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光稳定荧光标记剂,超分辨显微镜》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08-21
  • (Nanowerk新闻)超级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已被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认可,允许我们将生物系统可视化,并获得对生物分子复杂动态的详细了解。特别是,由于其快速的获取速度和对各种生物样品的相容性,刺激的排放耗竭(STED)显微镜被广泛用于对生活系统中的各种过程进行检查。

    名古屋大学变革性生物分子研究所的化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光稳定荧光染料,即PhoxBright 430(PB430),这种荧光染料能够连续地处理荧光标记细胞的超分辨率成像。由于PB430含有一种功能上的滋润,可以让抗体结合,在细胞内特定的生物分子目标可以被免疫荧光染色。PB430的优异的耐光性已经被证明是有用的在构建一个3 dst段的形象微管(管状蛋白细胞骨架结构形式,这是一个细胞)的内部框架,实现多色、成像的荧光immunolabeled骨骼的组合photostable PB430和商用染料。

    ——文章发布于2017年8月17日

相关报告
  • 《光收缩材料使普通显微镜具有超分辨率》

    • 来源专题:后摩尔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1-06-02
    •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电气工程师开发了一种技术,可以提高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从而可以直接观察活细胞更精细的结构和细节。 这项技术把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变成了超分辨率显微镜。它包括一种特殊的工程材料,当它照亮样品时会缩短光的波长——这种收缩的光本质上是使显微镜能够以更高的分辨率成像。 将低分辨率的光转换成高分辨率的光,只需在材料上放一个样品,然后把整个东西放在普通显微镜下——不需要任何花哨的修饰。 这项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克服了传统光学显微镜的一大局限:分辨率低。光显微镜对活细胞成像很有用,但不能用来观察更小的细胞。传统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限制为200纳米,这意味着任何比这一距离近的物体都不会作为单独的物体被观察到。虽然有更强大的工具,如电子显微镜,它有分辨率看到亚细胞结构,但它们不能用来成像活细胞,因为样品需要放在真空室内。 “要的挑战是找到一种分辨率非常高、对活细胞也安全的技术。该研究团队开发的技术结合了这两个特点。有了它,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用来成像活体亚细胞结构,分辨率高达40纳米。 这项技术包括一种显微镜载玻片,上面涂有一种叫做双曲超材料的光收缩材料。它是由纳米级的银和硅玻璃交替层组成的。当光通过时,其波长缩短并散射,产生一系列随机的高分辨率散斑图案。当样品被安装在载玻片上时,它会被这一系列的散斑光图案以不同的方式照亮。这将创建一系列低分辨率图像,这些图像都被捕获,然后通过重建算法拼接在一起,生成高分辨率图像。 研究人员用商用倒置显微镜测试了他们的技术。他们能够在荧光标记的Cos-7细胞中成像精细的特征,比如肌动蛋白丝——这些特征仅仅用显微镜本身是无法清楚辨别的。这项技术还使研究人员能够清楚地区分间距为40至80纳米的微小荧光珠和量子点。 研究人员说,这种超分辨率技术在高速运行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他们的目标是将高速,超分辨率和低光毒性纳入一个活细胞成像系统。 研究团队现在正在扩展这项技术,在三维空间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本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以在二维平面上产生高分辨率的图像。研究团队此前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这项技术还能够以超高轴向分辨率(约2纳米)成像。他们现在正致力于将两者结合起来。 论文信息:"Metamaterial assisted illumination nanoscopy via random super-resolution speckles." Co-authors include: Yeon Ui Lee*, Junxiang Zhao*, Qian Ma*, Larousse Khosravi Khorashad, Clara Posner, Guangru Li, G. Bimananda M. Wisna, Zachary Burns and Jin Zhang, UC San Diego.
  • 《单镜头超分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5-09
    • 我们结合即时结构化照明显微镜(iSIM)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TIRFM)的一种方法称为即时TIRF-SIM,从而改善TIRFM横向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115±13海里的速度,并使成像帧率到100 Hz /数以百计的时间点。我们对多个活样本进行了即时的长效分析,并实现了快速、高对比度的超分辨率成像。 ——文章发布于2018年5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