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海军新型猎雷声呐服役》

  • 来源专题:声学研究所所级服务
  • 发布时间:2016-02-25
  • 国防科技网(81tech)讯: [英国国防部2004年3月26日报道]世界上最先进的水雷探测声呐按时于2004年3月17日在英国海军“赫沃思”号猎雷艇上服役,该声呐可从1000米外对足球大小的物体进行探测和分类。这种2193型声呐将提高英国“狩猎”级反水雷艇探测传统水雷和新的稳身水雷的能力。 该声呐采用先进宽带技术,可发射含有各种频率(不是常规声呐只使用一种频率)的声信号,从而极大提高了探测距离和精度。2193型声呐将安装在8艘“狩猎”级反水雷艇上,该艇上安装有最新的Nautis 3指挥控制系统。 该型声呐由泰利斯水下系统(英国)公司设计生产。 [中国船舶信息中心 曹一辉] 分享到: .

相关报告
  • 《全球油气领域迎来“退役潮”》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7-10
    • 今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全球需求骤降,加上国际油价低位徘徊,油气领域上游项目的“退役潮”正在加速到来。  事实上,上一轮油价暴跌,已经促使以油气开发和生产为业务重心的能源生产商实施了强有力的成本优化和提效措施,眼下尽管进一步收紧今年整体开支预算,但由于没有可盈利的投资选择,为了不加大旗下项目的运营压力,正在开始追加退役费用。  低价环境中的“最好选择”   挪威独立能源研究机构雷斯塔能源发布最新报告称,如果当前的油价没有实质性回暖,预计到2024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累计退役总额将达到420亿美元,而去年,这一数值仅为62亿美元。  雷斯塔能源预计,其中,油井封堵和废弃(P&A)预计将占退役总成本的45%;其次是平台拆卸,约占总成本近20%。平台井是P&A的主要部分,占废弃井总数的65%,其余为海底井。退役成本方面,海底井要高于平台井,平均每口海底井的废弃成本为1100万美元,而一个普通平台井的废弃费用则为500万美元。  油气资产退役活动加速也为低迷的油服市场提供了支撑,近海支援船、海事建筑、起重机和重型船所有者将迎来可喜的商机。雷斯塔能源分析师SumitYadev表示,如果油价未来几年仍难回升,能源生产商只能利用较低合同价格来履行资产报废义务,“尽管他们十分关注退役问题,但低价环境则为降低退役成本提供了机会”。  雷斯塔能源指出,2014年开始的那轮油价暴跌期间,钻机和船只的日费率下降了30%-40%,预计这次也将呈下降趋势,且有望持续到2022年。  行业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则在一份报告中预计,2018至2022年间,全球范围内的油气设备退役支出将达到320亿美元,而从2018年开始的10年间,整体退役成本将达到上千亿美元,其中英国、美国和挪威占比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油气资产“退役潮”尚未完全展开,但该领域有经验的工人们却已经开始跳槽。彭博社消息称,油气行业工人正在“一窝蜂地涌入”风能和太阳能行业的地质勘察、土地收购、电力交易、工程、金融、资产管理、能源合同制定等业务领域。 英国北海区域即将“领跑”   另据油价网指出,未来5年英国北海区域将引领全球油气资产退役活动。如果当前低油价情况持续到年底,将给英国油气资产退役带来极大推动,该国近10%的海上资产开采成本超过25美元/桶,且近80%的油气资产已生产了超过75%的可用资源,加上日渐不佳的勘探结果和越发严苛的监管规则,能源生产商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履行退役义务。  据了解,壳牌、道达尔、雷普索尔和英国首席石油(PremierOil)等公司预计在未来5年,将各自至少将10%的北海地区支出,转而分配给资产退役活动。  雷斯塔能源指出,北海地区迄今已有15%的油气资产退役,预计未来5年,每年将有23项油气资产面临停产;未来10年,将有超过2500口油气井退役,其中1500口位于英国。2020—2024年间,英国将引领西北欧地区油气资产退役活动,该国退役支出将占西北欧地区整体退役支出的80%;挪威以14%的占比紧随其后,丹麦位居第三,占比4%。同一时期,美国的退役费用约为57亿美元。  从具体项目看,国际油价基准之一的布伦特油田、英国Ninian和Thistle油田以及挪威的Gyda油田,将引领西北欧油气资产退役市场,Ninian和Gyda两块油田将共同提出总价值20亿美元的退役合同,而布伦特将成为全球有史以来最大一项退役资产,运营商壳牌将在未来10年承担近30亿美元的退役费用。  事实上,在西欧各国中,英国拥有最多的老旧设备,其拆解花费占总花费的54%,该国的退役平台数占总退役平台的45%。根据英国石油和天然气管理局(OGA)的一份报告,2017至2025年间,北海地区至少将有349个油气田有设备退役,其中英国大陆架数量最多,期间内还将有超过200个油气平台被完全或部分拆除,近2500个钻井被封堵和废弃,近7800公里的运输管道将退役。
  • 《武汉物数所甚高精度星载铷钟首次装备北斗三号入轨服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feifei
    • 发布时间:2019-01-08
    • 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这是北斗导航系统首次装载甚高精度星载铷钟,为系统提供分米级定位能力奠定了基础。此次入轨服役的甚高精度星载铷钟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数所研制。 此次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后续将开展系统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计划年底前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