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冷坩埚玻璃固化试验装置连续运行72小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06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冷坩埚玻璃固化试验装置首次实现72小时连续运行。这是我国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第二阶段研究的里程碑节点,将为冷坩埚玻璃固化冷台架的建立以及技术工程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所谓玻璃固化,是指将核废料与玻璃添加剂混合,经高温熔融,浇铸成玻璃固化体的工艺,放射性元素在原子尺度内固化于玻璃体内,保证了其地质存贮的安全,被认为是完成最终处置前非常关键的环节。

    目前玻璃固化有两条技术路径:热埚法、冷埚法。冷坩埚玻璃固化的技术原理是,利用电源产生高频电流,再通过感应线圈转换成电磁流透入待加热物料,形成涡流产生热量,实现待处理物料的直接加热熔融。

    本次试验共生产模拟高放废液产品玻璃约1100公斤,浇铸产品容器6罐,生产能力约为15公斤/小时,其中单次玻璃浇铸能力可达35公斤/小时。

    玻璃固化过程听起来并不是太复杂,但不能忽略的是,玻璃固化装置运行条件和要求极为特殊,工作环境不但具有放射性,而且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所有操作特别是维护,必须能通过远距离完成。正因如此,玻璃固化被认为是一项高精尖的复杂技术。目前世界上掌握玻璃固化技术的国家并不多。

  • 原文来源: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11/06/content_727945.shtml
相关报告
  • 《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配方通过验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10
    •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付丽丽)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工程”)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陶瓷电熔炉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配方,日前在我国首座国产化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冷台架上完成试验验证,并通过验收。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攻克了动力堆高放废液陶瓷电熔炉玻璃固化配方研制这一世界性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陶瓷电熔炉玻璃固化技术国产化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零的突破。 高放废物指的是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对其进行处理是确保核能安全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妥善处理高放废物的最佳选择是玻璃固化,即把高放废物与玻璃基体混合熔融,将放射性核素包裹在固化体中,实现高放废物与生物圈的隔离,从而有效消除高放废液长期贮存的安全风险。 由于高放废液成分复杂,物理、化学性质各异,确定科学合理的玻璃固化配方、实现对高放废液的长期有效包容就成了攻克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技术的重中之重。 该研究成果揭示了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高温熔制过程的发泡机理,开发了基于玻璃“组成—性能”计算模型的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配方设计方法,成功研制出具有高性能指标的动力堆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配方。 中核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协同攻坚,加快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成功将动力堆高放废液陶瓷电熔炉玻璃固化配方研制工作打造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标杆项目,为后续科研工作的完成及工程应用提供了坚强保障。
  • 《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我国自主研发,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26
    • 7月25日,记者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直径650毫米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顺利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标志着我国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具备工程应用条件,将为我国安全环保处理高放射性废物提供技术支撑。 高放射性废物处理是核能安全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玻璃固化技术是妥善处理高放射性废物的最佳选择之一。该技术可将高放射性废物与玻璃基体混合熔融,将放射性核素包裹在固化体中,最终实现高放射性废物与生物圈的隔离。 自2006年开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展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研发工作。项目团队从零开始、自主创新,克服系统复杂、装置研制难度大、安全系数要求高等难点,历经原理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工程装备技术研究3个关键阶段,先后突破多个关键技术,完成了两步法冷坩埚总体工艺设计,得到了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运行工艺参数,系统掌握两步法冷坩埚从工艺原理到工程运行的关键技术。最终经与中国核电工程公司、江苏铁锚有限公司、海王新能源、杭州景业智能科技等单位协同攻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成功完成关键设备工程样机研发和90天连续运行试验。 据悉,此次试验共处理模拟废液约140立方米,产生模拟玻璃固化体约52吨,玻璃固化体废物包容率为20%—24%。试验运行期间设备状态良好,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后续,项目团队将联合相关单位进一步开展冷坩埚关键工艺、设备优化及玻璃固化配方实验室热验证等研究工作,并结合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进一步推动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工程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