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收缩材料使普通显微镜具有超分辨率》

  • 来源专题:后摩尔
  • 编译者: 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1-06-02
  •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电气工程师开发了一种技术,可以提高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从而可以直接观察活细胞更精细的结构和细节。

    这项技术把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变成了超分辨率显微镜。它包括一种特殊的工程材料,当它照亮样品时会缩短光的波长——这种收缩的光本质上是使显微镜能够以更高的分辨率成像。

    将低分辨率的光转换成高分辨率的光,只需在材料上放一个样品,然后把整个东西放在普通显微镜下——不需要任何花哨的修饰。

    这项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克服了传统光学显微镜的一大局限:分辨率低。光显微镜对活细胞成像很有用,但不能用来观察更小的细胞。传统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限制为200纳米,这意味着任何比这一距离近的物体都不会作为单独的物体被观察到。虽然有更强大的工具,如电子显微镜,它有分辨率看到亚细胞结构,但它们不能用来成像活细胞,因为样品需要放在真空室内。

    “要的挑战是找到一种分辨率非常高、对活细胞也安全的技术。该研究团队开发的技术结合了这两个特点。有了它,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用来成像活体亚细胞结构,分辨率高达40纳米。

    这项技术包括一种显微镜载玻片,上面涂有一种叫做双曲超材料的光收缩材料。它是由纳米级的银和硅玻璃交替层组成的。当光通过时,其波长缩短并散射,产生一系列随机的高分辨率散斑图案。当样品被安装在载玻片上时,它会被这一系列的散斑光图案以不同的方式照亮。这将创建一系列低分辨率图像,这些图像都被捕获,然后通过重建算法拼接在一起,生成高分辨率图像。

    研究人员用商用倒置显微镜测试了他们的技术。他们能够在荧光标记的Cos-7细胞中成像精细的特征,比如肌动蛋白丝——这些特征仅仅用显微镜本身是无法清楚辨别的。这项技术还使研究人员能够清楚地区分间距为40至80纳米的微小荧光珠和量子点。

    研究人员说,这种超分辨率技术在高速运行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他们的目标是将高速,超分辨率和低光毒性纳入一个活细胞成像系统。

    研究团队现在正在扩展这项技术,在三维空间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本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以在二维平面上产生高分辨率的图像。研究团队此前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这项技术还能够以超高轴向分辨率(约2纳米)成像。他们现在正致力于将两者结合起来。

    论文信息:"Metamaterial assisted illumination nanoscopy via random super-resolution speckles." Co-authors include: Yeon Ui Lee*, Junxiang Zhao*, Qian Ma*, Larousse Khosravi Khorashad, Clara Posner, Guangru Li, G. Bimananda M. Wisna, Zachary Burns and Jin Zhang, UC San Diego.

