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明“微小绿色”嫩苗有益健康》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 乌吉斯古楞
  • 发布时间:2017-11-28
  • “微小绿色嫩苗”(microgreens)相比成熟的植物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紫甘蓝微小绿色嫩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紫甘蓝具有预防慢性疾病的效用,例如美国最致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ARS)的化学家托马斯·王(Thomas Wang)在与人合著并于2016年12月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的文章中称:“尽管根据报道,来自紫甘蓝等蔬菜的微小绿色嫩苗含有更多营养物质(相比成熟植物而言),被视为‘更健康’,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开展过评估食用微小绿色嫩苗是否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

    微小绿色嫩苗是某些草本植物、蔬菜和谷类作物的种子发芽长成的娇嫩、幼小的植物,可在茎部折断,在发芽两周内新鲜食用。一些大厨大力宣传微小绿色嫩苗的口感、质地、色泽和外观,将其用于汤羹、沙拉、三明治和主菜的烹饪中。

    为研究其是否有益健康,托马斯·王和农业研究局的同事在马里兰州贝茨维尔的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利用60只小老鼠开展了研究。每只老鼠喂养以下其中一种餐食:低脂肪、高脂肪、含成熟紫甘蓝、不含成熟紫甘蓝、含紫甘蓝微小绿色嫩苗和不含紫甘蓝微小绿色嫩苗。所喂食的紫甘蓝均经过冷冻干燥,以等同每人每天200克的含量(约1杯)喂食。研究结果如下:

    1、 高脂肪饮食同时食用紫甘蓝的老鼠,不论食用的是成熟甘蓝还是微小绿色嫩苗,与肝组织炎症相关的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均低于高脂肪饮食但不食用蔬菜的老鼠;

    2、 高脂肪饮食的老鼠,不论食用成熟甘蓝还是微小绿色嫩苗,相比饮食中不含蔬菜的老鼠,体重增长较慢;

    3、 食用微小绿色嫩苗的老鼠体内,“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低于食用成熟紫甘蓝的老鼠。毫不意外的是,低脂饮食的老鼠是所有对照组老鼠中最健康的;

    4、 紫甘蓝微小绿色嫩苗比成熟甘蓝含有更丰富的多酚和芥子油甙。这两种物质被视为是具有抗氧化、降固醇、抗发炎功效的植物营养素。

    托马斯·王表示:“尽管微小绿色嫩苗含有更丰富的多酚和芥子油甙,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植物营养素就是导致部分老鼠更健康的活跃元素。这些微小绿色嫩苗如何真正促进人体健康尚待研究。”

    (编译 乌吉斯古楞)

