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空杜撰检测数据!日本第二大石油企业曝出检测违规丑闻》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30
  • 近日,日本第二大石油企业“出光兴产”旗下的两家炼油厂相继被曝出产品检测违规丑闻,涉及汽油、柴油、沥青等多种产品。

    日本第二大石油企业“出光兴产”本周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集团旗下一家炼油厂在产品检测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其中包括:没有按照相关法律以及与客户约定的程序和次数进行产品检测,甚至凭空杜撰检测数据。调查发现,这一违规行为至少持续长达3年之久,涉及船舶使用的燃油,以及用于铺设道路的沥青等5种产品。

    而就在本月上旬,根据内部员工举报,这家公司刚刚曝出了旗下另一家炼油厂生产的汽油、柴油等12种产品,在检测过程中同样存在相似的违规行为,时间跨度至少达到5年。比如,在检测汽油是否含铅的测试中,法律规定需要每三个月检测一次,但实际一年只检测了一次。然而,在记录上却伪造成每月进行了一次检测。事件曝光后,公司负责人出面90度鞠躬道歉,但同时声称,涉及检测违规的产品并没有任何质量和安全问题,今后会加大监管力度,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近期,日本多家知名企业接连曝出违规、造假等丑闻,引起了日本消费者的强烈不满。从承认违规到鞠躬道歉,再到否认质量问题,这似乎已经成为不少日本企业在曝出产品丑闻后的标准公关模式。但这种看似行云流水、毫无破绽的危机公关,也受到了不少日本民众的质疑。有日本网民就表示,很难相信涉事企业所谓的产品质量不存在问题的说法。也有意见认为,许多违规和造假行为时间跨度很长,这也反映出监管不到位。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7646.html
相关报告
  • 《日本化工企业日立化成曝产品检测数据造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7-04
    •   日立集团的大型化工企业日立化成公司29日承认,该公司篡改了部分工业用铅蓄电池的检测数据,并将这些与实测值不符的数据填入提交给客户的检测报告。   根据日立化成公司29日发布的新闻公报,被证实存在检测数据造假的是日立化成位于三重县名张市的名张事业所生产的约6万个工业用铅蓄电池。在对这些电池的容量进行发货前检测时,日立化成的相关部门采用了跟与客户约定的试验方法不同的公司内部方法,还将与实测值不一样的数据填入检测报告并提交给客户。   公报说,这些铅蓄电池占到日立化成工业用铅蓄电池业务销售额的约6%,购买这些电池的客户约500家,电池主要用于工厂等的应急备份电源。   另据当地媒体报道,日本国内有多家核电站也使用了检测数据造假的铅蓄电池,不过并不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   自神户制钢所去年被曝篡改产品数据后,三菱综合材料、东丽、宇部兴产等公司先后曝出类似问题。
  • 《新型DNA检测手段有望快速检测肝癌》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8-06-08
    • 近日,在华盛顿召开的2018年消化性疾病周会议上,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今他们已经完成了II期临床试验,即比较一组DNA标志物和α甲胎蛋白是否能作为一种新方法来检测肝癌。 医学博士John Kisiel表示,目前我们利用超声和血液蛋白标志物—α甲胎蛋白来检测肝癌患者,但很不幸的是,这些检测手段并不能敏感地监测一些可治愈的晚期肝癌,而且大部分需要接受这种检测的患者经常无法获得有效的检测信息,从而耽误疾病的治疗。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Kisiel及其同事就利用一种异常的DNA标志物开发出了一种简单的血液检测手段,这种异常的DNA标志物存在于肝癌组织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证实,这些异常的DNA标志物在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液样本中都存在。同时这些标志物在健康个体以及肝硬化个体(随访过程中并未发现患者机体中存在肝脏肿瘤)机体中并不存在。 研究者表示,我们非常激动,因为我们所发现的DNA标志物能够帮助我们检测90%以上的可治愈阶段的肿瘤患者,这也就是为何我们认为DNA检测手段与当前的可用的检测手段不同的主要原因了;下一步研究者将在更大规模的患者群体中进行研究来验证这些DNA标志物。 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新发肝癌和胆管癌患者的数量为8.8/10万,而且肝癌是肝硬化或乙肝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肝癌也是引发人群因癌症死亡第二大原因,因此研究人员还希望后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开发出能有效检测肝癌的新型技术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