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煤炭中长期合同不得捆绑销售现货 变相超出价格合理区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16
  • 国家发展改革委16日发布煤炭价格调控监管政策解读,指出国家和地方有关文件已明确了煤炭(国产动力煤)中长期交易价格的合理区间。要求煤炭生产经营企业与需方签订中长期合同时,不得通过捆绑销售现货等方式变相提高交易价格,超出合理区间。

    例如,陕西省煤炭(5500千卡)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上限为520元/吨,按此测算的出矿环节现货交易价格合理区间上限为780元/吨。当地某煤矿与电厂签订了一份中长期合同,约定出矿价格按“1吨长协(520元/吨)捆绑销售2吨现货(780元/吨)”方式执行,平均价格为693元/吨,实际已超出当地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上限,存在涉嫌哄抬价格行为。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15751.s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发改委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通知,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煤炭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消费仍需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遏制投机资本恶意炒作,防止煤炭价格大起大落;有利于稳定下游企业用能成本,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万劲松介绍,上世纪90年代,我国煤炭价格逐步放开由市场形成。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煤炭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加之投机炒作推波助澜,部分时间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导致煤炭价格大起大落,并带来不利影响。比如,2015年,煤炭价格过度下跌,导致煤炭企业普遍亏损,生产积极性严重不足,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去年10月份,煤炭价格脱离供求基本面、短期内大幅飙升,燃煤发电行业亏损严重,影响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从多年市场运行情况看,煤炭市场价格客观上存在一个合理区间。”万劲松说,我国煤炭自给率超过90%,上下游关系长期稳定,明确价格合理区间、强化区间调控、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完全具备条件。应该看到,提出煤炭价格合理区间,不是要对煤炭实行政府定价,目的是在坚持煤炭价格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建立价格区间调控机制,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从具体内容来看,这次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两个明确、三项保障”。   “两个明确”:一是明确了煤炭价格合理区间。从目前阶段看,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较为合理,上下游能够实现较好协同发展,这也是行业普遍共识。综合考虑合理流通费用、生产成本等因素,相应明确了煤炭重点调出地区(晋陕蒙三省区)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二是明确了合理区间内煤、电价格可以有效传导。目前,燃煤发电执行的是“基准价+上下浮动不超过20%”的市场化电价机制。这次提出煤炭价格合理区间,燃煤发电企业可在基准价上下浮动不超过20%范围内及时合理传导燃料成本变化,煤价、上网电价、用户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了“三价联动”,从根本上理顺了煤、电价格关系。   “三项保障”:首先,提升供需调节能力。保障煤炭产能合理充裕,完善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进一步增强政府可调度储煤能力,完善储备调节机制。其次,强化市场预期管理。健全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制度,规范煤炭价格指数编制发布行为。煤炭价格超出合理区间时,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引导煤炭价格回归。第三,加强市场监管。严禁对合理区间内运行的煤、电价格进行不当干预,加强煤、电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强化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和反垄断监管,及时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万劲松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指导督促各地、各有关企业迅速抓好落实,确保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 《六大发电企业上书要求解除捆绑销售政策,部分煤企或带头降价》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05
