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Pb)污染的土壤由于其易于暴露、快速代谢率和快速发展的神经系统而引发了对婴儿和儿童的担心。确定土壤中铅的生物可获取性对于人类健康风险评估至关重要,这可能因土壤性质和铅污染源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本项研究中,使用相对生物利用度浸出程序(RBALP)调查了采矿(特别是Broken Hill)的铅污染、射击场、一个冶炼厂和两个工业场所(陶器和电池)的土壤特性与各种铅源的铅生物可接近性之间的潜在关系。我们发现以下结果:(1)CEC、TOC、砂和粉砂含量以及总铅在<2mm和<250μm的两个粒度级分之间显著不同(p<0.05);(2)EC、CEC和总铅与铅生物可接受度显着相关(p <0.05);(3)基于铅源的土壤分析表明,破碎山采矿土壤铅生物可接受度与土壤性质(CEC,EC,粘土含量和总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2=0.86,p<0.05,n=18)。这些结果证明了铅污染源、土壤性质和粒度分数对铅生物可接受度的影响以及使用土壤性质预测铅生物可接受度。这里记录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开发人类健康风险评估和铅污染土壤修复的预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