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客车公司的法律文件:向维也纳的公共检察官递交了法律文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7-09-20
  • 这个德国新闻稿的英文翻译只是为了信息目的。德国版是官方的新闻稿。

    欧洲战斗机是由奥地利订购的奥地利对交付能力和商业成本都没有欺骗,在这方面也没有任何错误。

    需要说明的抵消交易的成本是不存在的,并且抵消业务成本与最终合同的授予无关。

    国防部长的公开指控侵犯了司法系统的基本权利。

    维也纳/图卢兹,2017年9月18日——周一,空中客车(股票交易标志:空中)向维也纳公共检察官提交了一份报告,以回应2003年由奥地利国防部长Hans Peter Doskozil提出的欧洲战斗机采购欺诈的指控。在这份报告中,该公司(空中客车国防和空间有限公司)否认了部长在2017年2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所有指控,并向维也纳公共检察官提交了一份刑事“陈述(据称)事实陈述”。

    空客最初的批评是关于高问题的态度,国防部长选择提出刑事“陈述(所谓的)事实”,以及他在这一背景下所追求的司法信息政策。这些行为构成了违反经济和基本权利的行为。

    为了提出这样的指控,再加上对数百万人的损害索赔,在投标后的16年,以及最后一架欧洲战斗机交付的8年之后,这些指控显得非常抽象和政治动机。这就是为什么在公开羞辱和指责该公司之前,英国国防部长避免与欧洲战斗机公司Jagdflugzeug公司进行直接的对抗。这一特征同样适用于部长试图绕过诉讼时效的企图,并通过解释所谓的持续多年的欺骗行为,来证明2006年的公司刑事责任法是违反宪法的。

    空客高级顾问Peter Kleinschmidt说:“这是对欧洲法治和基本宪法原则的公然违反。”

    政府官员必须在公开声明中坚持客观性、真实性和公正性的原则,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作为受害者、检察官和法官同时采取行动。Kleinschmidt说:“国防部长的唯一目的是创造一种恐吓的场景,以产生民事法律让步,否则将无法通过适当的法律程序来实现。”

    更具体地说,国防部长提出了以下两项指控:欧洲战斗机Jagdflugzeug GmbH是一个在2003年合同结束的时候,“既不能也不愿意”交付飞机的公司。此外,这位部长还声称,欧洲战斗机的补偿交易成本在2002年的一项提议中没有单独提出。在这个问题上,国防部长断言他被欺骗了。Peter Kleinschmidt说:“这些指控是人为的,也是毫无根据的。”“既没有欺骗,也没有任何错误。”这架飞机是按照合同规定交付的。从一开始,合同允许供应商从早期的生产运行,即所谓的“第1部分”(有定义的升级义务)或者后来的生产运行,即所谓的第2部分。所有相关各方都意识到,生产部分是由欧洲战斗机核心国家(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定义的,这些国家已在欧洲战斗机项目的开发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无论是能力还是意愿,都是在任何时候都给予的。在2007年奥地利的要求下,订购数量从18架降至15架。根据合同规定,2009年交付完成。如此荒谬的说法是,欧洲最现代化的战斗机制造商不愿向其第一个出口客户交付此类飞机。该公司是欧洲战斗机公司Jagdflugzeug的商业模型,该公司提供欧洲战斗机。

    除了一次性的价格外,补偿交易没有任何成本(只涉及到提案要求的40项费用),因此不存在这样的成本。此外,众所周知,抵消交易将会触发运营费用,并且必须包含在总总价中。奥地利政府从未明确要求在长时间的招标过程中,对抵消交易的成本进行任何信息。仅此就说明了一切。

