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eprevir联合sofosbuvir治疗慢性丙肝病毒基因1型感染病人和肝硬化病人的三期研究》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 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6-01-08
  • 德克萨斯大学和詹森药物公司的研究者对Simeprevir联合sofosbuvir治疗慢性丙肝病毒基因1型感染病人和肝硬化病人进行了三期研究。对HCV基因1型感染者采取Simeprevir(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sofosbuvir(HCV NS5B聚合酶抑制剂)±ribavirin进行12或24周的治疗,会有12周的高频率持续病毒学应答,包括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在三期治疗中,采用开放标签、单组研究来评估Simeprevir联合sofosbuvir持续12周治疗HCV基因1型的疗效,以及Simeprevir联合sofosbuvir的安全性。

    结论是,Simeprevir联合sofosbuvir治疗12周的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非常好,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关报告
  • 《GS-9857治疗慢性丙肝病毒基因型1-4感染:一项随机双盲I期研究》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6-03-11
    • GS-9857是丙肝病毒非机构蛋白(NS)3/4A抑制剂,能够针对丙肝病毒基因型1-6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抑制范围能够覆盖通常遇到的NS3耐药相关变体(RAVs)。波多黎各和美国的多位科学家联合对该抑制剂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该项研究在线发表在2016年3月的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该项研究评估了GS-9857用于治疗慢性丙肝基因型1-4感染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抗病毒活性。被试者连续三天接受每日一次的安慰剂或GS-9857,计量在50-300mg/天。结果是,GS=9857耐受性良好,所有报告的不良事件(AE)均为轻度或中度。腹泻和头痛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报告。接受GS-9857的被试有17%出现3-4级实验室异常;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水平没有观察到3或4级异常。
  • 《治疗慢性丙肝病毒感染代偿失调引起的肝硬化》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6-10-28
    • 在过去几年中,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管理发生了显着变化,主要是由于全口服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可用性。目前批准的含有sofosbuvir,ledipasvir,daclatasvir和利巴韦林的各种口服直接作用抗病毒剂(DAA)以及相互之间不同的组合显示在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是安全和有效的。但问题仍然存在,如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的挑战,利巴韦林的耐受性和进一步肝失代偿与基于蛋白酶抑制剂的方案的风险。虽然大多数达到SVR的患者在短期内表现出肝脏合成功能的改善,但是长期有益效果是未知的。此外,肝功能改善的基线预测因子尚未得到很好的描述。在潜在的肝移植候选人中,主要关注的是通过实现SVR但没有改善肝功能的非预期的“伤害”,其程度使得患者可以发挥良好的功能。由于HCV治疗在肝移植受者中同样有效,在一些移植区域中可能存在肝移植后具有代偿失调的肝病并且等待肝移植的HCV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