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究人员使用手机指南针测量对人体健康重要的化合物的微小浓度》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 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5-08
  • 几乎每一款现代手机都有内置的指南针或磁力计,可以探测地球磁场的方向,为导航提供关键信息。现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一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技术,将普通的手机磁力计用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高精度地测量葡萄糖(糖尿病的一种标志)的浓度。

    同样的技术,将磁力计与磁性材料结合使用,设计成根据生物或环境线索改变其形状,可用于快速和廉价地测量许多其他生物医学特性,以监测或诊断人类疾病。NIST的科学家Gary Zabow说,这种方法也有检测环境毒素的潜力。

    在他们的概念验证研究中,Zabow和NIST的同事Mark Ferris在手机上夹了一个小孔,里面有要测试的溶液和一条水凝胶——一种浸入水中会膨胀的多孔材料。研究人员在水凝胶中嵌入了微小的磁性颗粒,他们设计了水凝胶,通过膨胀或收缩对葡萄糖或pH值(酸度的一种衡量标准)的存在做出反应。pH值的变化可能与多种生物失调有关。

    当水凝胶放大或缩小时,它们会使磁性颗粒靠近或远离手机的磁力计,从而检测到磁场强度的相应变化。采用这种策略,研究人员测量了葡萄糖浓度,小到百万分之几摩尔(物质中一定数量的原子或分子的科学单位)。虽然这样高的灵敏度并不需要在家里用一滴血监测血糖水平,但将来它可能会用于唾液中葡萄糖的常规检测,因为唾液中含有的糖浓度要小得多。

    研究人员在2024年3月30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报告了他们的发现。

    Ferris说,像NIST团队使用的这种工程水凝胶或“智能”水凝胶价格低廉,相对容易制造,并且可以定制以对医学研究人员可能想要测量的许多不同化合物产生反应。在他们的实验中,他和Zabow将两种不同的水凝胶堆叠成单层,每层水凝胶都以不同的速度收缩和膨胀,以响应pH值或葡萄糖。这些双层结构放大了水凝胶的运动,使磁力计更容易跟踪磁场强度的变化。

    由于这项技术不需要任何电子设备或手机以外的电源,也不需要对样本进行任何特殊处理,因此它提供了一种廉价的进行测试的方法——即使在资源相对较少的地方也是如此。

    未来,人们将努力利用手机磁力计来提高这种测量的准确性,或许可以在低至几十纳摩尔(十亿分之一摩尔)的浓度下检测DNA链、特定蛋白质和组胺(与人体免疫反应有关的化合物)。

    这种改进可能会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例如,通常在尿液中检测到的组胺浓度在45到190纳摩尔之间,测量组胺通常需要24小时的尿液收集和复杂的实验室分析。

    Ferris说:“使用对纳摩尔浓度敏感的手机磁力计进行家庭测试,可以减少测量的麻烦。”Zabow补充说,更普遍的是,当只有少量物质可用于极稀量的测试时,提高灵敏度是必不可少的。

    同样,该团队的研究表明,手机磁力计可以测量pH值,其灵敏度与1000美元的台式磁力计相同,但成本只是后者的一小部分。家庭酿酒师或面包师可以使用磁力计快速测试各种液体的pH值,以完善他们的工艺,环境科学家可以在现场测量地下水样品的pH值,比石蕊试纸提供的精度更高。

    Zabow说,为了使手机测量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工程师们需要开发一种方法来大规模生产水凝胶测试条,并确保它们有很长的保质期。他补充说,理想情况下,水凝胶条应该被设计成对环境信号做出更快的反应,以加快测量速度。

相关报告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究人员使用红外透射成像的新方法测量活细胞中的生物分子》