相关报告
  • 《法律“三板斧”推进“全禁野”》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03-12
    • 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让人们对“保护野生动物”再度重视起来。此次疫情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唯有从立法、执法、守法三方面综合施策,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关键是要完善立法 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该《决定》提供了有力的立法保障。但野生动物保护的具体办法、目录、标准、技术规程等尚未及时更新和完善。想要改变现状,需要通过指引技术实现多部法律体系化。此外,还可以通过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把食用行为也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全面禁食野生动物重点是要严格执法 目前,我国对野生动物的管理涉及渔政、林业、农业等多部门,各部门权责交叉重叠,侧重不一,谁家来检查就按谁家的标准,造成执法标准不统一,执行不到位,野生动物保护监管难。仅以双牌日月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虽成立了独立的管理机构也有名义上的管理权,但每当遭遇违法犯罪行为时,则需通过自然资源、渔政等其他部门进行处置,湿地公园管理局不是执法主体,既没有执法权,也没有执法依据,与其他管理机构之间的处罚意见也难以统一。湿地公园内的野生动物、河道湖泊等执法权分属于各个部门:发现河道内捕鱼电鱼,要向农业农村局申请执法;发现倒卖野生动物,要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执法;发现破坏河道、污损设施,则须向公安局申请执法。湿地公园的管理主体,反而对违法行为束手无策,可谓是“九龙治水”,保护效率较低。因此,亟需建立权责统一的综合执法队伍,形成治理合力,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思维成为斩除陋习的“利剑”。 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基础是要自觉守法 中国人自古崇尚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野生动物既不是食物,也不是怪物,它们同我们人类一样是这个美丽星球上的居民。因此,营造“全民禁野”“全民保护”的氛围极为重要。 为达到“全民禁野”的目的,一方面要全面实施野生动物交易、食用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建立相关诚信档案。另一方面要全面教育广大群众对野生动物的认知,多渠道从公共安全和个人健康等多角度宣传食用野生动物的巨大危害,从而引导人们拒绝买卖、食用野生动物,不断增强大众法制观念和保护野生动物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 野生动物的保护繁衍对于自然环境以及日常生活大有裨益,食用野生动物,是德之大忌,是法之不容。唯有完善立法,严格执法,自觉守法,才能彻底堵住食用野生动物的漏洞,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 《刑事打击+法律监督+增殖放流――安康铁检助力长江流域“十年禁捕”》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11-25
    • 刑事打击+法律监督+增殖放流――安康铁检助力长江流域“十年禁捕” . 为坚决打赢长江流域十年禁捕攻坚战,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按照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的统一部署,近日,安康铁路运输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一平带领第一检察部干警,到紫阳县、宁陕县等地就深挖细查非法捕捞犯罪线索,依法严厉打击相关犯罪活动开展监督工作。 张一平带领检察干警深入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发地调研,了解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分布区域和主要生息繁衍地,主动加强与当地公安、渔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统一司法办案标准,摸排法律监督线索,促进公正执法。针对公安机关正在办理的一些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进行现场指导,对案件的证据收集、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办案程序等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公安机关深入追查非法捕捞人员历次作业情况、非法渔具来源和渔获物去向,坚决打掉职业化、团伙化的非法捕捞犯罪团伙,对侦查活动合法性进行监督,确保案件侦查取证质量,并就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沟通联系,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件查办、生态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机制,形成严厉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的工作合力达成了共识。 自2017年10月集中管辖安康市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以来,安康铁检院按照上级检察机关部署,主动融入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主动融入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积极参与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探索刑事打击+法律监督+增殖放流“三位一体”的司法办案模式,做到敢于监督、擅于亮剑,为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贡献检察力量。 刑事打击 安康铁检院积极发挥集中管辖优势,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严打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重点打击使用“绝户网”、“电毒炸”等禁用工具或禁用方法的非法捕捞行为,共办理审查起诉案件31件51人,其中提起公诉24件36人,不起诉7件15人。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各县(区)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追诉标准不同的问题,积极与公安机关沟通协调,规范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案件追诉标准,采取提前介入、派驻检察室等方式引导侦查,就侦查取证、案卷装订、法律文书送达等工作标准达成共识。对犯罪情节轻微、涉案渔获物较少、认罪认罚且生态损害赔偿金及时到位的案件,做相对不起诉处理。如,2020年在办理未成年人黄某某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中,由未检检察官认真开展释法说理工作,黄某某自愿认罪认罚,并主动表示愿意投放鱼苗修复生态环境损害,安康铁检院依法对黄某某训诫教育后,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该案例被《检察日报》报道,先后被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在全省落实未检工作会议精神报告、检察开放日活动中作为典型案例宣传。 法律监督 安康铁检院主动加强与公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查阅非法捕捞水产品行政处罚案卷、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座谈等方式,了解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情况,建立常态化沟通工作机制,摸排立案监督线索,共立案监督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5件7人,追漏犯4人,发出检察意见书3份、检察建议书1份。该院不仅全面了解行政机关办理案件情况,从中发现监督线索,而且针对行政机关执法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开展答疑解惑、提供帮助,赢得了行政机关对铁检机关业务能力的信任,实现了法律监督和行政执法的双赢、多赢、共赢。如,对某县农业农村局提出的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发现难、抓获难、取证难,但是《渔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仅对非法捕捞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对易于发现的市场上出售野生渔获物行为,行政处罚却无法律依据的问题。安康铁检院在深入研究后,作出解答: 2004年8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答复,《渔业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在禁渔区或者禁渔期内销售非法捕捞的渔获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第二款规定中的“调查处理”,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在禁渔区或者禁渔期内销售渔获物的行为进行调查,经查证确属在禁渔区或者禁渔期内非法捕捞的,应当依照该条第一款的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增殖放流 安康铁检院在办案中认真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按照“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采取增殖放流、劳务代偿、支付生态赔偿金等方式,积极修复长江流域受损的渔业资源,共增殖放流鱼苗98000余尾,收取生态赔偿金22000元。对于一些经济确实困难无力缴纳罚金和生态赔偿金的被告人,让其担任河道义务巡视员,配合渔政、河道管理部门开展宣传、监督工作,既达到了教育惩罚被告人的目的,又起到了法治宣传效果。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新闻媒介,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渔业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禁渔期(区)的宣传,引导群众提高法治观念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为取缔非法渔获物交易市场、非法渔具制造黑窝点、黑作坊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如,2020年5月,安康生态修复放流活动在安康市汉滨区瀛湖码头举行,本次活动由安康铁检院和安康铁路运输法院、安康铁路公安处、安康市公安局汉滨分局、安康市农业农村局、瀛湖生态旅游区管委会及瀛湖周边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特邀安康市公证处公证人员全程进行公证,共向瀛湖投放鱼苗约28000余尾,总价值50000元。 小贴士 莫说雁不到,长江鱼尽来 长江流域曾经是我国淡水鱼类资源最丰富的流域,近年来长江水域的生态功能显著退化,珍稀特有鱼类全面衰退,经济鱼类资源量接近枯竭,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全国每年水产品总量6300多万吨,而长江出产不到10万吨,已基本丧失捕捞生产价值。 共守十年约,同护母亲河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长江时指出,“长江病了,而且病的不轻,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长江“十年禁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保护长江母亲河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决策。2019年12月2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自2020年1月1日0时起,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注:含安康市紫阳任河多鳞铲颌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注:含安康市境内的汉江干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