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文章分析了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 来源专题: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监测服务
  • 编译者: 董利苹
  • 发布时间:2014-05-05
  • 2014年2月23日,Nature在线发表的题为《经济发展与人类福祉的碳排放强度》(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CarbonIntensityofHumanWell-being)的简讯表明,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因地、因时而异,未来经济增长将持续改善人类福祉,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要求降低碳排放强度。

    经济发展是改善人类福祉的有效途径。碳排放强度、人类福祉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该研究将106个国家分为四个收入水平梯度,采用统计建模技术评估了1970—2009年期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对实现单位人类福祉的碳排放强度(carbonintensityofhumanwell-being,CIWB)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经济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前期阶段,36个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当地CIWB减少,但1995年以来,36个非洲国家经济增长与CIWB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正在被大幅消弱。1970—2009年40年间,22个亚洲国家、南美洲和美洲中部的21个国家、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27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导致当地的CIWB持续升高。其中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27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当地的CIWB的正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这些国家依靠大量的化石燃料提高居民福祉,其人均CO2排放量比世界其他国家要高得多,并且其累积排放量也远远超过上述三个样本中的任何国家。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理想情况下,世界各国将同时经历经济发展、人类福祉提升和碳排放强度降低的过程,但对这106个国家的模拟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CIWB的影响并不一致,说明未来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到地域和时间差异性。这一结果加深了人们对碳排放强度、人类福祉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发展和碳减排是兼容的。该文章呼吁,对区域性CIWB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新的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应将人类福祉、碳排放强度以及将对环境造成的即时和长效的影响纳入考虑。

相关报告
  • 《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高峰
    • 发布时间:2017-03-20
    • 摘 要: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围绕海洋权益、海洋资源开发,世界各临海国家纷纷推出了新的海洋发展战略和海洋科技发展规划。美国实施了海洋行动计划,绘制了未来十年海洋科技发展路线图;英国前瞻2025年,实施了《2025海洋计划》,全面发展海洋科技,尤其在海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方面走在了前面;加拿大也实施了海洋行动计划,并将未来重点瞄准北极海域;日本推出了《海洋基本法草案》,全面推进其海洋强国战略;俄罗斯欲恢复其海洋强国地位,依托科技打造海洋军事和航运强国。中国周遍国家越南、印度、韩国等也推出了雄心勃勃的海洋战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海洋科技的发展,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联合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大型海洋研究和观测计划,诸如:地球系统的协同观测与预报体系(COPES),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I、II(LOICZ-I和LOICZ-II),上层海洋-低层大气研究计划(SOLAS),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海洋生态系统综合研究计划(IMBER,),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CoML),全球有害藻华海洋与生态学计划(GEOHAB),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实时海洋观测计划(ARGO),全球海洋碳观测系统(GOCOS),欧洲海洋观测数据网络(EMODNET),欧洲海底观测网计划(ESONET)等等。从这些研究计划的发展和演变,可以看出国际海洋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与发展趋势。 在ISI Web of Knowledge上检索到2001—2008年SCIE数据库海洋领域的25种影响因子大于2.0的科技期刊,加上Nature(《自然》)和Science(《科学》)总共27种期刊共计25426篇文献。基于这些样本数据,对海洋科技领域的现状和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发文量前10个国家为: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西班牙、荷兰和意大利,中国排在第12位。发文量前10位的机构为: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管理局(NOAA)、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IO)、华盛顿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基地和海洋研究所、西班牙高等研究委员会(CSIC)、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拿大海洋渔业局、东京大学和南昆士兰州詹姆斯科克大学。中国科学院排名第36,中国海洋大学第145。海洋科技关键词出现频次前10位包括:珊瑚、营养物质、浮游植物、深海研究、沉积物、河口研究、碳研究、鱼类、基因和海洋生态。根据Aureka专利数据库,对2005年到2008年的几大专利库的海洋科技领域专利进行分析,生成专利地图,显示出7个显著的专利群:船舶及海洋仪器驱动技术;海洋能源开发技术;引擎技术;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技术;船舶运行控制系统;海水淡化及水产养殖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 根据国际海洋研究计划和报告分析,结合文献计量分析和专家咨询结果,概括了海洋科技国际发展的七大前沿领域: (1)海洋(海岸)生态系统,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与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人类活动和全球环境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等三个前沿方向; (2)海洋生物技术,包括基因组学与基因转移、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发育与生殖生物学基础、海洋环境生物技术和生物活性及其产物等五个方向; (3)深海环境与生命科学研究,包括深海生物的演化——生命起源问题、深海环境特征和深海微生物研究三个方向; (4)海洋能源开发,包括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和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三个方向; (5)北极海洋综合研究,包括北极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北极环境影响评价、北极海洋地质研究三个方向; (6)海洋观测技术发展,包括卫星海洋遥感、深水观测和表面观测三个方向; (7)海洋环流与气候,包括西边界流动力学、热带海洋动力学、海洋模式发展四个方向。给出了每个前沿领域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 分析概括了海洋科技发展的7个趋势: (1)针对国家社会经济安全的需求导向更加突出,成为推进海洋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2)将地球系统科学贯穿到海洋科学研究,形成海洋大科学整体研究思想; (3)海洋技术的发展成为海洋科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 (4)重大海洋研究计划的组织方式已经并还将继续成为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5)对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发展将成为未来20年海洋科技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 (6)从单一学科和局部区域的分散观测转向综合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发展; (7)从单纯自然科学研究转向注重结合人文科学和综合管理研究的发展。 报告最后分析了国际海洋科技发展的启示以及对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建议。
  • 《俄罗斯起草低碳发展战略》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0-04-10
    •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上周公布了一份到2050年的低碳发展战略草案。该战略的基本设想是,核能产量将从2017年的203 TWh增至2030年的225 TWh和2050年的260 TWh。 环保部表示,该战略旨在确保中国向以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特征的多元化经济发展轨道转型。4月10日之前,该战略将公开征求意见。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米哈伊尔·拉斯特里金(Mikhail Rasstrigin)表示,这份文件是联邦政府首次全面尝试这样做。他说:“重要的是,它为主要的节能领域设定了具体的目标。”这些领域包括:工业、建筑、能源生产和运输。 低碳发展战略草案提出了“基础”和“集约”两种主要的低碳发展设想。该战略认为最可行的基本情景是,到2030年,俄罗斯GDP的碳强度将降低9%,到2050年将降低48%(相对于当前水平)。制定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尽管比现在要高,但将比1990年的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包括大规模提高能源效率、实行碳价、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减少森林砍伐和扩大森林保护区。 密集的方案将使俄罗斯在21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除了基本设想的措施外,它还将包括努力减少制成品、能源、工程和服务的碳密度。这将通过包括大规模电气化和交通及工业数字化在内的步骤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引进捕捉、储存和处理二氧化碳的技术,停止砍伐森林和进一步扩大森林保护。 俄罗斯是2015年《巴黎协定》的缔约方,根据该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同意制定长期、低排放的发展战略。根据该协议,所有缔约方都必须提出国家自主贡献(NDCs),这体现了每个国家为减少国家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所做的努力。俄罗斯还没有提交第一个国家发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