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温失冰导致失冰增温:一个恶性循环》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11-06
  • 巨大冰团的消失可能会导致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会进一步造成这种损失和风险的加剧。一项新的研究通过探索长期的情景来量化这种反馈。如果北极夏季的海冰完全融化,这种情况可能至少在本世纪暂时成为现实,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正在不断排放,这最终可能使全球变暖增加约0.2摄氏度。
    然而,这并不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对未来气候变暖的预测,因为这些预测已经考虑到了相关的机制。不过,科学家们现在可以将冰流失的影响与其他影响分开,并对其进行量化。鉴于目前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时代高出约1摄氏度,所以这0.2摄氏度是相当可观的,世界各国政府同意在远低于2摄氏度的情况下停止气温上升。如果全球冰层体积缩小,这就改变了阳光射入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数量。该研究表明,北极冰盖的减少暴露了更多吸收能量的深色海水,这被称为反照率反馈。就像夏天穿白色或黑色的衣服,如果你穿深色衣服,就更容易受热。如果更多的冰融化,大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增加,温暖的空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蒸气,而水蒸气会增加温室效应。这些基本的机制早已广为人知,但科学家们能够实际计算出全球冰川流失所引发的全球变暖总量。地球上的冰量是巨大的,这使得它们对整个地球系统非常重要,这也意味着它们对人为气候变化的反应,特别是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原的反应,是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展开的。另外,每十分之一度的变暖都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因此,防止地球系统的恶性循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相关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8934-3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www.pik-potsdam.de/en/news/latest-news/ice-loss-due-to-warming-leads-to-warming-due-to-ice-loss-a-vicious-circle
相关报告
  • 《全球变暖致恶性循环 2050年能源需求将增1/4》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9-06-29
    • 研究人员24日表示,即使气候变暖幅度温和,到了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也会增加1/4,但如果人类不约束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需求将攀升近60%。   执笔人之一、波士顿大学的温恩(Ian Sue Wing)说:“能源用量攀升,吸热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会跟着增加,进而推升空调所耗费的能源,让减缓未来暖化的难度增加,成本也更高。”  国际能源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发电量中来自石油与天然气的占2/3,太阳能与风力占不到10%。   即使在乐观情况下,且排除气候变迁会导致能源需求提升,再生能源增加的速度仍来不及于2050年前取代化石燃料。   水力发电与核能这两项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的发电方式,提供全球1/4电力,但在快速提高发电量上,潜力很有限。   国际能源总署统计,就全球而言,到了2050年,冷气将消耗的能源将是现在的三倍,所需的额外电力量相当于美国、欧盟与日本2018年发电量的总和。   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
  • 《海洋酸化陷入恶性循环》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6-12-28
    • 《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s)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剩导致的海洋酸化会扰乱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发现,因为浮游植物有助于缓解二氧化碳污染的影响。 问题是浮游植物是颗石藻(coccolithophores),一种单细胞生物,多数颗石藻为自养生物,借助阳光和水中的二氧化碳、硝酸盐和其它非有机盐营光合作用,通常具有碳酸钙的外壳。它能够利用海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碳酸钙,颗石藻钙化产生的碳酸钙占全球海洋总产量的一半。 大约25%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造成海水pH值的降低,海水酸性增强。自工业革命以来,海洋PH值由8.2下降到了8.1。这看起来似乎并不严重,但是如果人类的血液PH下降十分之一的话,就会开始生病。在人类造成这些影响之前,海洋PH值几千年来一直很稳定。 更高的酸度对颗石藻和其它类似生物建造它们的钙质骨骼和壳造成影响,因为酸度限制了碳酸盐的供应。已有研究表明海洋酸化正在腐蚀一些动物的外壳,包括牡蛎,并影响了它们的种群数量。海洋酸化对颗石藻的影响可能更加深远。像其他浮游植物一样,每年有一段条件合适的时间颗石藻能够进行大量繁殖。大量繁殖时期,颗石藻会从海洋表面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有时候能从太空中看到这种海洋“开花”现象。 当颗石藻死亡后不久,它们的钙质外壳微粒沉积到海底,这个过程颗石藻发挥了固碳作用,被吸收的碳就不会回到大气中,导致气候变化。但是海洋酸化阻碍了这个过程,如果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本世纪中期或者后期颗石藻将不会进行大量繁殖。 研究的第一作者Ulf Riebesell教授称:“浮游植物一整年都在等待这个短暂的大繁殖时期,但是,他们发现在酸性条件下,浮游植物数量在爆发前就减少了将近五分之一,没有其他钙质生物可替代它,这可能导致一个生态系统结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