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处理的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12-03-2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高凝聚性的金属-二氧化硅聚合的絮凝剂,它特别适用于除去灌溉水、污水等中的悬浮物和其它杂质,而且可以稳定地、低成本地制得。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分别以5m/秒或更高的速度使无机酸水溶液与硅酸盐水溶液碰撞,制备SiO2浓度为100到200g/L、粘度低于6cp的硅溶胶。然后,陈化此硅溶胶,制得粘度为6到30cp的陈化的硅溶胶,再将此陈化的硅溶胶与水溶性金属盐如氯化铁混合制得絮凝剂。
  • 原文来源:http://211.157.104.87:8080/sipo/zljs/hyjs-browse.jsp
相关报告
  • 《一种海洋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19-05-09
    • 本发明提供由一种淀粉杆菌(Amylibacter lutimaris)发酵生产的海洋微生物絮凝剂,在较宽pH、较高盐浓度范围内具备絮凝效果,使用范围广泛。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其液体培养基配制过程简单,各组分来源广泛容易获得,微生物培养条件要求低,培养时间短,接种后只需发酵即可获得生物絮凝剂,生产工艺步骤少,沉淀、离心分离、干燥即可获得絮凝剂干制品,纯化工艺操作简单,所得干制品絮凝剂就有贮存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
  • 《NAT WATER:活性污泥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用于水净化》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4-07-22
    • 市政污泥处置是一个紧迫的全球性问题,对社会构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挑战。全世界每年从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废弃污泥达8000万-9000万吨干物质,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挑战。尽管废弃污泥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但受限于其产量大、危害性、成分复杂,可回收价值元素浓度低等特点,高效且有效的资源化策略仍难以实现。为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开展了市政污泥升级资源化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设计了一种直接将废弃污泥巧妙地转化为用于水净化的高价值单原子催化剂(SAC)的方法。这一过程包括通过形成反应性锚定位点和选择性化学键,将污泥中存在的微量氧化还原反应过渡金属原位升级为碳、氮、硫、磷、硅和铝等共配位单原子形态。衍生的SAC在类芬顿催化降解各种污染物的过程中表现出卓越的反应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结构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显示,共配位铁单原子是催化剂中的主要反应位点,其他不同配位结构的单原子过渡金属也形成并协同实现了超高的催化性能。此外,研究还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估和投资回收期分析,评价了此升级策略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潜力。与当前主流的焚烧技术相比,此方法的全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资源的影响较小,具有更大的减排潜力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与传统的焚烧法相比,研究提出的升级再循环方法为废弃污泥处置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为安全、经济且可持续的废弃污泥管理的商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Water》[1]。 [1] Upcycling Waste Sewage Sludge Into Superior Single-Atom Fenton-Like Catalyst for Sustainable Water Pur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