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载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材料通过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引导骨再生》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2-06
  • 背景: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很难找到能够优化骨修复治疗和充分骨整合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石墨烯氧化物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被称为石墨烯纳米带(GNR)复合材料,由于其生物活性和骨整合性能,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骨再生材料/支架。在此,我们使用骨质疏松模型评估了nHAp/GNR复合材料(nHAp/GNR)促进骨再生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首先,制备3种不同的nHAp/GNR(1、2、3 wt%的GNR)并进行表征。在体内分析中,使用36只Wistar大鼠(体重250-300 g的白化变种,Comissao de Etica no Uso de Animais [CEUA] n. 001 /17)。在植入前,雌性大鼠卵巢切除术诱发骨质疏松症。45天后,使用3.0 mm Quest trephine钻头造成胫骨骨折。然后,在21天和45天的不同时间,将动物分为6个样本组。使用刮匙将上述样本中的3毫克填满病变。在21或45天的植入后,动物安乐死进行分析。进行组织学、生化和放射学分析(DIGORA法)。采用方差分析、Tukey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对数据进行评价,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nHAp和GNR均具有骨传导活性。然而,nHAp/GNR的再生活性与其浓度成正比,依次为3% >、2% >、1% wt。

    结论:分析纳米颗粒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再生的促进作用与分析时间无关。

    ——文章发布于2019年1月29日

相关报告
  • 《水凝胶嵌入的纳米晶体-羟基磷灰石颗粒(弹性块),基于一种交联的聚乙烯基吡酯,作为一种老鼠胫骨模型的骨接代》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10-17
    •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手术中使用弹性特性(弹性块)的骨移植块的体内特性和水平。 材料和方法:36只雄性大鼠在胫骨中接受了良好的骨缺损的手术。所有的缺陷——每一种动物——都有一种未烧结的纳米结晶羟基磷灰石,要么是一种非交联水凝胶载体(CONT,n=18),要么是一种交联的水凝胶载体(弹性块EB,n=18),分别基于聚乙烯基吡咯(PVP)和硅溶胶。这些动物在12岁(n=12)、21岁(n=12)和63天(n=12)后被杀死。摘要用石蜡切片法测定了骨形成和缺陷的愈合。另外,免疫组化学(抗酸磷酸酶阱和碱性磷酸酶aP)、基于抗体的检测(CD68)和对硅原子浓度的分散x射线散射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在12天21天的时间里,在EB观察到一个较大的骨缺损区域。63天后,发现了类似的骨缺损区域。在整个电子商务中,剩余的载体材料的数量在任何时候都是较高的。在CONT中,12天内没有发现任何残余的载体材料。CD68的分析显示,在21天的时间里,CD68-阳性标记细胞的水平明显较低,分别为12和63天。此外,12天后在CONT中观察到显著更高水平的阳性标记细胞。随后,在EB(21和63天)中,呈阳性的细胞呈阳性的细胞水平稍高。此外,观察每个组的活细胞阳性细胞的水平也没有显著的差异。 结论:骨替代(EB)与交联的基于pvpa的水凝胶载体,在开始的时候有更多的剩余的载体材料和剩余的骨替代物。这种延迟降解被认为是观察到较低水平的骨重建的原因,是由于PVP结构中的辐射变化(交叉连接)引起的。 ——文章发布于2017年10月12日
  • 《纤维素/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声化学合成及其在蛋白质吸附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6-04
    •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是脊椎动物硬组织中的主要矿物成分,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而被公认为重要的生物医学材料。本文报道了NaOH/尿素水溶液中纤维素/HA纳米复合材料快速合成的一种简单、绿色的声化学路线。研究了纤维素/HA纳米复合材料的体外行为,以评价纳米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中浸泡不同时间(最多28天)后的生物反应。在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的HA晶体为含碳酸盐的磷灰石,类似于自然生成的磷酸钙材料。纳米棒的HA纳米片(纳米棒的组装)在纳米复合材料表面矿化,经过28天的浸泡,纳米复合材料的最大质量达到初始质量的1.82倍。制备的纤维素/HA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以血红蛋白为模型蛋白表现出较高的蛋白吸附能力。这些结果表明,制备的纤维素/HA纳米复合材料在组织工程和蛋白质/药物传递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发布于2018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