们的脊髓下部的轴突之间失去连接。仅它们的后腿受到影响,但是它们仍然能够移动和吃东西。 在遭受损伤两天后,这些研究人员利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和表皮生长因子对损伤部位进行了第二次处理,以便创建出更适合轴突生长的新途径。 最后,他们释放第三组被称为化学诱导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的分子。轴突寻找出这些化学“面包屑”,其中这些化学“面包屑”提供目标所在地,就这项研究而言,目标所在地指的是存在于损伤部位另一侧的脊髓组织。 当Sofroniew和他的同事们检查了这些接受这种三管齐下方法治疗的小鼠脊髓组织时,他们发现不仅轴突通过瘢痕组织生长,而且很多神经纤维已深入到损伤部位另一侧的脊髓组织中,从而与在那里的神经元建立了新的连接。而那些接受这种组合治疗的小鼠没有在损伤部位中表现出现轴突再生。 为了测试这些发现的可重复性,这些研究人员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对小鼠和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神经科学家Gregoire Courtine实验室对大鼠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他们同样取得了稳健的结果。当他们测试新再生的轴突是否能够在这些活的动物中进行电活动时,该团队又获得了令人吃惊的发现。 Sofroniew说,“当我们在损伤部位上方利用低电流刺激这些动物的脊髓时,这些再生的轴突向损伤部位之下传递了20%的正常电活动。相比之下,那些未接受治疗的动物则没有表现出这一点。” 尽管这些发现提示着这些新形成的连接能够跨过损伤部位传递信号,但是这些啮齿类动物的移动能力并没有得到改善。Sofroniew表示,这并不出乎意料。 Sofroniew说,“我们期待这些再生的轴突将发育期间形成的轴突那样发挥作用,但是它们并并不会马上支持协调功能。正如新生儿必需学着走路那样,在遭受损伤后再生的轴突在能够恢复功能之前将需要接受培训和实践。” 这项研究人员接下来想要探究如何重新训练这些新形成的神经连接以便恢复这些动物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