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出货量达524亿颗,今年汽车芯片市场供需状况如何?》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2-25
  • 近日,知名研究机构ICInsights发布了最新汽车芯片市场分析。ICInsights提供的信息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芯片的出货量达到524亿颗。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球汽车行业的芯片出货量增长了30%,汽车芯片出货量增幅是迄今为止最高的,远高于去年全球芯片出货总量22%的增幅。
    “供给跟不上需求”曾是困扰全球汽车行业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但事实上,ICInsights的观点表明,汽车芯片短缺的真正原因在于2021年汽车芯片的市场需求激增,而不是半导体供应商无法提高产量。短期内,尽管汽车芯片供应紧张的现象不能完全得到缓解,但进入到2023年,随着汽车芯片产能的不断释放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全球汽车芯片市场或将呈现供需平衡的新局面。
    市场需求激增导致供应紧张
    IC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出货量来看,2021年,全球汽车芯片出货量达到524亿颗,是2011年(176亿颗)的3倍。从出货量增长幅度来看,2021年,全球汽车芯片出货量的增幅是迄今为止自最高的,轻松超过了2017年汽车芯片出货量20%的增幅。此外,2021年各大厂商向汽车行业销售的芯片数量比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增长了27%。
    由此可见,汽车芯片短缺的真正原因或许并不是半导体供应商无法提高产量。芯谋研究总监王笑龙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汽车芯片的供给与需求其实是匹配的,但因为很多汽车芯片的商业周期较长,所以非常容易被囤货。目前有部分汽车芯片被囤积起来了,这导致了市场上出现供应紧张现象。
    ICInsights则认为,汽车芯片的市场需求激增是导致2021年汽车芯片呈现供应紧张局面的主要原因。
    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特别提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快速拉动了汽车芯片的市场需求。张毅谈道,在传统工业制造领域,芯片每年产量的增长基本维持在5%~7%之间。从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年中开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在市场走红,芯片市场需求每年的增幅达到了大约20%。这样的高速增长让汽车芯片市场出现了大约10%的产能短缺。
    各大供应商掀起扩产潮
    供给端方面,2021年全球各大晶圆厂商掀起一轮轮扩产潮,纷纷采取措施增加产能。
    台积电2021年4月表示将斥资28.87亿美元扩充南京厂28纳米成熟制程,扩增月产能4万片,同年11月,又宣布于日本兴建12英寸晶圆厂,月产能约4.5万片,同时于中国台湾地区建立7纳米及28纳米晶圆厂,均计划于2024年竣工。
    除台积电之外,三星、联电、英特尔、格芯也都在2021年宣布了扩产计划。三星方面,2021年5月,三星计划将系统半导体和代工领域的投资规模增加到171万亿韩元;2021年10月,三星计划在2026年前将晶圆代工产能提高到目前三倍;2021年11月,三星斥资170亿美元,兴建以5纳米先进制程为主的12英寸晶圆厂。
    联电方面,2021年4月,联电与联发科等大型芯片厂共同携手,扩充位于中国台湾的台南科学园区12英寸厂Fab产能。
    英特尔方面,2021年3月,英特尔公布了“IDM2.0”战略,宣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200亿美元,新建两座晶圆厂;2021年9月,英特尔将在欧洲地区扩产,并向汽车制造商开放该公司在爱尔兰的半导体工厂;2021年10月,英特尔在法国和意大利增设工厂,并在德国建立一个主要生产基地。
    格芯方面,2021年6月,格芯计划在新加坡投资超过40亿美元,用于建设新晶圆工厂和扩大产能;2021年7月,格芯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纽约上城建造晶圆厂,新工厂能够每年可以新增15万片晶圆的产能。
    因为晶圆代工的产能有一定弹性,所以扩产之下,芯片市场可能会在部分领域达到供需平衡。王笑龙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晶圆代工厂商的产能具有一定灵活度,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自己的产能。比如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液晶面板的驱动IC已经不缺货了,这样厂商就可以把产能挪用,来做一些目前产能还不够的产品。
    但需要注意的是,厂商采取的扩产措施并不会让汽车芯片的产能在短期内立刻增加。王笑龙表示,芯片扩产的难度和成本比较高,相关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部分厂商扩产的效率会受到一定影响。
    创道投资咨询总经理步日欣也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谈道,因为车规级芯片的产线建设门槛较高,所以扩产速度相对缓和。
    当前供应以结构性短缺为主,有望2023年全面缓解
    针对2022年汽车芯片市场能否完全消除供应紧张问题,很多分析师的观点都相对谨慎。张毅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尽管全球汽车芯片的总体出货量已接近530亿颗,但短期内的“缺货”问题仍是广大车企需要迈过的一道坎儿。张毅认为,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汽车芯片的短缺问题会得到一定缓解。
    “芯片市场规模较大,产业链条复杂,短期内难以完全达到供需平衡。”步日欣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2022年汽车芯片的供应短缺现象还会存在,但主要体现在结构性缺货。其中的原因在于,车规级芯片的产能分配不均衡,不同品类芯片占据产能的能力不同。
    按功能分,汽车芯片可分为MCU、AI芯片、功率类芯片、模拟芯片、传感器、存储器等多种类型芯片。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中心高级咨询顾问池宪念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2022年,MCU、AI芯片、功率类芯片这三大类型车规级芯片可能会继续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考虑到整个供应链,再加上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和制作周期相对较长,预计这种局面至少到2023年初之后才能有所缓解。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含“芯”量较高。王笑龙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中,硅基和化合物功率半导体目前都是比较缺乏的。
    正如之前所说,芯片制造领域产能的增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目前掀起的扩产潮,是否会造成后年的芯片市场出现产能过剩问题?