相关报告
  • 《益生菌真的有益健康吗?NEJM & Cell四重磅发现益生菌或许并无益处》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8-12-01
    • 近年来,市场上各类益生菌产品层出不穷,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喝过一些益生菌产品,我们都知道,益生菌能够维持机体肠道菌群平衡,帮助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肠道的免疫功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发现益生菌还对机体健康有别的好处,2018年1月,来自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发现,肠道中的益生菌或能帮助机体有效抵御抑郁症[1],2017年10月份,发表在国际杂志Microbiom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酸奶中的益生菌可有效缓解狼疮病,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乳酸杆菌或能有效减缓狼疮病小鼠机体的疾病症状[2];此前,来自奥塔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鼠李糖乳杆菌HN001的益生菌或能够降低女性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同时还会降低个体的空腹血糖水平;文章中,研究者发现,安慰剂治疗组的女性有6.5%的患上了妊娠糖尿病,而益生菌治疗组中的女性中仅有2.1%患上了妊娠糖尿病,患者比例下降了68%,而且益生菌HN001所产生的的效应在老年女性和此前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中表现尤为明显[3]。此外,2016年发表在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发现,益生菌能够改善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研究者指出,在为期12周的研究中,每日单一剂量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或许能够明显改善在细微精神状态检查(MMSE)老年阿尔兹海默氏症患者的评分情况[4]。 介绍了这么多,结合此前大家所了解的信息,那么我们肯定会认为益生菌对机体健康肯定有益处,那么真的是这样吗?益生菌对机体健康真的没有负面影响吗?实际上,近些年来,随着科学家们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益生菌或益生菌产品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友好;2018年11月22日,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两篇重磅级文章中,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开展的两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为急性胃肠炎患儿的辅助治疗上,益生菌疗法或许完全无法改善患儿的疾病症状,这无疑给益生菌疗法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美国,每年有数百万儿童会罹患急性胃肠炎,而临床上使用益生菌疗法来治疗儿童的急性胃肠炎非常常见,而支持这种益生菌疗法的研究数据却非常有限;发表在NEJM杂志上的第一篇研究报告中[5],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研究人员对来自10家医院儿科急诊科3个月至4岁大的急性胃肠炎患儿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患儿接受为期5天,每天两次的鼠李糖乳杆菌GG(LGG)治疗,每次LGG的治疗剂量为10亿CFU(菌落形成单位),同时另外一组患儿利用安慰剂进行治疗,随后研究人员对患儿进行连续5天的随访,14天时随访以及1个月时再进行随访;研究人员利用Vesikari评分来指示患儿患中重度胃肠炎的严重性(招募入组14天内),得分范围为0-2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患儿次要的结果包括腹泻和呕吐的持续时间及频率,以及日托缺勤的持续时间和家庭的传播率。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究人员使用手机指南针测量对人体健康重要的化合物的微小浓度》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5-08
    • 几乎每一款现代手机都有内置的指南针或磁力计,可以探测地球磁场的方向,为导航提供关键信息。现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一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技术,将普通的手机磁力计用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高精度地测量葡萄糖(糖尿病的一种标志)的浓度。 同样的技术,将磁力计与磁性材料结合使用,设计成根据生物或环境线索改变其形状,可用于快速和廉价地测量许多其他生物医学特性,以监测或诊断人类疾病。NIST的科学家Gary Zabow说,这种方法也有检测环境毒素的潜力。 在他们的概念验证研究中,Zabow和NIST的同事Mark Ferris在手机上夹了一个小孔,里面有要测试的溶液和一条水凝胶——一种浸入水中会膨胀的多孔材料。研究人员在水凝胶中嵌入了微小的磁性颗粒,他们设计了水凝胶,通过膨胀或收缩对葡萄糖或pH值(酸度的一种衡量标准)的存在做出反应。pH值的变化可能与多种生物失调有关。 当水凝胶放大或缩小时,它们会使磁性颗粒靠近或远离手机的磁力计,从而检测到磁场强度的相应变化。采用这种策略,研究人员测量了葡萄糖浓度,小到百万分之几摩尔(物质中一定数量的原子或分子的科学单位)。虽然这样高的灵敏度并不需要在家里用一滴血监测血糖水平,但将来它可能会用于唾液中葡萄糖的常规检测,因为唾液中含有的糖浓度要小得多。 研究人员在2024年3月30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报告了他们的发现。 Ferris说,像NIST团队使用的这种工程水凝胶或“智能”水凝胶价格低廉,相对容易制造,并且可以定制以对医学研究人员可能想要测量的许多不同化合物产生反应。在他们的实验中,他和Zabow将两种不同的水凝胶堆叠成单层,每层水凝胶都以不同的速度收缩和膨胀,以响应pH值或葡萄糖。这些双层结构放大了水凝胶的运动,使磁力计更容易跟踪磁场强度的变化。 由于这项技术不需要任何电子设备或手机以外的电源,也不需要对样本进行任何特殊处理,因此它提供了一种廉价的进行测试的方法——即使在资源相对较少的地方也是如此。 未来,人们将努力利用手机磁力计来提高这种测量的准确性,或许可以在低至几十纳摩尔(十亿分之一摩尔)的浓度下检测DNA链、特定蛋白质和组胺(与人体免疫反应有关的化合物)。 这种改进可能会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例如,通常在尿液中检测到的组胺浓度在45到190纳摩尔之间,测量组胺通常需要24小时的尿液收集和复杂的实验室分析。 Ferris说:“使用对纳摩尔浓度敏感的手机磁力计进行家庭测试,可以减少测量的麻烦。”Zabow补充说,更普遍的是,当只有少量物质可用于极稀量的测试时,提高灵敏度是必不可少的。 同样,该团队的研究表明,手机磁力计可以测量pH值,其灵敏度与1000美元的台式磁力计相同,但成本只是后者的一小部分。家庭酿酒师或面包师可以使用磁力计快速测试各种液体的pH值,以完善他们的工艺,环境科学家可以在现场测量地下水样品的pH值,比石蕊试纸提供的精度更高。 Zabow说,为了使手机测量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工程师们需要开发一种方法来大规模生产水凝胶测试条,并确保它们有很长的保质期。他补充说,理想情况下,水凝胶条应该被设计成对环境信号做出更快的反应,以加快测量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