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恶性肿瘤患者是否要接种第三针SARS-CoV-2 BNT162b2疫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3-09
  • 研究表明,实体癌(SC)或血液恶性肿瘤(HM)患者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SARS-CoV-2)并发生严重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风险增加。其中,HM主要包括髓系和淋巴系疾病,疾病的细胞来源及治疗方案使HM患者对感染新冠病毒的反应症状不同。与健康人群相比,免疫缺陷患者如器官移植患者、实体癌患者或HM患者,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接种SARS-CoV-2疫苗效果较差。因此,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淋巴恶性肿瘤患者需要特别关注。

    前期研究表明,在接种新冠疫苗前12个月内使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患者很难产生抗体反应。与SC患者相比,HM患者的T细胞反应抗体反应更低,而增强针对其抗体反应有益。因此,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已接种两剂SARS-CoV-2 mRNA BNT162b2疫苗(辉瑞/ BioNtech)后在我院随访的患者进行特定的淋巴恶性肿瘤(LM)观察,观察HM患者的免疫反应改变。研究报道了对前两次疫苗接种反应差或无反应的患者对第三次疫苗接种(第3次)的体液和细胞反应的监测情况。

    研究人员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 = 13)、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 = 14)、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 = 1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 = 13)、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 = 14)、多发性骨髓瘤(n = 16)) 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注册号HDH F20210324145532)。没有发现第三针疫苗带来新的副作用。在25例未第三针就存在抗Spike抗体滴度阳性的患者中,23例(92%)患者在第三针后抗Spike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升高。所有18例(42%)最初血清为阴性的患者在打第三针后仍为阴性。第三针疫苗增加了整个队列中IFN-γ分泌的中位数,并在部分血清阴性患者中诱导了IFN-γ的分泌。

    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次加强剂量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但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或近期接受过抗CD-20治疗的惰性和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来说,加强针并未提高患者的抗体反应。研究人员认为,淋巴恶性肿瘤患者应当使用第三剂疫苗,虽然疫苗对他们中一些人来说并不产生作用。

    总之,该研究为淋巴恶性肿瘤患者是否要打新冠疫苗第三针提供了建议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Re, D., Seitz-Polski, B., Brglez, V. et al. Humoral and cellular responses after a third dose of SARS-CoV-2 BNT162b2 vaccine in patients with lymphoid malignancies. Nat Commun 13, 864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28578-0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95848.html
相关报告
  • 《SARS-CoV-2变异对疫苗无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1-01-23
    • 根据1月7日发布在bioRxiv上的一份预印本,20名接受了辉瑞生物技术公司(Pfizer BioNTech)SARS-CoV-2疫苗的患者的血清样本中和了一种带有N501Y突变的冠状病毒。这种突变是SARS-CoV-2的B.1.1.7和501.V2变异中的许多突变之一,这两种变异分别在英国和南非首次发现,现在正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Frederic Bushman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没有理由认为疫苗对这些毒株不起作用。”但他补充说,这项研究只检测了一个突变,而B.1.1.7和501.V2变异还有更多未检测的突变。 N501Y存在于冠状病毒的刺状蛋白(spike protein)中,使其能够进入宿主细胞。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加尔维斯顿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设计出一种带有N501Y突变的工程SARS-CoV-2病毒,以研究感染新变种的小鼠模型。研究人员与辉瑞公司的科学家合作,将疫苗接种者血液中含有抗体成分的血清暴露于工程病毒中,并发现N501Y病毒和具有原始Y501序列的病毒之间的中和作用没有差异。 据路透社报道,辉瑞公司此前曾用它们的疫苗挑战15种其他突变,发现它们都无关紧要。“所以我们现在测试了16种不同的突变,没有一种真的有任何重大影响。这是个好消息,”辉瑞副总裁兼病毒疫苗首席科学官Philip Dormitzer告诉路透社。“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第17个也不会。” Dormitzer告诉美联社记者,科学家们对501.V2中一个名为E484K的突变表示了关注,这是下一个要测试的对象。 这篇预印本文章的合著者、Pei-Yong Shi说他预计下周将收到一种病毒变体,在实验室进行研究。Moderna、阿斯利康和其他疫苗制造商也正在用B.1.1.7和501.V2变体挑战他们的疫苗。预计会有类似的积极结果。“突变会改变一个小地方,但不会破坏与所有地方的结合。” 尽管如此,疫苗研发人员并没有排除一种变体可能进化成需要重新配制疫苗的可能性。Dormitzer说:“这些数据并不表明需要改变,但突变的发生距离我们的家已经足够近了,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原文检索:Neutralization of N501Y mutant SARS-CoV-2 by BNT162b2 vaccine-elicited sera (生物通:伍松)
  • 《美国 5 岁以下儿童接受 BNT162b2 疫苗和 COVID-19 门诊就诊》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3-09-21
    • 2022 年 6 月 18 日,建议 6 个月至 4 岁的儿童接种野生型 COVID-19 mRNA 疫苗.1然而,该年龄组的 COVID-19 疫苗接种率较低,截至 2023 年 5 月 24 日,完成初级疫苗系列的比例不到 5%。只有 1 项研究描述了 COVID-19 疫苗接种与 5 岁以下儿童疾病结局之间的关系, 但它不包括 3 岁以下儿童或评估医疗护理结果。这项研究估计了接受野生型 BNT162b2 疫苗 (辉瑞) 与 5 岁以下儿童医疗护理 COVID-19 结果之间的关联。接受至少 2 剂野生型 BNT162b2 疫苗可降低 5 岁以下儿童发生 COVID-19 ED 或 UC 和门诊就诊的风险。尽管置信区间较宽,但接种2剂或3剂BNT162b2的患者遭遇SARS-CoV-2的风险似乎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免疫逃避性更强的奥密克戎亚系(例如,BQ.1相关和XBB相关菌株)在幼儿接受第三剂时变得占主导地位5,并且自第3剂以来的中位时间比第2剂更长。OR为0.67相当于33%的疫苗有效性(1减去OR),低于BA.2亚系占主导地位的临床试验中对有症状的COVID-19的约70%的有效性.6研究局限性包括可能无法测量的混杂,先前感染的潜在错误分类或ARI遭遇是否真的与COVID-19相关, 以及限制为仅 1 种 mRNA 产物。可能需要更新疫苗,以保持对幼儿当代奥密克戎毒株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