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通过调节其代谢和功能适应性来引导T细胞抗肿瘤免疫》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 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5-09-10
  • 脂质是能量产生、膜结构和信号转导所必需的代谢信使。除了它们公认的作用之外,脂质已经作为T细胞应答的代谢变阻器出现,不同的物种不同地调节CD8+T细胞(CTL)的命运和功能。事实上,脂质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的组成来影响T细胞的信号传导。此外,它们还可以通过细胞代谢影响T细胞的分化路径。这篇综述讨论了脂质塑造T细胞表型和功能的能力。基于脂质代谢、代谢适应性和免疫监视之间的这种联系,我们建议将脂质合理地整合到免疫疗法中,以微调过继T细胞治疗(ACT)产品的适应性和功能。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3276024003217
相关报告
  • 《Nature丨反式异丙酸重编程CD8(+) T细胞和抗肿瘤免疫》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1-24
    • 本文内容转载自“BioArt”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mX8QQHt59TOVXFYvTn93g 2023年11月22日,芝加哥大学的陈靖团队联合芝加哥大学的何川团队,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迟洪波团队,在Nature发表了题为Trans-vaccenic acid reprograms CD8+ T cells and anti-tumour immunity的长篇研究论文。 不同于以往着手于食物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该研究首次总结出大约700种食物来源且可于血液中稳定循环的化合物,并构建了一个包含255种食物来源生物活性分子的 “血液营养化合物库“,用于直接解析这些营养物的重要功能。 该团队利用“血液营养化合物库“筛选出源于反刍动物奶制品和肉制品的一种脂肪酸——反式十八碳烯酸(Trans- Vaccine Acid,TVA),发现其可选择性的促进CD8+ T细胞的功能,增强包括抗肿瘤免疫在内的抗病免疫力。TVA不由人体内源产生,且在小鼠和人体中只有少部分(12%~19%)会被代谢成瘤胃酸。在机制研究中,该团队发现TVA能够抑制细胞表面G蛋白偶联受体GPR43,对抗GPR43激动剂短链脂肪酸的功能,从而激活cAMP-PKA-CREB通路来促进CD8+ T细胞功能。 该研究还发现TVA增强了基于T细胞抗癌疗法的效力,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 Checkpoint Inhibitors)和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抗体(bi-specific T cell engaging antibody),并提高了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的扩增效率。同时也发现对CAR T细胞疗法反应更好的淋巴瘤患者血清中TVA水平更高。这项研究结果揭示了饮食来源的TVA代表了一种宿主外来源物对体内CD8+ T细胞进行重编程的机制,并指明 TVA具有用于肿瘤治疗的转化潜力。
  • 《用个性化树突状细胞模拟纳米疫苗直接呈现肿瘤相关抗原以诱导适应性免疫力,用可转化的透明质酸动态水凝胶稳定RNA纳米疫苗用于持久的癌症免疫治疗》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2-12-07
    •         肿瘤疫苗是指利用肿瘤抗原,通过主动免疫方式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效应,激发机体自身的免疫保护机制,达到治疗肿瘤或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尽管基于疫苗的抗肿瘤疗法有优越的理论基础,但目前仍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提高疫苗的免疫刺激效率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海研究团队构建了一种高效、可直接呈递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肿瘤抗原给T细胞的纳米树突状细胞(DC)疫苗。通过体外控制刺激条件的方式,将小鼠体内提取并诱导出的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和肿瘤细胞-细菌融合材料共孵育,以此得到包含MHC-肿瘤抗原复合物的个性化DC疫苗。将提取包含有个性化MHC-肿瘤抗原复合体和共刺激因子(CD80/86)的细胞膜包覆在叶酸-铁离子自组装的树突状纳米颗粒上,以此构建得到可直接刺激T细胞诱导特异性肿瘤免疫反应的纳米DC疫苗。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DC呈现显著淋巴结归巢能力和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效果,在体内有效抑制了肿瘤生长和转移灶形成,且诱导了记忆T细胞的长期免疫保护,有望用于个性化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研究成果以Direct Presentation of Tumor-Associated Antigens to Induce Adaptive Immunity by Personalized Dendritic Cell-Mimicking Nanovaccines为题,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2022, DOI: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5950)。         mRNA技术可以通过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合成出特异性的肿瘤抗原,以诱导免疫反应从而特异性的攻击肿瘤细胞,因此,mRNA肿瘤疫苗成为个性化免疫治疗的另外一种重要策略。脂质纳米颗粒(LNPs)作为非病毒递送载体将mRNA递送至胞质,然而目前mRNA-LNPs疫苗的超低温储存和运输极大地阻碍了其临床应用。为了提高mRNA- LNPs疫苗的热稳定性和对免疫系统刺激的持久性,研究团队采用一种可变形的水凝胶-LNPs系统(HA-mRLNPs),可在室温下存储mRNA疫苗,用于体内持久免疫治疗。首先,通过构建高混合效率的微流控芯片实现封装编码肿瘤抗原mRNA和免疫佐剂的新型LNPs,随后通过动态透明质酸水凝胶限制LNPs的迁移和融合以提高mRNA疫苗在室温下的储存时间。此外,透明质酸链在生理条件下是可移动的,不能永久保持凝胶状状态,从而可控的释放mRNA纳米疫苗,并递送至树突状细胞,进而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纳米疫苗在室温保存至少14天后,其功能仍保持不变。本研究证明稳定和持久免疫水凝胶-LNPs体系可以用于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研究成果以Stabilizing RNA Nanovaccines with Transformable Hyaluronan Dynamic Hydrogel for Durable Cancer Immunotherapy为题,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2, DOI: 10.1002/adfm.202204636)。 编译来源:http://www.nanoctr.cas.cn/zytp2017/202211/t20221122_655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