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气领域迎来“退役潮”》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07-10
  • 今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全球需求骤降,加上国际油价低位徘徊,油气领域上游项目的“退役潮”正在加速到来。  事实上,上一轮油价暴跌,已经促使以油气开发和生产为业务重心的能源生产商实施了强有力的成本优化和提效措施,眼下尽管进一步收紧今年整体开支预算,但由于没有可盈利的投资选择,为了不加大旗下项目的运营压力,正在开始追加退役费用。  低价环境中的“最好选择”   挪威独立能源研究机构雷斯塔能源发布最新报告称,如果当前的油价没有实质性回暖,预计到2024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累计退役总额将达到420亿美元,而去年,这一数值仅为62亿美元。  雷斯塔能源预计,其中,油井封堵和废弃(P&A)预计将占退役总成本的45%;其次是平台拆卸,约占总成本近20%。平台井是P&A的主要部分,占废弃井总数的65%,其余为海底井。退役成本方面,海底井要高于平台井,平均每口海底井的废弃成本为1100万美元,而一个普通平台井的废弃费用则为500万美元。  油气资产退役活动加速也为低迷的油服市场提供了支撑,近海支援船、海事建筑、起重机和重型船所有者将迎来可喜的商机。雷斯塔能源分析师SumitYadev表示,如果油价未来几年仍难回升,能源生产商只能利用较低合同价格来履行资产报废义务,“尽管他们十分关注退役问题,但低价环境则为降低退役成本提供了机会”。  雷斯塔能源指出,2014年开始的那轮油价暴跌期间,钻机和船只的日费率下降了30%-40%,预计这次也将呈下降趋势,且有望持续到2022年。  行业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则在一份报告中预计,2018至2022年间,全球范围内的油气设备退役支出将达到320亿美元,而从2018年开始的10年间,整体退役成本将达到上千亿美元,其中英国、美国和挪威占比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油气资产“退役潮”尚未完全展开,但该领域有经验的工人们却已经开始跳槽。彭博社消息称,油气行业工人正在“一窝蜂地涌入”风能和太阳能行业的地质勘察、土地收购、电力交易、工程、金融、资产管理、能源合同制定等业务领域。 英国北海区域即将“领跑”   另据油价网指出,未来5年英国北海区域将引领全球油气资产退役活动。如果当前低油价情况持续到年底,将给英国油气资产退役带来极大推动,该国近10%的海上资产开采成本超过25美元/桶,且近80%的油气资产已生产了超过75%的可用资源,加上日渐不佳的勘探结果和越发严苛的监管规则,能源生产商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履行退役义务。  据了解,壳牌、道达尔、雷普索尔和英国首席石油(PremierOil)等公司预计在未来5年,将各自至少将10%的北海地区支出,转而分配给资产退役活动。  雷斯塔能源指出,北海地区迄今已有15%的油气资产退役,预计未来5年,每年将有23项油气资产面临停产;未来10年,将有超过2500口油气井退役,其中1500口位于英国。2020—2024年间,英国将引领西北欧地区油气资产退役活动,该国退役支出将占西北欧地区整体退役支出的80%;挪威以14%的占比紧随其后,丹麦位居第三,占比4%。同一时期,美国的退役费用约为57亿美元。  从具体项目看,国际油价基准之一的布伦特油田、英国Ninian和Thistle油田以及挪威的Gyda油田,将引领西北欧油气资产退役市场,Ninian和Gyda两块油田将共同提出总价值20亿美元的退役合同,而布伦特将成为全球有史以来最大一项退役资产,运营商壳牌将在未来10年承担近30亿美元的退役费用。  事实上,在西欧各国中,英国拥有最多的老旧设备,其拆解花费占总花费的54%,该国的退役平台数占总退役平台的45%。根据英国石油和天然气管理局(OGA)的一份报告,2017至2025年间,北海地区至少将有349个油气田有设备退役,其中英国大陆架数量最多,期间内还将有超过200个油气平台被完全或部分拆除,近2500个钻井被封堵和废弃,近7800公里的运输管道将退役。

相关报告
  • 《IEA:2016年全球能源投资再次下滑电力投资首超油气》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
    • 发布时间:2017-11-02
    • 7月11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能源投资2017》报告 ,对全球能源行业的投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受到上游原油、天然气和光伏设备组件单位资本成本下降的影响,2016年全球能源投资总额下滑12%,从2015年的1.9万亿美元减少至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值的2.2%,连续第二年投资下滑。尽管如此,油气投资仍然占全球能源投资总额的五分之二。得益于可再生能源及电网方面的强劲投资,电力行业投资在2016年首次超过油气投资。报告要点如下: 1、2016年全球能源投资情况概览 从行业来看,2016年能效领域投资上升了9%,电网行业投资增长了6%,但这些增长被上游油气投资的下降(-25%)和发电投资的下滑(-3%)抵消了,主要是单位资本成本下降(特别是油气上游行业和光伏发电)引起投资下滑。电力行业首次成为吸引投资最多的行业,超过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投资总和。 从区域来看,2016年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资地区,占到全球投资总额的21%,并且中国的能源投资组合正在发生显著变化。2016年,燃煤电厂新建投产下滑了25%,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加快低碳电力、电网和能效发展。印度的能源投资增长了7%,成为全球第三大能源投资国,原因是政府强力推动和扩大电力系统现代化,增加电力供应。