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乘基因获北极光创投数千万融资,降低单细胞测序应用门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李丹丹
  • 发布时间:2021-02-07
  • 近日,专注于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整体解决方案开发的万乘基因,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独家投资。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万乘基因自主开发的液体微流控单细胞测序仪及其配套的多组学试剂的市场推广,并扩大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服务的范围。

    万乘基因成立于2018年2月,采用更具操作便利性、设备功能性和试剂拓展性的液滴微流控技术,打造了拥有国际先进高通量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万乘基因平台。过去3年间,万乘基因从上游仪器、试剂,和下游应用开发两端发力。

  • 原文来源:https://vcbeat.top/49735
相关报告
  • 《融资 | 「中辉激光」获数千万 A 轮融资,国发创投领投》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6-15
    • 近日,苏州中辉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辉激光”)宣布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苏州国资委旗下国发创投领投,老股东北极光创投持续加注。据悉,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团队与市场团队的建设。 成立于 2021 年的中辉激光是一家以碟片激光技术为核心的激光器研发和制造商,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下游集成商提供包括核心光源、高功率碟片激光器等一系列标准化、平台化产品。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兼CTO颜永振曾在通快(中国)有限公司等头部激光器公司从业多年,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经验。 中辉激光推出的皮秒碟片激光器,最高功率可达200W,最单脉冲能量500 μJ,可调重复频率100-1000kHz,光束质量 M2 < 1.2,红外、紫外、绿光等三种不同的加工波长均可实现,接下来公司还将逐步推出 500W、1000W 等更高功率等级的产品平台。 碟片激光器是一种新的激光器技术路线,目前激光器有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等多种类型,其中光纤激光器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原因在于其结构相对简单、易于生产组装维护、适应性强。美国IPG、英国SPI、美国恩耐(nlight)等都是光纤激光器路线的老牌玩家。 与之不同的是,德国通快(TRUMPF)推出了碟片激光器,这是工业激光器放大技术的另一主流路线。今年4月,通快还发布了新一代 TruDisk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此激光器可实现24 kW激光功率的长时间稳定输出。 在精密加工的超快激光领域,传统的光纤激光器在200W以内,生产、维护、使用的成本上相对更低,因此其市占比也是最高的。但光纤路线在技术原理上存在短板,比如非线性效应较为严重、平均功率和单脉冲能量天花板较低,且在高放大倍数时寿命较短等问题。 碟片激光器无论在功率、脉冲能量还是频率上都是有优势的,而且因为采用模块化设计,各模块更为紧凑集成,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环境适应性都相对较好,在汽车制造、消费电子、泛半导体、新能源、高端金属加工等领域都有优势。 对于产品的规划,中辉激光联合创始人、CEO 颜永振表示,今年公司将侧重于皮秒激光器的功率升级和量产销售,并计划从2023年开始,将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推出不同功率的纳秒激光器,为如新能源电池等行业带来加工效率的倍数提升。 就碟片技术真正的难点,颜永振在采访中提到,碟片激光器技术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公开发明,其真正门槛其实来自于工程化细节中的无数个 Know-How,诸多工程化难题,是阻碍碟片放大技术路线从实验室产品变成连续稳定、高度一致性的批量工业品。这也是全世界范围内仅有少数公司可以实现碟片激光器产业化的最根本原因。 据公司透露,去年的12月份,公司首批5台的高功率皮秒碟片激光器在苏州工厂下线。公司也与数家主流下游集成厂商完成跑机计划。今年,公司获得某央企两千万设备合同且完成签署并到账。目前公司已具备每年100台的产能,年内预计可出货40台激光器,这也意味着公司今年会初步完成从实验研发到增量扩产的商业转型。 从市场需求来看,切割、焊接、打标等多种激光技术应用在通讯、汽车制造、 航空航天、医疗美容、军事武器等领域,适用范围广泛。据智研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为 129 亿美元,同比增涨 18.24%,预计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47.4 亿美元。特别是下游锂电行业的产能扩张带动了上游激光器及激光焊接设备需求量的加速增长,这对于碟片激光器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增量市场,切入该领域有利于公司实现快速发展。
  • 《长木谷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推动骨科AI与手术解决方案落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王跃
    • 发布时间:2020-09-29
    • 骨科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木谷)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联想创投独家投资,WinX Capital凯乘资本担任财务顾问。至此,公司已完成4轮融资,先后完成由峰瑞资本领投的种子轮、联想之星领投的Pre-A轮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启航投资领投的A轮融资。长木谷CEO张逸凌博士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骨科人工智能与手术导航系统新产品的研发,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NMPA临床注册证的申报以及产品的落地,人才梯队的建设。持续打造骨科AI与手术导航精准医疗解决方案,多角度全环节覆盖骨科行业痛点,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他还表示:“希望AI Joint系统成为骨科医生的‘超级工具’,它具有精准性高、成本低、准入门槛低等优势,能有效降低关节置换手术的门槛和医生的学习曲线,能够迅速在中国市场大面积应用,赋能骨科医生,尤其是广大的中青年医生和基层医生”。 企业简介: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骨科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面向医院骨科提供人工 辅助诊断、个体化手术计划、手术导航、术后评估等全流程解决方案。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智造、世界领先的骨科人工智能与手术导航产品,让更多的中国患者受益,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