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港口煤价或上涨乏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08
  • 当前,沿海煤炭运输较为宽松,煤炭市场供应充足,电厂库存高位;预计今冬,下游电厂用煤不会出现紧张状况,港口煤价上涨乏力。

    1.电厂库存保持高位。

    三季度开始,电厂积极存煤,确保了在入冬之前,将存煤可用天数提高至28天的高位。即使入冬后,电厂日耗增加,但存煤可用天数仍在高位。加之大秦、朔黄、蒙冀线运力充足,与之配套的环渤海港口运输能力提高,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效率在加快。在下游煤炭需求没有出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运输数量增加,助推沿海电厂存煤保持高位,冬季电煤需求不会紧张。

    2.即将进入施工淡季。

    临近冬季,东北、华北和山东等地区将相继进入重点行业错峰生产阶段,进入冬季施工淡季;供暖期开始后,北方环保压力加大,下游用煤行业将受到影响。随着寒冬的到来,水泥、化工等企业开工率下降,耗煤数量减少,非电行业对煤炭需求将出现下降。

    3.进口煤继续登陆国内市场。

    截止目前,除了部分地区不能接受异地报关和属地报关以外,其他并没有更严格的措施限制进口煤。继三季度,我国进口煤数量创新高之后,预计10月份,我国进口煤不会低于2500万吨;如果国家不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或者对进口煤配额严格管理的话。今年11、12月份,我国进口煤仍会保持高位,不但补充了煤炭资源,而且加重了国内煤市供大于求压力。

    4.港口煤炭运能充足。

    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主要以长协煤为主,到港煤车增多,港口库存得到补充。寒冬时节,环渤海港口冲刺年度生产任务,通过加强与矿路航电各方的联系、沟通,加快煤炭发运,下游用户及时拉运,船货衔接顺畅;今年后两个月,沿海地区用户库存及时得到补充。

    5.煤价涨幅有限。

    环渤海港口煤炭发运的市场煤只占其下水煤总量的15-20%,其中,曹妃甸港下水的市场煤多一些,秦皇岛、黄骅港发运的市场煤数量少一些。下半年以来,港口市场煤呈现供需两弱态势,价格一路下跌;在煤价倒挂之下,实力不济的贸易商纷纷退出,后续市场煤发运量将减少。预计在11月底,受需求拉动,市场煤价格将出现企稳止跌,并有望小幅上涨;但受各环节库存高位影响,涨幅很小,预计煤价上涨10-20元/吨。

相关报告
  • 《本月煤价上涨乏力 市场保持供需双弱》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26
    • 进入11月份,尽管进口煤配额管控收紧,进口煤到货数量减少,国内煤市现转好迹象;但由于利好政策实施时间有点晚,且刚刚实施;目前,起到的作用有限,到达北港拉运煤炭的船舶并没有明显增多,港口市场煤价触底企稳后,仍呈供需双弱走势。 11月份过去多半,我国华北、内蒙古、东北等地已经进入取暖季节,电厂日耗有所增加;但华南地区气温偏高,华东地区气温下降后又出现回升,民用电没有完全发力,在增加耗煤方面贡献不大。尽管南方雨水减少,水电出力减弱,但拉煤渠道增多;加之陆续还有少量进口煤到货,南方沿海、沿江电厂煤炭调进量普遍高于消耗数量,造成库存继续保持高位。截止目前,全国重点电厂存煤依然保持在9500万吨左右,而沿海六大电厂合计存煤1658万吨,存煤可用天数高达25天。 产地煤炭供应充足,由于下游需求乏力,部分煤矿开始以销定产或换工作面检修;加之年底保安全,产地供应略有收紧。近期部分区域需求虽有所好转,但整体库存仍处于中位水平,资源供应较为稳定。山西及山东两起煤矿事故发生后,市场看涨预期增强,部分港口贸易商惜售,报价小幅上扬;但由于下游库存高、需求乏力,还盘价格偏低,实际成交有限。 受进口煤限制消息的影响,港口询货略有增多,但实际成交情况一般。目前,上下游对煤炭市场看法不一,上游报价坚挺,下游低价还盘,双方僵持不下。尽管限制进口有一定效果,但主要是心理上的影响,终端电厂库存依然高位,整体采购需求略有放量;港口煤炭交易不活跃,整体采购和拉运积极性不高,对煤价支撑作用有限。 11月上旬,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不小,煤价小幅下跌。中旬,限制进口煤措施出台后,有一定效果;但受制于电厂库存高位影响,大部分主力电厂处于积极消耗库存阶段,中下旬,5000大卡市场煤价格累计上涨了5元/吨,5500大卡煤炭价格纹丝不动,整体煤价上涨乏力。整个11月份,尽管市场有趋好迹象,但煤价仍以稳为主,中下旬好于上旬;后期,市场走势和煤价变化,需要观望年底保安全,主产地供应情况,以及电厂耗煤情况。
  • 《港口煤价率先上涨 产地煤价继续收窄》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05
    • 本周一,多个港口煤价指数止跌,周二指数出现上涨,意味着煤市有所趋稳;叠加工业企业复产复工的加快,终端需求强势回归,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有所缓解。经历了为期一个半月的煤市寒冬期之后,市场逐渐走出低谷。 此次港口煤价趋稳原因如下:首先,节后,尤其正月十五过后,电厂日耗恢复加快,已经接近正常水平的85%,沿海八省重点电厂存煤数量也掉头下降,标志着沿海煤市的拐点已经来到。其次,现货实际交易价格已经跌至月度长协价格以下,在今年经济稳步复苏的大背景下,市场并不悲观;加之占比较高的长协煤托底,手里有煤的贸易商出现挺价不卖。再次,市场煤价格已经跌至谷底,部分客户有抄底心里,询货增多。有的用户按指数上浮10元询货,但却拿不到煤。第四,进口煤成本倒挂,加之期货上涨,拉动需求增加。 尽管3-5月份,处于民用电淡季,但后续市场并不悲观。首先,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用电表现不会太差,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尤其沿海地区外贸企业和服务业的全面恢复生产,用电量将出现质的飞越。其次,虽然近几天电厂的中标价格仍然偏低,但随着日耗上行、电煤去库存,市场套保需求之外的询货也有增加,电企招标陆续释放,带动看涨情绪升温。再次,两会的召开,煤矿安全检查趋于严格,保供压力减轻,主产区煤炭产能释放将受到一定影响,电厂和港口库存的缓慢下降,库存压力将减轻。第四,后续市场要面临着四月份大秦线春季集中修,澳洲煤暂停,穆斯林斋月和开斋节、影响印尼煤炭产量等等,促使国内煤市交易和港口运输将更加活跃。 产地方面,煤价延续跌势,降雪对煤炭供应影响不大,但对需求却有一定影响,造成拉煤车减少。下游水泥、化工等非电终端有采购需求,但电力终端采购偏弱,多数煤矿正在消化现有库存,陕蒙部分煤矿价格企稳或有10元/吨左右涨幅,其它矿以继续下跌为主。尽管坑口市场需求一般,煤矿库存偏高。但随着港口煤价的上涨,坑口煤价会得到提振;本周,产地煤价跌幅也会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