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我们开发了一种用于靶向E-选择蛋白表达的造影剂。我们在经历了鼻咽癌(NPC)转移的裸鼠体内使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测了该药剂。
方法:Sialyl Lewis X(sLeX)与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纳米颗粒结合。测量USPIO-聚乙二醇(PEG)纳米颗粒和USPIO-PEG-sLeX纳米颗粒的流体动力学尺寸,多分散指数和ζ-电位。通过热重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USPIO,USPIO-PEG和USPIO-PEG-sLeX的纳米颗粒中的组分变化。使用NPC转移到裸鼠腹股沟淋巴结的模型来研究USPIO-PEG-sLeX纳米颗粒的体内特征。我们研究了T2 *值的能力,T2 *值(ΔT2*值)和增强率(ER)的变化,以定量评估USPIO-PEG-sLeX纳米颗粒在转移组和对照组的小鼠中的积累。对每只小鼠进行四次MRI扫描。在通过尾静脉施用USPIO-PEG-sLeX纳米颗粒(0.1mL)之前进行第一次扫描(t0)。其他扫描在注射后0(t1),1(t2)和2小时(t3)进行。平均光密度用于反映E-选择蛋白表达。
结果:sLeX成功标记到USPIO上。在体内,在施用USPIO-PEG-sLeX纳米颗粒后,组之间存在显着的相互作用和T2 *值的时间。六个参数(t2处的T2 *,t1处的ΔT2*,t2处的ΔT2*,t1处的ΔT1,t1处的ER,t2处的ER和t3处的ER)与平均光密度相关。
结论:USPIO-PEG-sLeX纳米粒可用于定量评估E-选择素的表达。使用这种分子探针可以检测NPC的早期转移,更准确的分期和治疗监测。
——文章发布于2018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