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研究强调长新冠对大脑的影响》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3-12-23
  • 一项新研究比较了长期 COVID 患者、完全康复的 COVID-19 幸存者和健康对照者的磁共振成像 (MRI) 图像,结果显示长期 COVID 患者不同大脑区域的微观结构变化。该研究结果将于下周在北美放射学会年会上发表,该研究首次使用弥散微结构成像(DMI),这是一种新型MRI技术,用于观察组织中水分子的运动。DFI 可以检测到比传统 MRI 更小的大脑变化。迄今为止,MRI 未能比较长期 COVID 患者大脑中的微观结构差异,这让临床医生在寻找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解释时感到沮丧,该疾病影响了多达 10% 至 15% 的 COVID-19 患者。
  • 原文来源:https://www.cidrap.umn.edu/covid-19/mri-study-spotlights-impact-long-covid-brain
相关报告
  • 《研究揭示新冠患者神经系统长期影响》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6-20
    • 德国科学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大脑内神经细胞的蛋白结构会发生类似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病症的变异蛋白堆积。该研究可解释长期新冠患者所出现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障碍。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医学领域综合性期刊《电子生物医学》上。   汉诺威兽医学院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学研究所所长阿森西奥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受感染和感染痊愈后的叙利亚金仓鼠大脑的研究,发现了具有错误折叠和结构变化倾向的蛋白质积累,例如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患者中发现的蛋白质。   研究人员对感染新冠病毒3天(有症状)或14天(病毒清除)的叙利亚金仓鼠的大脑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当感染消失后α突触核蛋白出现错误折叠,大脑皮层神经元中Tau蛋白(微管相关蛋白)结构也发生改变。该研究结果与新冠疾病患者及痊愈者血浆神经性退行疾病的生物标记物和脑部成像结果相吻合。   科研人员推断,tau和α突触核蛋白的累积是造成长期神经系统病症的原因。如果该假设得到进一步证实,则这些蛋白将成为治疗新冠长期后遗症的重要标靶。   此外,科学家在研究的时间节点没有在脑中检测到新冠病毒,只是证明了在感染开始时小胶质细胞(大脑的免疫细胞)的激活,在感染14天后脑部防御系统的这一强烈激活仍然存在。   研究人员特别强调,大多数新冠综合征病例不会出现明显的大脑病理变化。新冠病毒也不会导致急性和明显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因为帕金森病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数量并没有迅速增加。然而,这些疾病具有较长的前驱期和风险期,其中病毒感染可能成为病理过程的触发因素。
  • 《长新冠特征和经历:耶鲁大学 LISTEN 研究队列的描述性研究》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及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4-28
    • 目的:描述患有长新冠症状的人的经历,并描述他们所经历的心理、社会和经济挑战。 背景:长新冠患者的经历需要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全面关注症状、治疗以及对日常生活和财务的影响。 方法:收集了 18 岁及以上报告长新冠 的个体的数据,这些个体是耶鲁大学立即倾听免疫、症状和治疗体验 (LISTEN) 研究的参与者。样本人群包括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7 月期间接受调查的 441 名参与者。我们评估了他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经济和心理状况、指数感染期、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症状、治疗、大流行前合并症和新发疾病。 结果:总体而言,长新冠D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46岁(IQR:38至57岁);74%是女性,86%是非西班牙裔白人,93%来自美国。参与者报告了通过 Euro-QoL 视觉模拟量表测量的低健康状况,中位得分为 49(IQR:32 至 61)。参与者记录了各种各样的症状,报告了所有96种可能的症状选择。此外,参与者尝试了许多治疗方法(中位数治疗次数:19,IQR:12至28)。他们还经历着心理困扰、社会孤立和经济压力。 结论:尽管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但长新冠患者继续面临一系列健康和财务挑战,这些发现凸显了医疗保健系统未能满足长期COVID患者的医疗需求。这些见解凸显了对关键的医疗、心理健康、金融和社区支持服务以及进一步科学调查的需求,以应对长新冠的复杂影响。 文献信息:Long COVID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A Descriptive Study from the Yale LISTEN Research Cohor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24 https://doi.org/10.1016/j.amjmed.2024.0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