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3全年分布式光伏新增12.17GW》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05
  • 近日,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2023年江苏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月增百万千瓦,全年共新增1217.1万千瓦,推动该省绿色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

    分布式光伏是在用户附近建设运行,就近接入配电网,以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的光伏发电设施。与集中式光伏相比,分布式光伏接入电压等级较低,装机容量较小,一般不超过0.6万千瓦,布局以分散布置在建筑物屋顶为主。

    “十四五”以来,江苏风光等新能源飞速发展,以年均新增装机994万千瓦的增速迅速突破6000万千瓦大关。其中,分布式光伏增长尤为突出。2022年,江苏分布式光伏装机月均新增容量48.4万千瓦,2023年月均新增容量达101.4万千瓦,是2022年月均新增容量的2.1倍,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

    截至2023年底,江苏分布式光伏装机已达2772.2万千瓦,占光伏装机容量的70.6%、新能源装机容量的42.0%、电源总装机容量的15.4%,相比2022年末分别提高8.6、11.4和5.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户数超25.0万户,同比增长208%,并网数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江苏近年来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成本持续降低,盈利能力有效增长。”国网江苏经研院规划发展研究中心能源研究室主任李琥介绍。光伏产业作为江苏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功能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据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统计,2022年江苏光伏制造企业约450家,覆盖了硅料、硅片、电池、组件、辅材辅料、装备制造和光伏应用系统等,全年共完成营收6159.24亿元,同比增长86%。

    在龙头企业引领下,江苏光伏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技术加速突破。位于盐城的江苏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2022三年间光伏电池片销量均位居全球第三,该公司设施部经理陈刚表示,为了跟上行业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工厂每18个月就要进行全套车间设备置换。

    同时,全产业链规模化量产,带来成本快速下降。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度电成本已由2010年的1.7元/千瓦时下降至2023年的0.22-0.32元/千瓦时,已明显低于火电成本,全面进入了平价上网时代。

    2023年8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明确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可核发可交易绿证,相当于分布式光伏项目在获得电价收益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参与绿证交易获得额外收益。

    以江苏为例,截至2023年底,江苏绿证交易规模达101万张,折合电量10.1亿千瓦时。“按目前绿证成交的平均价格估算,可为分布式光伏用户新增0.03元/千瓦时的额外收益,这有效调动了分布式光伏产业投资的积极性。”李琥说。

    此外,江苏省内用能的庞大需求和技术的更新迭代也为分布式光伏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自2005年起,江苏全社会用电量平均每3-4年增长1000亿千瓦时,预计到2025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将达8250亿千瓦时,用能需求十分旺盛。同时,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 HJT(异质结)等新型晶体硅高效电池与组件技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和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了光伏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自身性能。

    “在支持政策、用能需求、技术优势的三重影响下,江苏分布式光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底装机达3300-3500万千瓦,2025年底达4000-4500万千瓦。”李琥表示,在光伏产业的带动下,江苏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进一步加速,有力支撑江苏能源电力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65305-1.html
相关报告
  • 《江苏分布式光伏“空中管家”在扬州首飞》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15
    • 3月14日,一架无人机在扬州六圩污水处理厂屋顶的光伏板上空飞行,为该厂近2万块光伏板提供巡检服务,实现江苏分布式光伏“空中管家”首飞。 分布式光伏“空中管家”以巡检光伏核心组件为目标,用作业无人机作为载体,依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打造的光伏智慧巡检平台,通过“空中拍摄采集+地面分析研判”相结合的模式,免费开展航拍、地质勘测、红外检测、故障定位和智能分析等服务,当天可生成故障诊断报告,告知用户光伏组件运行状态,辅助用户制定更加精准、实惠的运维方案。 “江苏的分布式光伏发展约从2014年开始起步,2017年驶入发展‘快车道’近十年时间,江苏全省的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增长了近30倍。”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质量管理处张腾介绍,随着政府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分布式光伏发展跑出“加速度”,随之而来的,还有日益增加的运维服务需求。 据了解,分布式光伏核心部件的使用寿命约为20至25年。其中,光伏板的发电衰减率会在5到10年间逐渐增加,到了第10年会达到20%左右,随后明显上升。“用了10年以上的光伏板,我们建议用户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张腾说,目前,江苏首批投运的分布式光伏组件已经“服役”近10年。 “我们的分布式光伏在2014刚投运的时候,光照良好的情况下,发电效率在80%左右,去年年底大概是73%。”扬州日利达光电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卫东说,当下,开展系统和专业的运维可以有效降低发电损耗,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目前,江苏的分布式光伏主要建设在企业厂房、城市建筑和居民住宅的屋顶,以及农村蔬菜大棚、鱼塘等地。相较于人工徒步、目测等巡检方式,分布式光伏“空中管家”的巡检作业不受地形限制,可以更加全面、快速地发现光伏板破裂、遮挡、热斑等故障,巡检效率提升3倍以上。 扬州是江苏推广建设分布式光伏较早的地区之一。2014年,有着“江苏卖电第一人”之称的扬州市江都区丁伙镇纣墩村村民朱启杰,拿到了全省首笔分布式光伏补贴。如今,扬州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客户已经增长到近2万户。 分布式光伏数量的迅速增长,也给扬州的分布式光伏产业带来新机遇。“扬州拥有培育和发展分布式光伏的地域优势和良好环境,确保光伏电站安全稳定地运行也是为扬州绿色城市建设保驾护航。”扬州市发改委能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借助试点城市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江苏将持续拓展分布式光伏“空中管家”服务区域,年内将在全省进行推广,同时,引入“一键巡检”、“AI识别”等技术,提升巡检服务质量,推动全省分布式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 《南方电网:到2025年分布式光伏接入空间预计将达50GW》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06
    • 日前,南方电网公司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部署全面推进电网设备大规模更新,预计2024年至2027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将达到1953亿元。其中,2024年年中将增加投资40亿元,全年投资规模达到404亿元,力争到2027年实现电网设备更新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52%。 南方电网公司输配电部负责人介绍,设备更新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轮电网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将重点聚焦电网本质安全提升、防灾减灾建设、数字电网提升、节能增效提升、绿色环保升级五个方向。通过这些措施,公司致力于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到2027年综合供电可靠率超过99.95%,综合电压合格率超过99.9%。 在防灾减灾方面,南方电网公司将加强电网综合改造,完成85个示范地下配电站房“下改上”搬迁改造,在灾害多发的重点地区配置5G应用、清障、特种作业车、全地形运输、卫星通信、水陆两栖、专业化UPS电源等先进装备,以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对电网及用户用电的影响。 数字电网建设方面,到2027年,南方电网全网变电站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比例将达到55%,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不低于90%,同时进一步推广应用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大瓦特”大模型等先进技术装备。 节能增效提升方面,南方电网公司将在2025年全面淘汰S7(含S8)型,以及运行年限超25年且能效达不到准入水平的配电变压器,力争到2027年,设备装备能效水平比2023年提高1倍。同时,推动电网绿色转型,确保公司资源回收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配电网可靠性提升工程在本轮设备更新改造中占有重要地位,投资比重达到14.66%。南方电网公司通过提升配电网可靠性及承载力、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双重治理,达到供电可靠性、设备可靠性等指标的提升。预计到2025年,配电网将达到50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50万台充电桩接入水平,2027年基本实现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农村电网持续巩固提升。2024年至2027年,南方电网公司计划投资超过1000亿元,通过农村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农网自动化有效覆盖水平,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南方电网公司将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保障乡村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应并尽并”,促进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通过开展大规模电网设备更新,南方电网公司不仅将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将为推动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和数字化升级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