    • 近期六大发电集团联名上书,恳请发改委协调2019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事宜,要求解除中煤、同煤、神华、伊泰等4大煤矿的捆绑销售政策。对此发改委对煤矿方提出了两条可选路径:一是降低年度长协价格,即从535元/吨降低到520元/吨;二是将动力煤月度长协价格降到黄色区间,即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降到600元/吨以下。 随后,《华夏时报》记者致电同煤集团得到回应称:“不排除有降价的可能”。 5月29日,中煤协会、中煤运销协会发布倡议书,号召煤炭企业积极挖潜增产,增加电煤资源有效供给。记者向发改委求证,其相关人士并没否认该消息,但也不愿就此发表更多的观点。 “煤企是否采纳发改委的建议,还不好说,煤炭市场是完全市场化,但电力市场依然还是计划电,这是两种体制间的矛盾。”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 “这个大背景,我理解是减税降费的一些措施。”5日,亿海蓝(北京)航运大数据事业部总经理林书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无论是从发电企业,还是电网降低用电端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工商企业的成本,能更好的应对目前复杂的经济局面。 林书来表示,因为对燃料煤炭来说,供给侧改革应该是达到了相应的效果。目前适当多用国内的煤炭产能和供应,减少进口,应该来说是比较好的措施。 与电价降10%有关 梳理发现,在“市场煤、计划电”的博弈中,发电企业上书求相关部门降煤价,这不是第一次。去年11月,六大发电企业集中上书发改委,争取电煤价格的优惠。 今年全国两会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华能集团原董事长曹培玺表示,在当前整个用电经济下行,给企业减负的背景下,火电企业需要承担一些责任,怎么能够降低用户的电价,它要做出一些贡献。 此政策若得以解除,大型煤企对现货市场的采购需求将大幅减少,这无疑会成为压垮煤价的最后一根稻草。今日智库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文林告诉记者,面对发改委的建议,不排除会有大型煤企带头降价的可能。 事实上,最近的煤价并不稳定。记者查询的价格差别很大,比如6月5日防城港动力煤(印尼5500)报价657元、广州港神混一号5500报价710元、秦皇岛5500混煤报价591元、秦皇岛5000混煤报价501元。 那么,为什么发改委在此时要求尽快降低动力煤价格?薛文林给出的理由是,应该与国家要求再次降电价有关。因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9年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要在2018年基础上再降10%。 华北电力大学的一位专家也对记者称,降电价,电企盈利减少,但煤价不降,更加挤压了电企的盈利,这是电企上书降煤价的原因。 据了解,2018年国家主要是降低了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有些省份为了完成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降10%的任务,也采取了取消脱硫脱硝补贴的办法,这实际上变相降低了上网电价。不过,国家更希望的是通过竞价上网的方式推动电价整体下降,这就要求燃煤成本不能过高,否则发电企业的日子就不好过。 “要不断增加煤炭市场的有效供应,供给量大了,价格自然会下降。”林书来说,目前,有必要持续增加国内动力煤产量,特别是增加晋陕蒙主产区的煤炭产量,否则将动力煤价格控制在黄色区间还是有难度的,原因就是夏季用电高峰期已经到来了。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此前,有关部门一直在通过煤价控制(在500元至570元左右)以平衡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的需求。比如,去年发改委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就包括提高产量、加快先进煤矿的新增产能等举措来抑制价格上涨。 但今年略有不同的是,一些地方因煤矿检查、煤矿事故和进口限制,大大削减了煤炭供应,导致煤价上升较快。“要从根本上解决高煤价问题,还是得靠不断增加市场有效供应。”林书来称,这样可以缓解发电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高企和政府计划削减电费的压力。 增加市场有效供应 记者注意到,中煤协会、中煤运销协会5月29日发布的倡议书称,重点号召中大型煤炭企业要增加电煤资源有效供给。 “我们一直高度关注煤炭市场供需变化,及时调整资源流向,保持煤炭市场平稳运行。”中煤协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对记者表示。 记者从发改委获悉,在“市场煤”的环境下,发改委的措施主要体现为把好审批关,使得优质煤矿的产能得到释放,弥补产能的不足。 至今,产能释放还在继续。国家发改委于5月14日核准批复了内蒙古上海庙矿区巴愣煤矿、陕西永陇矿区麟游区园子沟煤矿等两个煤矿项目,合计产能为1600万吨/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全国原煤产量为2.9亿吨,同比仅增长0.1%,增速较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 “自今年以来,煤炭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也部分产煤省份产量出现下降,比如个别地方因煤炭事故影响了产能,短时供应偏紧。”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指出,影响煤炭市场变动的因素,还有很多。 就今年来说,影响煤炭市场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电煤消耗少;产煤地区煤炭供应紧张;煤炭运输方式“公转铁”持续推进,大秦线、朔黄线等线路的运输能力提升,运输瓶颈正逐渐被打破。今年前4个月,电煤消耗明显放缓,煤炭消费增加主要源于钢铁、水泥行业需求。 “时至今日,煤炭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煤企扭亏未脱困。”林伯强对记者说。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亏损达到34%,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此外,退出煤矿资产、债务处置依然缓慢,股权多元、债务构成复杂更是去产能的难点。 随着去产能的推进,煤炭生产重心加速向山西、陕西、内蒙古地区集中,煤炭生产更加集中。与此相关,5月以来,动力煤期现货价格也开始分化,期货主力1909合约价格由月初的616元/吨高位跌至600元/吨以内,而在现货市场晋陕蒙煤炭主产地,受安全检查和煤管票限制的影响,产量释放受阻。 记者了解到,陕西和鄂尔多斯地区煤价以上调为主,榆林市煤矿供给却非常紧张。“榆林的部分煤矿,煤管票一票难求。”榆林一煤炭经营者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坚挺的产地煤价,同样反映了供不应求,而上游受安检政策支撑,产量释放受限,港口贸易商囤货而沽,成本因素也支撑煤价上涨容易降价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