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面对新出现的威胁,世界两栖动物数量持续下降》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07
  • 2023年10月4日,两栖动物研究中心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Ongoing declines for the world's amphibians in the face of emerging threats的文章。该研究报告了第二次全球两栖动物评估的结果,评估了8011种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物种。

    该研究发现两栖动物是最受威胁的脊椎动物(40.7%的物种在全球受到威胁)。最新的红色名录指数显示,全球两栖动物的状况正在恶化,尤其是蝾螈和新热带地区。1980年至2004年间,91%的状况恶化是由疾病和栖息地丧失造成的。目前和预计的气候变化影响越来越令人担忧,自2004年以来造成39%的状况恶化,其次是栖息地丧失(37%)。尽管物种恢复的迹象促使人们立即采取保护行动,但迫切需要扩大投资以扭转目前的趋势。




    本文内容转载自“ 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Hh011wh7XclQqUOKHFsAw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578-4
相关报告
  • 《控制感染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常见疾病——《科学日报》》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9-07-04
    • 在全球范围内,海洋系统和淡水中的水生生物受到真菌和类似真菌的疾病的威胁。这些病原体在水产养殖中尤其可怕。但它们也对两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目前很少有被批准的对抗这些病原体的化学手段,而且很多都有副作用。现在,科学家们提出了替代生物学概念,以更环保的方式控制真菌疾病。 一些真菌和类似真菌的疾病会产生小的传染阶段,它们在水中游动以寻找新的宿主。它们可以感染鱼类、两栖动物,也可以感染藻类和海藻,而这些藻类和海藻是供人类食用的。全球8000万吨鱼类产品来自水产养殖,预计其在人类蛋白质饮食中的份额将会增加。病害是水产养殖经济损失的最大原因。在水产养殖业中,至少有10%的孵化三文鱼死于动物孢子病。例如,仅在苏格兰的鲑鱼养殖场,感染这种真菌疾病每年就导致至少650万美元的产量损失。因此,控制鱼类疾病的有效和可持续方法对水产养殖业未来的成功(和经济可行性)至关重要。
  • 《人工光源对普遍两栖动物的影响》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8-07-26
    • 人工光源(ALAN)影响了地球表面超过20%的面积,并且每年还会增加6%左右。大部分人工光源的研究都集中在单一的机制或生命阶段。我们测试了通过改变美洲蟾蜍(Anaxyrus americanus)的生态相互作用或分别改变蟾蜍的发育和生长而产生的间接和直接的艾伦效应。我们在两个生命阶段进行了一项实验,分别使用室外中庭和室内地形。我们测试了通过改变美洲蟾蜍(美洲蟾蜍)的生态相互作用或分别改变蟾蜍的发育和生长而产生的间接和直接的人工光源影响。我们分别使用室外中庭和室内地形在两个生命阶段进行了一项实验。在第一个阶段,人工光源的存在降低了变质持续时间和外植体生物量。人工光源的影响似乎是通过对蟾蜍发展的直接影响来调节的,我们没有发现人工光源通过改变生态交互作用或殖民行为间接影响的证据。在第二阶段,变质后蟾蜍的生长在人工光源处理中减少了15%。幼年期的人工光源也会影响蟾蜍的活动:在自然光下,蟾蜍会在夜间退到落叶层中,而人工光源蟾蜍则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人工光源的遗留效应也存在;曾接触过幼年人工光源的幼年蟾蜍的活动略有增加。在这个时间框架和系统中,我们的实验表明人工光源的效应主要是通过直接效应而不是间接效应起作用的,并且可以贯穿整个生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