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HBV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3-02
  •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感染后会发生各类急慢性乙型肝炎。

    近日,郑春福教授联合阎岩博士在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发表综述:Novel molecular therapeutics targeting signaling pathway to control hepatitis B viral infection。

    本文全面总结了信号通路(如TLR7、TLR8和TLR9)激动剂或抑制剂在减少HBV在体外和体内复制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一些已被用于I期或II期临床试验。这些新型的小分子药物靶向细胞信号通路,诱导通路的活化或者抑制被证明可以限制HBV的转录和复制。根据HBV抗病毒治疗的现有方法及策略,需要一种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在内的联合策略来控制HBV复制或清除。本综述重点关注了信号分子调节剂干预病毒复制,以及HBV蛋白与相关的信号途径重要组分相互作用的最新发现,这可能有助于设计新的小分子药物来参与抑制HBV复制或预防致癌发生。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96404.html
相关报告
  • 《靶向RAS的治疗方法》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1-05-17
    • RAS,一种小的GTP酶,是癌症中改变最频繁的蛋白质之一。数十年来对RAS被激活并影响下游信号转导的机制的研究阐明了支撑该关键分子的许多基础生物学。尽管研究广泛且多次尝试研发RAS抑制剂,但目前尚无任何针对RAS的治疗剂被批准用于临床应用。 这一情况将会改变。靶向在第12位密码子上具有G到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的RAS激活突变)的RAS疗法的治疗尚处于后期临床研究中,至少一种可以在年底之前获得批准,这种分子重新点燃了RAS治疗领域。许多公司正在开发其他潜在的RAS靶向疗法,或者正在探索可防止RAS致癌作用的疗法组合。 来自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的这张海报说明了我们对RAS的理解中的一些关键进展,包括RAS突变谱和通过RAS的信号通路。单独或与抑制剂或工具分子结合的RAS结构突出显示了可能易于抑制的RAS区域。这些疗法可以显着改善某些类型癌症的治疗,并且是朝着癌症个性化药物迈出的重要一步。
  • 《肿瘤RNA免疫治疗研究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03-16
    •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王海和聂广军团队合作,在RNA疫苗对于肿瘤的免疫治疗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 Situ Transforming RNA Nanovaccines from Polyethylenimine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Oxide Hydrogel for Durable Cancer Immunotherapy为题,发表在Nano Letters上。 肿瘤mRNA疫苗将mRNA通过免疫细胞的翻译系统合成相应的肿瘤抗原蛋白,进而诱导人体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达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然而,RNA单独暴露于体内环境中容易被降解,并且mRNA无法自行进入细胞内部,无法实现持久性治疗效果。同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性会使杀伤性T细胞功能受到干扰,需要通过其他手段进一步刺激和扩大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功能。因此,开发有效的RNA疫苗和免疫佐剂递送体系,保护RNA疫苗免于降解,通过单次注射实现长久稳定免疫对于个体化肿瘤疫苗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为克服这些问题,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含有氧化石墨烯和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的非化学键连接水凝胶。该凝胶可以通过正负电荷吸附和π-π共轭有效负载mRNA疫苗和疏水性免疫佐剂(R848),并保护RNA疫苗不被外界各种酶降解。区别于传统的化学交联水凝胶,新型水凝胶由于通过电荷吸附组装,在液体环境中其表面处于不稳定状态,可以逐渐变形为纳米疫苗并靶向免疫系统(如图)。体内动物实验显示将其皮下注射后,可以至少在30天内持续释放RNA纳米疫苗,进入引流淋巴结内部并且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实现持久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该方法为RNA疫苗稳定保存和递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美国化学学会对该工作进行了采访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