    • 编译者:张宇
    • 发布时间:2024-10-20
    • 近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科学家首次使用红外(IR)透射成像技术捕捉到水中单个活细胞中生物分子的清晰图像。IR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测量细胞中生物分子(如蛋白质)的质量。该方法使用简单的组件,有可能促进生物制药和细胞疗法等方面的进步。 为了加速生物科技的创新,例如研发拯救生命的药物疗法,科学家们正努力开发更快、更定量和更广泛可用的方法来观察活细胞中的生物分子。 NIST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红外(IR)光来捕捉细胞内生物分子的清晰图像,因为细胞中的水倾向于吸收红外辐射,所以这在以前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新方法消除了基于红外测量中水的模糊效应,并使研究人员能够确定细胞中关键生物分子的数量,例如指导细胞功能的蛋白质。能够测量活细胞中生物分子变化的能力可以加速生物制药和细胞疗法等方面的进步。 红外辐射是刚好超出人眼可见范围的光。虽然我们看不到红外光,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热量。在红外显微镜中,特定的材料会吸收红外光谱中一系列波长的辐射。科学家测量并分析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产生一组“指纹”来识别分子和其他化学结构。然而,水是细胞内外最丰富的分子,它会强烈的吸收红外光,并掩盖细胞中其他生物分子对红外光的吸收。 理解这种光学掩蔽效果的一种方法是将其比作一架飞机从头顶经过太阳旁边时的情景。由于太阳的光芒太过耀眼,所以用肉眼很难看到飞机,但如果你使用一种特殊的太阳遮挡滤镜,那么你就可以很容易地在天空中看到飞机。 NIST 化学家 Young Jong Lee 表示:“在光谱中,水对红外线的吸收能力非常强,我们希望透过浓厚的水背景看到蛋白质的吸收光谱,因此我们设计了光学系统来消除水的模糊效应并揭示蛋白质信号。 Lee开发了一种获得专利的技术,该技术使用光学元件来补偿 IR 的吸水率。这种称为溶剂吸收补偿(SAC)的技术与手工制造的红外激光显微镜一起使用,可对支持结缔组织形成的细胞(称为成纤维细胞)进行成像。在 12 小时的观察期内,研究人员能够在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例如细胞分裂)识别生物分子组(蛋白质、脂质和核酸)。虽然这看起来像是很长的时间,但该方法最终比目前的替代方案更快,后者需要在大型同步加速器设施中占用束流时间。 这种称为 SAC-IR(溶剂吸收补偿-红外)的新方法是无需标记的,这意味着它不需要任何染料或荧光标记物,这些染料或荧光标记可能会损伤细胞,并且在不同实验室之间产生的结果也不太一致。 SAC-IR的方法使 NIST 研究人员能够测量细胞中蛋白质的绝对质量,以及核酸、脂质和碳水化合物。该技术有助于为标准化测量细胞中生物分子的方法奠定基础,这项技术被证明在生物学、医学和生化技术研究中是大有可为的。 “例如,在抗癌细胞疗法中,从患者体内提取出的免疫细胞被训练后,达到可以更好地识别和杀死癌细胞的效果,然后再将这些免疫细胞重新注射到患者体内,人们不禁会问,'这些细胞安全有效吗?'我们的方法可以通过监测有关细胞内生物分子的更多形态变化来帮助评估细胞的健康状况,“Lee 表示。 其他潜在应用包括使用细胞进行药物筛选,无论是在研发新药还是评估候选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例如,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大量单个细胞中各种生物分子的绝对浓度来帮助评估新药的效力,或者分析不同类型的细胞对药物的反应。 研究人员希望进一步开发这项技术,以便能够更准确地测量其他关键生物分子,例如 DNA 和 RNA。该技术还有助于为细胞生物学中的基本问题提供详细的答案,例如哪些生物分子特征与细胞活力相对应——换句话说,就是细胞是活着的、奄奄一息的、还是已经死亡的。 “一些细胞在冷冻状态下被保存数月或数年,然后解冻以备后用。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在解冻细胞的同时保持其最大的活性的能力。但凭借我们新的测量能力,我们可能能够通过观察它们的红外光谱来帮助开发更好的细胞冻融流程,“Lee 表示。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9月4日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上(DOI:10.1021/acs.analchem.4c02108)。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究团队推出更高精度粒子浓度测量公式》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09-10
    • 近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数学公式,可更准确地计算溶液中悬浮粒子的浓度。该方法比现有技术精度更高,可用于为患者精准给药、测定海水中纳米塑料的含量、确保食品添加剂用量准确等多种场景。 相关成果发表于《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10.1021/acs.analchem.4c05990)。 “这一新公式有望推动纳米技术在食品包装保鲜、微芯片及电子器件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参与测试的NIST工程师Elijah Petersen表示,“它通过修正‘粒子尺寸均一’这一常见假设带来的偏差,显著提高了现有方法的准确性。” 粒子数浓度(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指单位体积气体或液体中所含粒子的数量,通常以“每立方厘米的粒子数”表示。 测定溶液中悬浮粒子浓度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利用两个变量:溶液中粒子的总质量和粒子尺寸。然而,实际粒子的尺寸并不完全一致,这种差异称为粒径分布(size distribution)。 现有数学方法仅在粒子尺寸几乎均一时才表现良好;当粒子尺寸差异显著时,结果往往失真。 为说明粒径分布的重要性,可以想象一个猜糖果数量的游戏:如果罐子里全是大小一致的M&M’s 巧克力,你可以用简单公式快速估算总数;但若混入了大块的Kit Kat和Reese’s花生酱杯,就必须换一种方法来避免严重偏差。 由前NIST研究员Natalia Farkas推导的新公式,正是将粒径分布这一变量纳入计算,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浓度结果。 为验证新公式,研究人员将其应用于水中金纳米颗粒样品。NIST科学家此前已用多种实验手段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充分表征,获得了高度准确的粒子数浓度基准值。结果显示,旧公式将浓度高估约6%,而新公式的误差控制在1%以内。 随后,团队把新公式用于更具实用价值的场景——食品抗结剂。与粒径分布较窄的金纳米颗粒不同,该抗结剂中的颗粒尺寸差异巨大。在此例中,新旧公式给出的估算值最大可相差 36%。 “计算粒子数浓度的方法不止一种,”Petersen表示,“选对公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