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梅雨季”威力惊人,大雨裹挟冰雹席卷各地》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6-04
  • 近日,一场雷暴席卷欧洲大地,大雨裹挟着冰雹砸向德国、英国、荷兰等地,雷暴所到之处建筑物倒塌、城市内涝、交通瘫痪,一派“重灾区”景区。

    英国:24小时闪电6万次

    英国当地时间5月26日晚,雷暴忽然肆虐南部地区,24小时内出现了6万次闪电,伦敦的夜空被这些雷电频频点亮。

    雷电击中了埃塞克斯Stanway的一栋民宅,房屋瞬间起火燃烧,消防人员花了3小时才扑灭大火。幸好当时房主一家在外度假,无人伤亡。

    英国气象局表示,这样的雷暴恶劣天气已持续一周,由于强对流天气通常伴随滂沱大雨或冰雹,对雷暴所经之地发布了30多条防洪警报。

    包括伦敦在内,雷丁、牛津、剑桥、伯明翰等多地发生城市内涝。

    康沃尔的Coverack小镇成了这样……

    肯特和伯明翰的马路已经成了“河道”……

    人们有家回不去,在家也出不去……

    这是被淹没的Herne Bay火车站

    肯特地区的路面也断裂了……

    在肆虐了英国南部后,雷暴天气一路向北横扫,中部地区和威尔士地区也没能幸免。英国气象局表示,居民住宅和商业大楼很可能继续遭遇洪水的冲击,部分建筑物还会受到雷击、强风的破坏。

    更悲催的是,虽然雷暴天气持续,但英国整体气温仍将攀升至30摄氏度。闷热又潮湿的梅雨季节,到了欧洲威力竟如此惊人。

    德国:城市内涝,建筑物坍塌

    在德国,首当其冲的是北威州。雷暴天气中,多幢建筑物屋顶倒塌、城市内涝严重。

    5月29日,强降雨和雷暴天气短时间内就使得乌帕塔尔河水位上升了0.9米,城市内部洪水泛滥,到处都是被刮倒的树木和被淹没的道路。在狂风中,市内一处加油站屋顶倒塌,14辆车被屋顶压住。一名司机迅速自救逃离现场,另一人轻伤。暴风天气还对乌帕塔尔大学校区造成了严重影响,哈斯佩尔校区内有一片50平方米的屋顶倒塌。至少两幢建筑物的地下室和一楼被淹没。

    德国气象局专家Dominik Jung称,除了北威州外,北海到萨克森州附近都有雷阵雨,德国东部和西部也会受到影响,恶劣天气还伴随着高温到来,从今天起至周末,每天的最高气温都会超过30摄氏度。

    荷兰:冰雹

    这几天,雷电、冰雹、暴雨悉数光顾荷兰全境,短时间内降水量就达100毫米,几乎等于当地一个月降雨量的1.5倍。

    经测定,砸落的冰雹直径达到了3厘米,简直就是纷飞的小炮弹。

    荷兰气象台表示,这场雷暴天气席卷了荷兰中部和南部地区,尤其对南部地区的乌特勒支、Gelderland、泽兰(zeeland)、Noord-Brbant以及林堡(Limburg)等地区影响严重。

    本报综合微信公众号“华侨新天地”“开元网”“道德经”“英伦圈”

相关报告
  • 《合肥疾控提醒市民梅雨季应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6-04
    •   合肥在线讯(吴金菊 邱向峰 记者 黄湄) 近日,合肥市气温明显升高,阴雨天数也有所增加,闷热、潮湿的梅雨季节或即将来临。5月31日,合肥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阴雨连绵的天气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要注意预防。近期手足口病有所上升,仍需密切关注,还应注意预防感染性腹泻和以流行性腮腺炎为首的呼吸道传染病。   食源性疾病是借助食物传播的一组疾病,包括细菌性、动植物、毒素、化学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其中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常见。病人临床表现主要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主,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该病既可表现为个案散发形式,也可表现为暴发或集体性中毒的形式。   在炎炎夏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市民在日常生活、聚餐和宵夜等活动中应注意食品卫生,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餐饮业或集体单位食堂要把好食品质量、食具消毒关,规范食品操作规程,防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也是毒蘑菇生长的高峰期,尽量避免食用野生蘑菇。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口腔粘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并转为疱疹,可伴有低热、患者口腔疱疹溃疡后患者咀嚼时疼痛,并拒食、流涎。一般预后良好,仅有极少数病例可并发肺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感染对象主要为儿童。预防上应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晒衣被。   感染性腹泻在夏季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合肥市极为常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泻次数一般一天3-10次以内,大便性状常见有稀便、水样便、粘液便等,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呕吐、脱水等不同症状或体征。人群普遍易感。预防上,餐饮单位和家庭要把好饮食关;个人要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把好“病从口入”关。若一旦出现类似感染性腹泻病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伴有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其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并伴有疼痛。因其传染性强,易在学龄儿童中小范围暴发。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一旦发现流腮病人应及时居家隔离,必要时及时去医院诊治。对易感儿童可应用“麻风腮”联合疫苗或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除做好传染病预防外,还应注意做好对稻谷、玉米、花生仁等农作物防霉变质,对发现霉变或变质的食品应及时处理掉,切勿食用。   疾控专家提醒,这一季节还应注意预防蚊虫虰咬,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疾和登革热也是重点预防的疾病,有非洲务工和东南亚旅行的人员应加强恶性疟疾和登革热等相关知识培训。野外活动者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蜱虫叮咬,一旦有发热和血小板减少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少年儿童在游泳、嬉水、家庭中的安全教育,防止溺水、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
  • 《欧洲入侵外来物种战略》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8-09-13
    • 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生态系统,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目前被认为是直接破坏生态环境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原因,并从地方层面上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外来入侵物种是新世纪欧洲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重大挑战。欧洲外来入侵物种战略是《伯尔尼公约》框架的发展,鼓励在所有欧洲国家实施协调一致的措施,以防止或尽量减少它们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目前许多国家和部门的不作为可能威胁到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公共卫生和经济利益。根据国际政策,现在必须在国家和区域一级开展有效的合作,以防止或尽量减少外来入侵物种的不利影响。《伯尔尼公约》关于欧洲外来物种入侵战略的倡议,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入侵物种专家组的欧洲分部合作,于2000年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