而东南亚新兴经济体能源投资在全球能源投资总额的占比超过4%。尽管油气投资大幅下滑,但在可再生能源投资强劲的支撑下,美国在全球能源投资中的占比依然增加到了16%,仍然高于欧洲,后者能源投资下滑了10%。 2、油气投资趋势 受到低油价的影响,2016年全球油气的上游钻探与开采投资同比爆降25%至6500亿美元,较2014年的投资水平更是几近腰斩(-44%);但进入2017年,上游投资开始逐渐反弹:美国页岩油投资增长了53%;2017年海上原油开采项目投标顺利结束后,墨西哥的上游投资也上升了;中东和俄罗斯等大型原油生产地区的投资增加则有望推动其上游投资在2017年反弹3%。IEA预计今年全球原油与天然气上游投资将温和上涨6%。 油气上游资本成本将呈现不同趋势:在全球层面上,2017年的成本预计将连续第三年下滑,主要是由于海外业务通货紧缩带动下滑,下滑幅度预计为3%,低于2015、2016年下滑速率。美国页岩开采活动迅速回升,引起美国的页岩成本在2017年已经上扬了16%,此前在2015-2016年曾几近减半。 3、电力投资趋势 2016年,由于电网投资增加部分抵消了发电投资的下降,全球电力投资仅微弱下滑1%至7180亿美元,超过了油气投资总和。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投资为2970亿美元,较2015年下滑3%,但仍是电力最大的投资领域。可再生能源投资比五年前下降了3%,但由于太阳能光伏和风电的单位成本下降和技术的改进,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了50%,且预计电力产出将增加35%。 尽管印度的投资仍然高涨,但全球燃煤电厂的投资急剧下滑,致使新增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减少了近20 GW,主要是人们对空气污染问题以及部分市场(如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产生了担忧。一旦当前的燃煤电厂建设浪潮结束,2016年全球投资的新增燃煤电厂装机容量预计仅为40GW,意味着煤电投资将进一步放缓。 天然气发电投资依然强劲,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北美、中东和北非等天然气资源丰富且廉价的地区。在欧洲,尽管根据几年前的投资决策,4 GW天然气发电厂已经上线,然而退役的天然气发电厂容量却超过了批准新建的天然气发电厂。 2016年,全球新增10GW核电装机容量,为过去15年来最高值,这是由多年前的投资决策所致。2016年,开工新建的核电厂装机容量仅为3GW,大部分位于中国,比前十年的平均水平低了60%。 2016年,电网和储能领域的投资保持了过去五年持续上涨的态势,达到了277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就电网而言,中国占电网投资总额的30%,主要投资流向是电力配电网络和大电网的扩张。印度和东南亚占13%,该地区电网正在迅速扩张,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在美国(17%)和欧洲(15%),越来越多的老旧电力配电网络和输电网将会被替代。总的来说,受到数字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电网正在走向现代化,从纯电力供应业务转向到数据和服务集成的综合平台,数字信息通信技术在电网投资中的占比已经超过10%。此外,电网规模电池储能投资快速增长,2016年超过10亿美元。 4、能效投资趋势 尽管能源价格持续下滑,2016年能效投资依然继续上涨,达到2310亿美元。尽管当前欧洲是能效投资最多的地区,但投资增速最快的是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推行节能政策和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在全球范围内,能效投资大部分(约1330亿美元)流向了建筑行业,该行业占能源需求总量的三分之一。 虽然新兴经济体的用电设备和家用电器的能效标准正在逐步提升,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例如,2016年销售的新型空调将使得全球电力需求增加90 TWh,而单单印度就将大幅增加10TWh,从而加剧了用电高峰负荷。但如果所有国家采用最高能效标准,这可能会降低40%的用电需求。 2016年,热泵销售数量增长28%,电动汽车(EV)销量增长38%。这些技术有助于提高总体能源效率,如果他们能够与可再生能源部署协调发展则可以帮助供暖和交通部门进一步脱碳化,尽管目前它们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影响很小。2016年新售电动汽车75万辆,创历史新高,但预计仅会使交通运输石油需求量减少0.02%。 5、能源投融资 超过90%的能源投资项目是投资者根据资产负债表来计划投资金额,表明可持续行业收益的重要性,这些收益是以能源市场和政策为基础的。尽管通过融资形式获得能源项目资金在全球能源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仍然较小,但其对发电行业(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推动作用日益增强,且该行业融资资金在过去5年已经增加了50%。这反映出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发电项目风险降低和某些技术逐渐成熟。另外,依托提高股权和债务的新机制,如绿色债券和项目债券,投资者能够利用更大的融资渠道,如采用再融资和基金形式投资于能效和分布式发电等小规模项目。 虽然包括国有企业在内能源公共投资占比在2016年略有下降至42%,但仍高于2011年的39%,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在电力行业投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在油气上游支出方面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投资占比从2011年的39%上升到2016年的44%。