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显示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5-15
  • 新华社西宁5月13日电(记者李亚光)记者从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获悉,最新监测评估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及水源涵养地。上个世纪末,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致当地生态逐步恶化。2005年,我国启动为期9年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2014年1月,投入更高、标准更严格的二期工程接续启动,生态恢复治理面积达到39.5万平方公里。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与一期工程的实施结果相比,三江源地区草原植被盖度提高约2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由4.8%提高到7.43%,工程区灌木林平均盖度增加0.21%,平均高度增加0.82厘米,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提高到47%。

    得益于植被恢复、水源涵养能力的提升,三江源地区水域占比也由一期工程末的4.89%增加到如今的5.7%。与2005年至2012年相比,这一地区近年来每年平均可向下游多输送59.6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

    评估报告认为,伴随着生态向好,三江源地区生态红利溢出效应日益明显。生态旅游方面,三江源地区截至目前已实现旅游总收入79.48亿元,年均增速达20.75%。另一方面,通过落实生态补偿政策、设立草原生态公益管护岗位等方式,当地农牧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7300元,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完).

相关报告
  • 《青海三江源地区冻土呈明显退化趋势》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1-30
    • 新华社西宁11月22日电(记者张大川)青海省气候中心日前分析了1961年至2017年三江源地区的冻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总体呈减小趋势,1983年以来退化趋势尤为明显,平均每10年减小6.5厘米。   同时,三江源地区冻土完全融化日期呈提前趋势,其中1990年以来完全融化日期提前趋势显著,平均每10年提前7.6天;开始冻结日期呈推迟趋势,1961年以来平均每10年推迟3.2天。   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李红梅表示,气温升高是造成三江源地区冻土退化的主要原因,三江源多年冻土区也因此发生一系列变化,诸如植被退化、工程建筑维护成本增加、土壤径流系数降低、土壤有机质减少等等。   气象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冻土退化特征及冻土保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以减小冻土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江源地区生态状况整体改善"增水"效果明显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9-19
    • 时间:2017年09月18日 信息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李亚光 点击: 字号: 小大 新华社西宁9月14日电(记者李亚光)记者从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获悉,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12年来,国家在当地累计投入生态修复资金183.5亿元。目前,这一地区生态状况得到整体改善,“增水”效果明显。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公认为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素有“中华水塔”之称。上世纪70年代起,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当地生态加速退化,部分地区河湖一度干涸。 青海省发改委副主任、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介绍,2005年我国启动为期9年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在草原植被恢复、沙漠化治理等生态修复领域投入资金86.5亿元。2014年1月,治理面积更广、标准更严格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工程接续启动,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97亿元。 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的2004年相对比,三江源地区各类草地平均覆盖度增加11.6%,牧草产草量每亩增加29.66千克,荒漠化面积减少近500平方公里。因植被、土壤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目前三江源地区每年可向下游多输送近60亿立方米的清洁水,水质达优良标准。 记者近年来走访发现,在昔日生态退化较严重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等地,一度“斑秃”的黑土滩再度披上绿衣,“千湖美景”重现,野生动物种群也随之增多。 李晓南介绍,目前三江源地区藏羚羊数量已由最少时的2万只恢复至7万余只,斑头雁数量由不到1000只增加到3000余只,花斑裸鲤等50种高原珍稀鱼类种群明显增加。 “如今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各项生态修复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李晓南说,目前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在当地同步有序推进,通过不断优化治理措施、改革管理体制,这一地区的生态恢复进程在未来将持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