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政府发布新技术产业发展路线图,力争使挪威成为北欧数字创新领域的领导者》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 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09-08
  • 近日,挪威政府发布新技术产业发展路线图,力争使挪威成为北欧数字创新领域的领导者。"挪威是全球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我们必须借此优势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使其开拓新市场并创造更多价值。该路线图正是为了指明这一发展方向,"挪威工商大臣Cecilie Myrseth(工党)表示。

    该路线图特别关注那些以突破性新兴技术为基础开展商业活动、并具有特殊社会变革潜力的产业领域——即所谓的"深度技术"。路线图系统梳理了相关技术领域,并阐述了政府已采取及将采取的措施,以确保挪威成功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挪威数字化与公共管理大臣Karianne Tung(工党)表示:"应用突破性技术并非为了让现有计算机运行得更快,而是要解决当今无法破解的难题。"

    与产业界合作构建竞争力

    世界正陷入一场科技竞赛,大国主导着发展方向。美国和中国正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量子技术领域重金投入,而欧盟则通过建立支持体系和监管框架来保障欧洲利益。该路线图标志着政府、技术密集型产业及其他相关社会力量之间更紧密合作的开始。

    "挪威拥有高度数字化的社会和显著优势,但若要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同步,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投入技术和创新。因此政府已宣布投入14亿克朗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启动新一轮量子技术计划,并致力于为挪威及欧洲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Myrseth和Tung最后强调。

    挪威政府在路线图中制定了以下目标:

    ·挪威应成为北欧数字创新领域的领导者,成为创办和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理想之地;

    ·挪威应深化深度技术研究,加强产业界与科研机构的协同互动;

    ·挪威应充分发挥高素质科技人口、高度发达的数字化公共部门及良好数据资源等核心优势;

    ·挪威应释放能源、海事、水产养殖和医疗等优势创新领域的潜力;

    ·挪威应通过"人工智能挪威"计划、高性能计算资源及本土开发的语言模型等措施,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创造条件;

    ·挪威应提升现有及未来劳动力的数字技能,成为吸引具备专业ICT技术人才的理想国度。

    关于路线图

    该路线图阐释了国内外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挪威如何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除提供全局概览外,该路线图还将为政府后续工作指明方向,标志着政府、产业界及其他相关社会力量开启更紧密合作。