2016年,公共机构在发电投资中的份额高达三分之一,近期投资增速开始放缓但仍然处于上涨态势,而其在电网投资中的份额将近70%。政府能效项目的投资占能效投资总额的14%,主要采用贷款和招标竞争形式。 6、能源技术研发投资 2015年全球能源研发经费总额为650亿美元,较2014年下降了3%,2016年则可能进一步下降。尽管能源创新的重要性获得了全社会的共识,但过去四年来,无论是传统的能源技术还是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都没有增加。欧洲和美国是能源研发最大的投资国,均占到全球研发总额的25%以上,而中国在2014年超过日本之后,是能源研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最高的国家。虽然公共和私人研发投资各自占据了研发总额大约一半,但大部分私营研发经费用于石油、天然气和火力发电,而大多数公共研发用于清洁能源技术。 2016年碳捕集与封存(CCS)项目上线的数量是近四年来最少的年份,主要原因是缺乏资金,表明了目前的政策并不支持加大对这些长周期交付时间项目的支持。 数字技术在数据生成、处理和传播方面的作用已经成为能源行业讨论的核心。2016年约有470亿美元投资用于电力行业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开发,以提高电网运营的灵活性,实现实时的需求管理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整合。同时,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正在扩大数字技术的利用率,以提高其运营绩效,同时保持成本的控制。 报告最后对能源投资变化对能源系统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下滑的投资使得能源供应面临潜在的安全风险 尽管自2014年以来,全球能源投资减少了18%,但没有引起短期能源供应安全问题,表明市场紧张和产能过剩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能源投资回落主要是由某些市场化石燃料供应和发电量过剩以及成本通货膨胀引起的。但石油和天然气上游活动减少以及近期常规油田制裁放缓至7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可能导致近期供应紧张。鉴于现有油田的枯竭,即使假设石油开采技术和气候政策对石油需求的影响是正面的,传统油田投资回升的速度也需要加快,以避免供应紧张。 •下滑的投资使电网现代化进程减缓 持续致力于改善电力灵活性的投资,以确保用电高峰期电力的充足性,同时进一步提高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的并网比例,这对能源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今天的商业模式是否鼓励对灵活电力市场的必要投资。2016年,全球批准通过的灵活发电和电网规模储能的装机容量下降到130 GW,是十年来最低水平,这是由持续的监管不确定性和有缺陷的市场设计而导致的投资价格信号较弱引起的。这一装机容量几乎与2016年新增的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总和(125GW)相当。2016年电网投资增长6%,尤其在数字技术方面,因为其在支持电网现代化和可再生能源整合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因此需要制定新的政策和监管改革来强化改善电网灵活性的投资市场信号。 •下滑的投资使得低碳发电装机发展放缓 得益于对能效持续投入以及煤电转向气电和低碳发电技术发展,不仅二氧化碳排放连续三年持平,新增低碳发电项目(如核电、水电)的投资实际上也已经停滞不前。尽管过去五年,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满足了电力需求增长的四分之三左右,但这一增长几乎完全被核电和水电投资决策放缓导致的装机容量下降所抵消,两者在同一时间内装机容量比预期降低了一半以上。因此为满足电力需求增长,需要加大对新的低碳发电项目的投资力度,同时政府、私营部门也要增加清洁能源创新支出。
  • 《油气改革进入施工高潮期 下游炼化或成混改重要领域》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2-08
    • 1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交易中心首次挂牌出让5个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的探矿权,来自国内的7家企业参与竞价,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能源(集团)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终成功竞得3个区块的探矿权,总成交价达27亿余元。 这是2018年油气改革进入“施工高潮期”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包括油气管道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在内的一系列相关细则正在制定中,2018年上半年或将发布。同时,下游炼化等行业也将成为重组、混改的重要领域。. 油气勘查开采市场进一步开放 .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酝酿两年多的油气体制改革终于正式拉开帷幕。首先要突破的便是垄断程度最高的上游环节。同年6月和7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出台《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和《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矿业权一律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由市场决定矿业权出让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