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D打印发展快,专用材料发展滞后问题急需解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31
  • 随着市场的兼并整合,行业巨头纷纷进场布局,3D打印进入了成长阶段。据Wohler Associates统计,近20多年里,全球增材制造产业产值大幅增长。1995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产值为3亿美元,2016年就已达到60.6亿美元,2017年为73.36亿美元,同比增长21.0%,增速较2016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

    3D打印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市场应用已经取得积极的进展,局部领域已经迈过了大规模应用的盈亏平衡点,大规模产业化蓄势待发。随着国内外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日益成熟,3D打印产业化正进入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将带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据IDC预测,2020年全球增材制造产值将达289亿美元,麦肯锡则预测,2025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可能产生高达2000-5000亿美元经济效益。

    中国增材制造市场保持着高于全球的增速。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统计,2015-2017年的3年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实现了翻倍增长,年均增速超过30%。2018年上半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维持25%以上增速。

    专用材料发展滞后

    尽管中国3D打印产业增速较快,但企业众多、规模普遍偏小、关键技术和制造设备仍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同时,在材料开发上也远远落后与国外。

    3D打印领域,3D打印材料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3D打印材料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材料的发展决定着3D打印能否有更广泛的应用。目前,3D打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树脂、橡胶类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国内目前只开发出钛合金、高强钢等几十种金属,材料成形品性能普遍不高。而行业领军企业及巴斯夫等材料企业纷纷布局专用材料领域,突破一批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生物活性材料、陶瓷材料等专用材料。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国内可用于3D打印的材料将越来越多,这无疑也拓宽了3D打印的应用领域。中国3D打印产业解决材料关后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232914
相关报告
  • 《3D打印发展重在材料创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22
    • “制造业要转型,必须借助新的工具。要做到制造创新,哪些是重要的?其中有一块就是材料。”近日,第五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开幕,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Seeram Ramakrisnna在会上指出,要保持世界3D打印发展的速度,特别是中国,重要的是保持在材料方面的创新。 在他看来,包括3D打印在内的科技创新将为世界带来可持续发展和最好的智能制造,因为整个过程是可控的,几乎零污染。“3D打印未来的潜力非常巨大,现在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打印耗材方面还不够多样化。”Seeram Ramakrisnna认为,如果能够做到多样化,微型结构做得更优越,我们也能够管控得更好,这样的技术就能够应用于所有行业了。 “3D打印表面上看起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对它的认识和应用才刚刚开始。”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指出,3D打印诞生才30多年,其应用已经发生很多改变,先是打印模型和样件,后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材料的增多,逐步开始打印一些功能性产品。 随着材料的创新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它能为客户量身定制,提供多个方面,例如骨骼、牙科、人体器官的模拟打印。Seeram Ramakrisnna说,用钛金属粉末打印出来的假体品质非常高。“假体植入需符合人体功能性需求,无毒、不易腐蚀、有设计感和具有多孔性,钛金属粉末正好符合这些特性,是增材里面的‘高富帅’。” 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外科主任刘忠军也十分看好3D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未来。他说:“3D打印在医学领域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比如在3D打印的假体中加入一些药物,可以令假体的3D性能上升为4D。” 那么,什么是4D呢?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在3D打印假体中加一些药物起局部作用,增加整体功能。“比如,在微孔里面加入了一种霉素,可以起到局部抗菌作用。按照这个思路,加入抗结核的药物可以抗结核,加入抗肿瘤的药物可以抗肿瘤。”刘忠军表示。 除了材料外,增材技术的特性、电子丝纺技术的应用都能进一步扩展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Seeram Ramakrisnna说:“对于3D打印技术未来,我非常乐观。”