    对此,池宪念认为,由于过去两年全球芯片制造厂产能不断扩张,根据下游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汽车芯片供应链发展趋势,预计后年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
    张毅则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之内,汽车芯片不太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现象。他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增长速度非常迅速,燃油汽车的芯片需求量依然不减,因此汽车芯片的市场需求仍将处于高位。

相关报告
  • 《赛普拉斯 USB-C 芯片出货量突破10亿片》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6-18
    • 英飞凌科技公司(Infineon Technologies Company)旗下的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日前宣布,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其 USB-C® 芯片出货量突破 10 亿片大关,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作为领先的 USB-C 技术供应商,赛普拉斯的USB-C 控制器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计算机和各类供电应用,稳居市场领先位置。 赛普拉斯拥有业内最完整的 USB 解决方案组合,包括设备控制器、嵌入式主机、集线器、专用桥接器和收发器。赛普拉斯的 EZ-PD™ 产品系列率先支持了最新的 USB Power Delivery(USB PD)3.0 规范,为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提供了更加强大的端到端供电和充电解决方案。此外,赛普拉斯还提供通过了 AEC-Q100 认证的控制器,这些控制器达到了汽车级的性能要求。 赛普拉斯有线连接业务部高级副总裁Ajay Srikrishna表示:“如今,移动设备和计算机正在迅速普及 USB-C,利用 USB-C 连接器打造通用充电器的趋势日益明显。比如,最近欧洲议会投票决定,在欧洲销售的所有手机和便携式设备都将采用统一的充电接口标准。我们预计 USB-C 充电器的标准化进程还将扩展到移动设备之外的其他领域。未来几年,通用充电器的迅速发展和汽车级 USB-C 的逐步推广,必将为我们提供巨大的增长潜力。” USB Implementers Forum (USB-IF)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Jeff Ravencraft 表示:“祝贺赛普拉斯实现 USB-C 设备出货 10 亿片,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USB-C 市场发展十分迅猛,增长势头强劲,各类应用均蕴含着巨大的机遇,这些都说明了 USB-C 线缆和连接器的功能无与伦比,能够很好地满足性能和充电需求。” USB-C 让工业设计更加轻薄,连接器和电缆更加易用,并且能够通过 USB4™、Thunderbolt、HDMI 接口灵活地传输多种数据协议,还能通过 USB PD 提供高达 100W 的供电功率,因此迅速获得了顶级电子产品厂商的青睐。对于厂商和用户而言,USB-C 是一种性价比更高的通用电源连接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每年销量达一百多万吨的专用电源适配器所产生的电子垃圾。 Anker Innovations 首席执行官 Steven Yang 表示:“Anker 对赛普拉斯取得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表示由衷的钦佩,这个成就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赛普拉斯的 USB-C 解决方案用途十分广泛,灵活可编程,能够满足各种供电需求。也正因为如此,Anker 选择了赛普拉斯的 USB-C 技术,用来生产用户所期望的各种领先产品。” Lintes 首席执行官 Max Lo 表示:“将 USB-C 作为通用线缆的标准可以为消费者带来诸多好处。赛普拉斯 USB-C 解决方案始终紧跟 USB-C 和 Power Delivery 标准的步伐,其灵活性正是我们所看重的。赛普拉斯 EMCA 解决方案的可编程性总是让我们能够抢占市场先机。” Quanta Storage Inc. 数字电子业务群 CE 研发事业部EE部门高级总监 Keven Peng 博士表示:“扩展坞将 USB-C 单一电缆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它将笔记本 PC 的所有外围连接集成到一条 USB-C 线缆中。这种高集成度大幅提高了扩展坞设计的复杂性,但赛普拉斯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开发平台,可以大幅节省设计工作量。它拥有强大的参考设计,以及经过认证的硬件和软件组件,可以确保我们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同时,这一开发平台还是一款出色的产品自定义和差异化工具。”
  • 《中国乐鑫的物联网芯片出货量达到1亿》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wangxiaoli
    • 发布时间:2018-07-31
    • 乐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上海)是一家无晶圆芯片公司,为MCU提供Wi-Fi和蓝牙的双重连接,该公司声称已经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1亿颗芯片。 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也宣布已收到英特尔投资和北京芯动能投资基金(SPC)的投资。尽管这笔钱的数额并没有被披露,但据信在600万到1000万美元之间。 该公司的物联网芯片组提供双模式连接(Wi-Fi和BT/BLE),由单核或双核的32位处理器提供支持。乐鑫的CPU内核通常是由Cadence/Tensilica许可的Xtensa架构内核。它们用于ESP32和ESP中。 凭借其集成的无线MCU,乐鑫在2017年底之前实现了一亿个物联网芯片组的销售量。 乐鑫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wee Ann Teo表示,新的资金将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扩展。 SPC总经理王家恒在乐鑫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这笔投资交易,SPC为乐鑫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通过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战略和运营能力,抓住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势头,同时也为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增长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