    该路线图由挪威工商与渔业部、数字化与公共管理部联合制定,期间召开了多场产业界、行业协会及相关领域的意见征询会议。

  • 原文来源:https://www.regjeringen.no/no/aktuelt/skal-gjore-norge-til-en-digital-vinner-lanserer-nytt-veikart-for-teknologinaringen/id3117101/
相关报告
  • 《挪威能源战略――协同管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04
    • 纵观挪威能源发展历程,依靠水电立国、油气富国,并通过能源与金融、企业、产业等领域的高效协同管理谋求可持续发展,是挪威能源战略的最大特色。 不管是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人均GDP排行榜,还是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榜和《全球幸福国家排名报告》,挪威总是处于前列。毫无疑问,挪威已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国家之一。挪威的发展离不开其丰富的资源禀赋,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是挪威在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的制胜法宝。 纵观挪威能源发展历程,依靠水电立国、油气富国,并通过能源与金融、企业、产业等领域的高效协同管理谋求可持续发展,是挪威能源战略的最大特色,也是其成功走出“资源诅咒”陷阱的最重要原因。 可持续利用“白煤黑金” 挪威三面环海,多山地、湖泊和瀑布,水电资源极其丰富,被称为挪威的“白煤”;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充裕,石油被称为挪威的“黑金”。从北欧贫穷渔业小国,发展成当前人均GDP超过9万美元的高度发达国家,挪威的水电和油气不仅唱响了经济繁荣的交响曲,也是其能源战略的核心。目前,挪威国内一次能源消费中水电和油气合计占比达到96.9%,其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占比分别为67.4%、21.3%和8.2%。 除了丰富的能源禀赋,挪威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更是其能源战略的主线。1987年,以挪威女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到能源,挪威也始终坚持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挪威的水电开发可追溯至19世纪末期,当时挪威经济以农业和渔业为主,水电站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到20世纪60年代,挪威的水电发展已相当成熟,1965年水电占挪威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已达到65%。水电开发为挪威其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动力,电冶金、电化工等得到快速发展,推动挪威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国向现代工业化国家迈进。 目前,挪威的水电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96%以上,不仅能满足国内生活和生产需要,还出口到瑞典、荷兰和德国等国家。为了保证水电的可持续发展,挪威政府针对水电的开发,设立了《工业特许权法》、《河道管制法》、《水资源法》、许可证管理等制度,严格限制私人投资者对水资源的破坏性开发,确保国家对水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和保护。同时,挪威水电站开发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当地居民和环境的影响,水电项目实施前公众可发表意见,实施过程中会最大限度考虑地形、地貌、河流等自然生态因素,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1969年,北海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奠定了挪威的油气富国之路。1971年,挪威在北海埃克菲斯克(Ekofisk)油田开采出了第一桶油;1975年,挪威开始出口石油,正逢国际石油危机导致油价高企,挪威依靠石油出口赚取了大量利润;1977年,挪威开始出口天然气。进入21世纪以来,挪威石油出口量逐渐下降,天然气出口量持续增长,目前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 油气产业是挪威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挪威GDP的1/5,出口则占挪威总出口的一半。为了尽可能做到油气的“可持续利用”,挪威在油气开发利用过程中,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同时不断追求技术进步。挪威政府专门制定了《污染控制法》,对油气生产的程序有严格规定,可能引起污染的项目,需要申请获得许可证才可运作。挪威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控制、二氧化碳捕捉和储存在国际上均具有领先地位。挪威的海上石油技术也非常突出,石油设备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量的10%,石油技术与设备涵盖了钻井平台、深海作业、地质测试、项目管理、环境保护等广泛领域。 新世纪以后,随着气候变化形势日渐严峻,挪威在做好其他减碳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开始大力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非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0.1%提高到2017年的1.5%,但水电和油气在挪威能源战略中依然占据核心地位。 成功打破“资源诅咒” 面对自然赐予的丰富能源,委内瑞拉、蒙古等国家过度依赖资源开采,忽视其他领域的发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未能走出“资源诅咒”的怪圈。而同样拥有丰富资源的挪威成功打破“资源诅咒”,不仅保持了大量油气出口并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保障了国民高福利,培养了极具国际竞争力的能源企业,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链。 挪威为何能打破“资源诅咒”,成为世界上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不同于美国依靠技术创新、迪拜依靠产业转型,挪威主要凭借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和先进的管理手段走出“资源诅咒”,具体到能源领域,则与其协同管理机制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设立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GPFG),实现石油收入的稳定化和可持续。资源出口型经济,往往容易受国际资源价格波动而引发收入大幅度变动,大量增加的财政收入可能会导致腐败和寻租的发生,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国家宏观政策的稳定性,从而阻碍经济健康发展,这也是资源依赖型国家陷入“资源诅咒”陷阱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此,同时考虑到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挪威政府于1990年建立了石油基金,2006年与挪威国民保险计划基金合并,改名为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作为挪威的主权财富基金,将石油产业获得的巨大收益用来投资海外资产,使现期石油收益与支出相分离,减缓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支出的影响,也避免了巨大贸易顺差带来的国内短期通货膨胀。 此外,石油基金还把短期油气出口收益转化为长期全民财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挪威人民高福利的持续性,为后石油时代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7年底,该基金市值约1.1万亿美元,当年投资收益率达到13.7%,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2019年3月8日,挪威财政部发布声明称,将清仓GPFG所持海外油气股,减少油价下跌风险对挪威经济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挪威经济对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 二是采用国有控股+市场化经营相结合的方式管理油气企业。长期以来,怎样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一直是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对此,挪威国企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受历史因素、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需要等的影响,二战后挪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2018年改名为Equinor)是挪威最大的油气企业,政府持股比例由100%降低到67%,既保证了对能源资源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的控制权,又通过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从最初的优惠关系发展为当前企业市场化经营。极大地提高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实施油气产业升级,发展多元化产业。经济学家普雷维斯和辛格等认为,初级商品的出口国贸易条件将会恶化,并拉大与发达工业国家的差距。此外,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而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人力资本流动、产业结构单一和经济发展波动性等问题。 20世纪70年代之后,石油出口为挪威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挪威也经历了短暂的“全民石油”,但是挪威政府很快意识到简单的以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出口不可持续。为了提高其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挪威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提高石油产品附加值,尽可能出口工业制成品。同时,挪威积极促进国内经济多元化发展,完善产业发展链条,借助其丰富的海洋、矿藏等资源,大力发展海事行业、金属工业、渔业及水产养殖产业等。 此外,挪威还积极发展信息通讯产业、环保产业和旅游产业等。目前,挪威在卫星通讯、全球定位、多媒体设施、信用卡终端等领域有较强竞争力,环保服务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受益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产业也蓬勃发展,产值达到GDP的3%以上。 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挪威能源的协同管理机制在走出“资源诅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这对当前我国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有很大启示。近年来,能源领域体制机制问题引起各界关注,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未来改革涉及的利益、触动的领域必然更多,在规则探讨制定和机构协同落实中要强化能源与其他领域的联系,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协同管理。 第二,挪威能源行业以国有为主,政府的有效干预为能源企业创造了有效的市场化环境,这与我国发展路径不谋而合。当前,我国正处于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对于能源领域国企改革,要减少政府过度干预,营造市场化竞争环境,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
  • 《《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18-2022年)》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1-03
    • 光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分支,也是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光学、通信、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产生的新技术。光电子器件是光电子技术的基础和核心,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领域,直接拉动形成了数千亿美元规模的光电子产业。“十三五”以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出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我国光电子器件产业也迎来了获得了重大发展机遇,但相关基础研发薄弱、产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情况依然存在,核心高端光电子器件水平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深入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助推形成新动能,针对光电子器件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委托相关行业协会并组织骨干企业、研究机构、大专院校、行业专家等共同编制了《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18-2022)》(以下简称《路线图》),已于2017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 《路线图》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现状,聚焦于信息光电子领域的光通信器件、通信光纤光缆、特种光纤、光传感器件四大门类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产业竞争优劣形势,剖析发展面临机遇挑战,研究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提出若干策略建议与重点方向,力求引领产业发展导向、促进合理布局规划,凝聚行业力量共同推动我光电子产业加快跨越升级发展。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将组织产业界贯彻实施《路线图》,加快提升我国光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后续还将根据产业发展变化情况,组织专家力量对《路线图》予以实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