  • 《Materialise副总裁:3D打印发展的三个阶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0-19
    • Materialise副总裁兼软件部门总经理Stefaan Motte先生回顾了3D打印的历史,并重点介绍了这项新兴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Materialise如何能一直成为行业领导者。 让3D打印可用 对于从早期开始一直关注3D打印的人来说,这不是一项新技术。大约三十年前第一台3D打印机问世,当时3D打印技术还在探索初期。我们的首席执行官Fried Vancraen先生在1990年购买了他的第一台3D打印机,但他发现这台打印机的打印质量并不好,打印高质量的部件就更不可能。于是他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开始编写最初的软件代码,让打印机能够将设计变为现实。这些代码便是Magics软件的起源——当前用于为3D打印准备文件的行业标准软件。 那么,这个充满激情的比利时团队试图打印的第一个部件是什么呢?当然是啤酒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时候3D打印出典型的比利时星形啤酒杯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们Magics软件的第一个挑战。当时,我们专注于让3D打印机变得可用,增强软件和打印机之间的连接。随着更多新设计的产生,例如复杂的、轻量化的结构和仿生形状,我们又进一步开发软件,将这些设计用3D打印变为现实。 让3D打印有意义 在我们和整个行业让3D打印变得可用后,问题很快就变成了:我们如何应用这项新技术?换句话说:哪些3D打印应用是有价值、有影响力和有意义的? 3D打印不仅是“不同的创造方式”,更是“创造不同的方式”。成功应用该技术的关键在于找到真正受益于3D打印提供的工艺、设计和制造优化的应用。通过共同创造、深入协作的过程,我们帮助企业找到可以产生实际业务增长的有意义的应用。 Materialise 3D打印膝关节外科手术导板 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案例是3D打印在助听器行业的应用。在助听器行业发现3D打印的变革力量后,这个行业发生了快速且不可逆转的变化。500天内,美国超过90%的助听器公司从传统制造转为3D打印,整个行业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发生了颠覆。3D打印对医疗保健行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创造了第一个定制化手术导板和定制化手术植入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帮助研究人员、工程师和临床医生实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今天,我们正在利用这些变革的蓝图实现眼镜行业的转变。我们也看到制造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应用3D打印。汽车、航空航天和消费品行业的领导者也转向3D打印,因为他们认识到3D打印带给现有垂直行业应用的设计优化能力,以及3D打印在新兴市场中创造重要商机的潜力。 让3D打印有回报 至此,我们已经证明我们能够让3D打印变得可用。新材料的开发、更好更快的打印机和更高的自动化程度不断为3D打印行业提供新的动力。这有助于将3D打印不仅仅定位为原型技术,同时也是生产最终产品的一种重要的替代性、补充性制造技术。我们也已经使得3D打印变得有意义,目前我们已经找到并开发出了一些可以真正受益于3D打印变革力量的有意义的应用,并且在继续寻找新的应用。我们的下一个挑战是:我们能让它变得有回报吗? 为了使3D打印变得有回报,我们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批量制造。我们需要实现大规模生产,使其具有经济性、可持续性和盈利性。 面向生产力的软件 如今,医疗、航空和汽车行业的领先企业正在采用3D打印来生产最终产品。我们的软件帮助企业解决主要成本驱动因素:劳动力、材料和打印机,从而扩大其运营规模,提高其盈利能力和生产力。3D打印行业的现状是:许多中小型企业的业务勉强收支平衡,赚取利润十分困难,尤其对于同质化产品,竞争尤为激烈,这正是我们的软件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地方。 一个杰出的案例是我们的e-Stage for Metal软件,它可以自动为金属3D打印生成支撑结构。该软件将数据准备的时间缩短了90%,将支撑移除的时间缩短了50%,并使粉末回收率接近100%。另一个案例是我们用于激光烧结的自动嵌套功能。它能够一次多打印25%的部件,从而提高打印机的生产力。此外,自动嵌套可将人工处理时间从8小时减少到40分钟。 除了自动化,通过使用仿真软件也可以提高生产力。仿真可帮助操作员通过创建虚拟原型来预测和分析打印期间部件的行为,从而优化打印准备流程,减少重新打印和打印失败带来的高额损失。在将仿真应用于我们自己的打印流程中,我们发现:以同等质量打印相同的部件能够提速42%。现今,金属部件的打印失败率为10%至15%,这些部件需要重新打印。而打印失败的或打印出不合格部件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特别是对于金属3D打印。 让我们看一组数字。一台金属打印机运行一年通常需要花费大约400,000到500,000美元。我们的自动化支撑生成软件可以降低10%(40,000美元)的成本。增加仿真模块后的软件能够帮助用户降低打印失败率,在此前基础上再节省数万美元,具体取决于部件的几何形状。总的来说,软件可以将打印机的总成本降低10%或更多。对于能以5%的利润率运行的工厂来说(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工厂能以5%的利润率运行),这意味着是亏损还是盈利。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将3D打印作为一种替代性制造技术,打印服务机构所面对的成本竞争环境比以往更激烈。因此,他们正在寻找提升运营规模、提高生产力和降低总成本的方法。软件,特别是仿真软件,将帮助他们逐渐降低主要的成本,同时扩大业务规模以满足未来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