相关报告
  • 《开源光学工具箱:用于制造高分辨率显微镜》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2-03
    • 德国莱布尼兹光子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3D打印的开源光学工具箱,用于显微镜制造,仅需几百欧元。所制造的显微镜能提供高分辨率图像,与价格高达一千倍的商业显微镜不相上下。3D打印的开源模块化系统可以按照研究问题所需要的方式进行组合,其覆盖范围可以扩展到从培养箱中观察活的生物到教学用的工具箱等。这项工作的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图注:该开源的3D打印立方体可以容纳自己设计的插件、电气和光学组件。由此产生的模块可以组合成复杂的光学仪器。这使智能手机可以在任何时候被改造成一个强大的显微镜,而且不受位置限制 用于生物成像的现代显微镜价格昂贵,位于专门的实验室中,并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因此,研究新的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紧迫的科学问题,例如,在与诸如Covid-19等这样的传染性疾病斗争时,高精密生物成像显微镜主要由富裕国家设备齐全的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使用。来自耶拿的莱布尼兹光子技术研究所(Leibniz IPHT),耶拿大学和耶拿大学医院的年轻研究团队希望改变这一现状。 UC2(You。See。Too。)系统的基本构建块是边缘长度为5厘米的简单3D可打印立方体,它可以容纳各种组件,例如镜头,LED或照相机。几个这样的立方体被插入到磁性光栅基板上。模块排列得当,因此可以构成功能强大的光学仪器。相邻镜片的焦平面重合的光学概念是大多数复杂光学装置(例如现代显微镜)的基础。借助UC2工具箱,研究团队展示展示了一种低成本,3D打印的开源模块化显微镜工具箱,并通过实现从概念到实验阶段的完整显微镜开发周期来展示其多功能性。 监控病原体-然后回收被污染的显微镜 研究工作者正在使用UC2工具箱研究病原体。UC2系统使我们能够以低成本生产高质量的显微镜,从而可以在培养箱中观察活细胞。因此,UC2开拓了传统显微镜不适合的生物医学研究应用领域。相比,产生同样分辨率图像的商业显微镜比我们的UC2装置花费数百或数千倍的成本,同时,研究工作人员无法将商业显微镜带入受污染的实验室,因为它们不易清洗。这里所提出的塑料制成的UC2显微镜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成功使用后,很容易燃烧或回收。在耶拿大学医院的一项研究中,UC2小组观察了演示了独立式封闭培养箱的明场显微镜,在细胞分辨率水平(如2μm)下,连续7天监测单核细胞到巨噬细胞的分化。此外,通过包括很少的附加组件,将几何图形转移到一个400欧元的荧光显微镜中,用于对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基因斑马鱼进行体积观察。 根据乐高积木的原理建造:从构思到原型 根据乐高(Lego)原理进行构建,不仅可以唤醒用户的内在游戏本能,而且也为研究人员设计一款精确针对其研究问题的仪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里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组装合适的显微镜来对特定细胞成像。例如,如果需要红色波长作为激发光,则只需安装适当的激光器并更换滤光片。如果需要倒置显微镜,则可以相应地堆叠立方体。使用UC2系统,可以根据所需的分辨率、稳定性、持续时间或显微镜方法组合元素,并在“快速成型”过程中直接进行测试。 研究愿景:开放科学 研究人员在免费访问的在线存储库GitHub上发布了相应的实施计划和软件,以便全世界的开源社区都可以访问,重建,修改和扩展提出的系统。进而,根据用户的反馈,逐步改进系统并添加新的创造性解决方案。第一批用户已经开始针对自己和他们的目的进行系统扩展。 该项研究的目的是使开放科学成为可能。如果有详细具体的文档资料,研究人员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甚至在装备精良的实验室之外,也可以复制并进一步开发实验。这将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科学过程尽可能公开和透明,所有人均可自由访问,研究人员彼此共享知识,并将其纳入他们的工作中。 UC2实验箱将科学带入学校 为了使特别是年轻人对光学感兴趣,研究小组开发了一套先进的工具集,用于学校和大学的教育目的。UC2提出了一个工具包,让用户可以了解和尝试光学概念和显微镜方法。这些组件可以构成投影仪或望远镜,可以构建光谱仪或智能手机显微镜。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开发了实验和一系列现成的文档,UC2团队已经在耶拿及其周边地区、美国、英国和挪威的多个实验室中对其进行了测试。在耶拿,研究人员已经在几所学校中使用了UC2工具箱,例如,支持的学生建立荧光显微镜用来检测微塑料。 研究人员已将UC2与智能手机结合在一起,这使人们能够在没有任何主要光学知识的情况下经济高效地构建自己的荧光显微镜,并开发出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来检测化妆品中的塑料颗粒。 研究团队表明,他们希望使现代显微镜技术向广大公众开放,并建立一个开放和创造性的显微镜社区。这种自己动手的教学方法有着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家里的教学材料受到严重限制。
  • 《Nature:这种材料实现了0.0018度角分辨率的3D成像传感 – 材料牛》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张迪
