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入侵外来物种战略》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 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8-09-13
  • 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生态系统,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目前被认为是直接破坏生态环境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原因,并从地方层面上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外来入侵物种是新世纪欧洲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重大挑战。欧洲外来入侵物种战略是《伯尔尼公约》框架的发展,鼓励在所有欧洲国家实施协调一致的措施,以防止或尽量减少它们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目前许多国家和部门的不作为可能威胁到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公共卫生和经济利益。根据国际政策,现在必须在国家和区域一级开展有效的合作,以防止或尽量减少外来入侵物种的不利影响。《伯尔尼公约》关于欧洲外来物种入侵战略的倡议,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入侵物种专家组的欧洲分部合作,于2000年开始实施。

相关报告
  • 《识别欧洲陆生外来脊椎动物入侵热点,以协助跨界防控》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0-08-02
    • 本研究旨在以透明、可复制的方式确定欧洲15种最有害的入侵外来陆生脊椎动物(IATV)的环境适宜区。我们使用物种分布模型和来自GBIF的公开数据来预测环境适应性,并确定IATV的热点,以弥补其分布方面的知识缺口。为了处理入侵物种的生态特殊性,我们采用了一种分级方法来估计每个物种的全球气候适宜性,并将此信息整合到欧洲的精细环境适宜性模型中。环境适宜性的综合预测确定了IATV的潜在密度或热点地区。预测的不确定性确定了需要进一步调查以进行物种检测的区域。大约14%的欧洲地区构成了IATV丰富度的潜在热点地区,主要位于法国北部、英国、比利时和荷兰。IATV冷点覆盖了欧洲大于9%的地区,包括瑞典南部、芬兰和德国北部。欧洲大部分地区(约77%)的适宜性预测不确定,可能是由于缺乏数据造成的。预防和控制的重点应集中在有害影响可能集中的潜在热点地区。鼓励在缺乏数据的地区收集在场数据,作为对付IATV的一项核心战略。
  • 《亚洲鲤鱼—美国国家外来入侵物种信息中心》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0-05-11
    • 鲤鱼(Cyprinus carpio)是一种原产于欧洲和亚洲的鱼类,在美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新入侵的亚洲鲤鱼有大头鱼、黑鲤鱼、草鱼和银鱼,这些种类的鲤鱼在密西西比河及周围水域引发了问题。亚洲鲤鱼具备生长快速且多产的特点,在竞争中胜过本地鱼类,并因此对当地环境造成了破坏。目前在美国发现的四种亚洲鲤鱼被进口到美国用于水产养殖池塘。由于洪水和意外释放,黑鱼、草鱼、大头鱼和银鱼进入了密西西比河水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就像一条巨大的淡水公路,使亚洲鲤鱼得以入侵美国的许多河流和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