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究人员LewisOwen领导的研究团队一直关注气候变化影响下,冰川如何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他们利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多年数据进行分析,以更好地预测冰川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该研究团队有关的研究成果《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造山带第四季冰川的性质和时序》(NatureandTimingofQuaternaryGlaciationintheHimalayan–TibetanOrogen)和《季风影响的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造山带冰川的时间和气候驱动》(TimingandClimaticDriversforGlaciationAcrossMonsoon-InfluencedRegionsoftheHimalayan–TibetanOrogen)发表于2014年3月15日出版的《第四纪科学评论》(QuaternaryScienceReviews)杂志上。
冰川通常是变化无常的,它们并不是以同样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有些冰川消退而有些冰川激增,这些变化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冰川湖随着冰川的融化而膨胀,可以产生灾难性的排水(称为冰湖溃决洪水),其后果可能很严重,如整个村庄被毁灭或上百英亩农田被破坏。山脉本身的环境风险也很高。西藏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面积是美国邻近的48个州面积大小的近1/3,并且有近十亿人住在山脉的周围。来自冰川的水流入印度河—恒河平原,包括了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北部接壤地区。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河流(印度河、恒河、长江和黄河)的源头都来自这些冰川。在更大的范围内,西藏和喜马拉雅山脉对区域和全球大气环流也有重大影响。
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更准确地构建那里的冰川在未来会融化到什么程度,以便能够提早计划和优先考虑,从而免受冰川融化的危害。为了帮助预测未来,研究人员回顾了冰川过去的变化。他们使用了先进的地质年代学技术(如宇宙成因及石英光释光测年)来更加准确地确定样品的年代。研究人员将看似绵延的冰川分成27个区域冰川(加上2个试验性冰川),被称为季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阶段(MOHITS)。结果发现,这些区域冰川涵盖了较广的时间范围:有5个区域冰川期早于末次冰期,有13个区域冰川期处于末次冰期周期内,有11个区域冰川期处于全新世时期。由于不知道过去的情况,全球气候变化的计算机模型不能准确地得到检验。该研究为理解过去的冰川作用对未来变化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框架。
(廖琴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