    • 发布时间:2023-11-12
    • 来自材料牛 一、导读 材料和半导体工艺的进步已经彻底改变了微观和纳米光探测器的设计和制造。然而,大多数传感器的像素只能检测电磁波的强度。因此,物体和衍射光波的所有相位信息都会丢失。虽然强度信息本身足以二维摄影与显微成像等常规应用,但这种限制阻碍了三维(3D)和四维成像应用,包括相衬成像,光探测和测距,自动驾驶汽车,虚拟现实和太空探索。通常使用具有像素化光电二极管的微透镜或光子晶体的光学阵列来测量光场或光方向的分布,从而获取相位信息。然而,将这些元件集成到CMOS架构中既昂贵又复杂。通过调控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亚波长半导体结构中的光学共振能实现角度敏感结构的开发。然而,其中大多数都依赖于波长或偏振,并且需要具有高折射率的材料。此外,现在的光矢量检测和控制仅限于紫外光和可见光波长。尽管有一些使用Shack-Hartmann或Hartmann结构的传感器能够在极紫外光范围内进行相位测量,但硬X射线和伽马射线的相位测量仍然具有挑战性,因为传统的反射镜或微透镜不能用来聚焦高能光束。 二、 成果掠影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的刘小钢教授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刻技术的图案化无机钙钛矿纳米晶体阵列的稳健且可扩展的方法,从而可以探测到从X射线到可见光(0.002-550nm)范围的辐射矢量。利用这些多色纳米晶体阵列,可以将来自特定方向的光线转化为具有0.0018°角分辨率的像素化颜色输出。研究发现,通过修改具有特定方向的纳米晶体阵列,可以实现三维光场检测和光源的空间定位。此外,研究者还通过结合像素化纳米晶体阵列和彩色电荷耦合器件,展示了三维物体成像以及可见光和X射线相衬成像。通过颜色衬度编码来检测光学波长之外的光方向的能力,可能会开启新的应用,例如在三维相衬成像、机器人、虚拟现实、层析生物成像和卫星自主导航中。相关成果以“ X-ray-to-visible light-field detection through pixelated colour conversion ”为题发表在Nature上。 三、 核心创新点 l 光刻的图案化钙钛矿纳米晶体阵列能够确定从X射线到可见光的辐射矢量,还能实现三维光场检测、光源的空间定位以及三维物体成像 . 四、 数据概览 图1 使用像素化钙钛矿纳米晶阵列进行X射线到可见光场检测。© 2023 The Authors a、基于像素化彩色转换的3D光场传感器设计。 b、通过彩色转换进行光场感知的工作原理。 c、单个方位探测器在相对于参考平面的光入射角从0°到360°范围内的色度响应。 d、基于单个钙钛矿纳米晶的方位探测器在相对于ZnS:Cu 2+ /Mn 2+ 和SrAl 2 O 4 :Eu 2+ /Dy 3+ 荧光体控制的情况下,光入射角从0°到360°范围内的色度响应。 图2 用于3D光场感知的像素化彩色转换的表征。 © 2023 The Authors a、单个方位探测器的色度响应 b、单个方位探测器输出发光的CIE三刺激值X、Y和Z与入射光方向的关系。 c、使用单个方位探测器测量可见光(405 nm)的方位分辨率,最小可检测的角度变化为0.0018°。 d、从两个垂直排列的方位探测器记录的来自不同方位角φ和仰角θ的入射光的两种颜色映射。 e、从d中提取的等高线。通过结合两个方位探测器的颜色值,可以确定唯一的入射方向。 f、用于成像3D光方向的方位探测器阵列的俯视图,其中邻近的钙钛矿纳米晶像素以垂直排列。 g、将钙钛矿纳米晶阵列集成到彩色CCD中制造的3D光场传感器的照片。 图3 使用像素化彩色转换进行实景的三维成像。 © 2023 The Authors a、实验设置示意图。 b、来自不同方向的入射光下的钙钛矿纳米晶阵列的代表性图像。 c、以场景深度和视场径向位置为函数绘制的平均深度精度。 d、e、放置在0.7 m和1.5 m处的场景的三维图像。 f、使用3D光场传感器捕获的键盘的三维深度图像。 图4 使用像素化彩色转换进行X射线(0.089 nm)和可见光(405 nm)的相位对比成像。© 2023 The Authors a、Hartmann或Shack-Hartmann波前成像的原理(顶部)和基于我们的3D光场传感器阵列的波前成像(底部)。 b、测量距离X射线源14 mm处发散波前的实验。 c、d、分别在(F x = 0°,F y = 20°)和(F x = 30°,F y = 40°)场角处,通过可见光照射透镜时在图像平面上测量的波前。Fx和Fy分别表示x和y方向的场角。 e、使用3D光场传感器测量的图案化PDMS基底的光学强度图像(左)和相位轮廓(右)。 f、两个商业PMMA杆(直径为1 mm和2 mm;50 kV X射线)的吸收对比图像和使用3D光场传感器测量的相位梯度图。 五、 成果启示 总之,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钙钛矿纳米晶体阵列的像素化颜色转换策略,用于三维光场检测、绝对空间定位、三维成像以及可见光和X射线相衬成像。尽管目前使用钙钛矿纳米晶体无法在高角度分辨率下检测超过550nm的光场,但该技术可以扩展到其他光学材料。此外,尽管目前的方位探测器只能测量入射光的平均矢量方向,但与光场相机一样,纳米晶体光场传感器可以在角度和空间分辨率之间取得平衡,进一步提高空间分辨率。最后,该方法为光学测试和光束特性提供了强大的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从相位对比成像到引力波检测等各种领域。 原文详情 :Yi, L., Hou, B., Zhao, H. et al. X-ray-to-visible light-field detection through pixelated colour conversion. Nature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597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