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减产让谁惴惴不安》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08
  • 当前石油仍然是全球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其产量与价格对全球经济走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欧佩克+”的减产决定吸引了全球目光,特别是在多国通胀高启之际。那么,“欧佩克+”减产后哪些国家或地区会受到较大冲击?希望油价下降的美国政府又会作何反应?

    这些国家受影响更大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宋国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佩克+’减产对两类国家或地区会产生影响,一类是如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欧佩克+’成员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直接增加收入;第二类是石油进口国,这些国家不得不承担能源成本上涨的结果。特别是作为石油进口‘大户’的美国和欧洲多国都在面临高通胀的压力,因此‘欧佩克+’减产对这些国家的冲击会更大。”

    对于即将在能源危机中“过冬”的欧洲而言,石油价格的上升无疑是雪上加霜。“很简单,石油价格的上涨也意味着汽油价格上涨,这将直接影响民众的生活。”德国埃森RWI经济研究所专家曼努埃尔·弗朗德尔说。

    事实上,“欧佩克+”减产已经引发了部分欧洲民众的担忧。德国一家专营水电处理的公司负责人奥勒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许多中小公司对汽油价格很敏感,因为他们每天都需要加油,油价越高,意味着收入减少。”

    奥勒尔看着记账本分析了最近3年的油价,2020年5月28日,每升E10汽油价格才1.13欧元;去年一路走高也没有超过1.7欧元;但今年俄乌冲突开始后,油价火速提高,3月15日每升E10汽油价格达到2.19欧元的高点。最近一段时间,德国油价下降,司机们也非常高兴。但是现在又开始上涨,10月5日最新的E10汽油价格已达到1.89欧元,眼看要再次突破2欧元的关卡。

    美国应对或难自救

    美国同样将承受重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几个月来,美国政府一直在国内国外积极开展活动,以缓解俄乌冲突后飙升的能源价格。努力初见成效,美国汽油价格已经连续近100天下跌。

    此前有分析称,拜登政府的低油价目标并不单纯。一方面是美国中期选举将至,拜登也急需稳定物价以收获选票,另一方面则与对俄罗斯的打压有关。10月5日,美国全国公共广播评论称,石油产量的大幅削减可能有利于“欧佩克+”的联合主席国俄罗斯,能源收入的增加对其至关重要。拜登政府期望的低油价可以降低俄罗斯的实力。

    如今,面对未来油价回涨的形势,拜登政府宣布,11月将从战略石油储备中再释放1000万桶以稳定市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1000万桶石油在美国巨大的化石燃料需求面前微不足道,大概率不会起到稳定当地油价的作用。”

    宋国友也有相似的观点,他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虽然是石油生产大国,但有三个原因令其无法避免‘欧佩克+’减产的影响。第一,美国也是石油需求大国,本国产的石油不一定能满足自身需求量;第二,增产化石能源与拜登政府的清洁能源计划相悖,因此他不会轻易下达增产指令;第三,美国石油生产企业极有可能以自身利益为先,不愿意听从拜登政府增产降价的指令。”

    当下环境不利于良性循环

    9月份,欧佩克的月度报告中仍然维持对全球石油需求强劲增长的预测不变,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310万桶/日,2023年需求将增加270万桶/日。国际能源署(IEA)也预测今明两年石油需求仍然将保持增长趋势,IEA预计今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将增加200万桶/日至9970万桶/日,2023年需求将继续增加210万桶/日至1.018亿桶/日。

    需求增长,价格上升,对石油市场无疑是利好。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国际油价挂钩的全球经济或有不同走向。宋国友认为:“受‘欧佩克+’减产影响,全球的通胀压力难以在短期消除。油价的走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我判断这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中期影响。”

    林伯强也表示:“全球通胀的压力可能会继续增强。”此外,在他看来,原油减产涨价后,全球通胀会愈演愈烈,彼时各国央行将不断加息平息通胀,但资金流动性的降低,又会造成经济衰退的局面,能源需求也再次降低,形成负循环。“目前无法判断本次‘欧佩克+’减产的影响会持续多久,因为地缘政治决定了全球能源局势和经济局势不稳定的时间周期。”林伯强说。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63396.html
相关报告
  • 《石油减产,美国为何起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3
    • 近日,沙特等欧佩克国家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又称“欧佩克+”机制)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第33次部长级会议。这是该会议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线下举行。与会各国一致决定,自今年11月起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的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减少200万桶,减产措施持续至2023年12月。 对此决定,美国拜登政府气急败坏,放言将采取反制措施。不过,在当前形势下,美国反制工具箱中可用的工具并不多。美联储继续加息的剩余空间有限,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不过是杯水车薪,放开美国境内的能源开采限制将违背民主党政府的执政理念,短期内通过《反石油生产和出口垄断组织法案》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几乎拿不出真正短期有效的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产决定距离美国中期选举仅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对疲于应对通胀的民主党政府而言,“欧佩克+”减产无疑是个坏消息,拜登难免恼火。不仅如此,这也相当于宣布此前拜登访问沙特的“能源之旅”彻底失败。 在此次决定减产之前,无论是沙特还是俄罗斯都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美国屡屡施压沙特增产,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则遭受美国和欧洲的制裁。在此情况下,“欧佩克+”能够达成协议,表明各国仍然重视在该机制内的共同利益,即稳定油价。但在美国看来,“欧佩克+”的减产决定是对“美国的敌对行动”。 更令美国恼火的是,沙特等主要产油国大幅减产的决定可能使西方对俄制裁“变得徒劳”。《日本经济新闻》称,这一决定导致七国集团对俄罗斯石油出口设置价格上限一事的效果充满不确定性。减产将推高油价,削减俄罗斯石油收入的难度因此上升,愈发鲜明地暴露出美国与中东产油国之间的分歧。 对于美方的指责和威胁,沙特外交大臣朱贝尔强调“石油不是武器”,否认减产是在将“石油政治化”。 从经济层面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冲突局势影响下,全球能源需求下降是必然的,“欧佩克+”的减产行动,是平衡市场的必要措施。从经济权力的角度讲,减产决定与维护石油定价权又紧密相关。 过去几个月,面对美国国内通胀形势,美联储采取了激进的加息措施,造成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与此同时,石油价格一路狂跌。原因就在于,加息后的美元越来越值钱了,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自然下跌。在这个意义上讲,“欧佩克+”不顾美国压力而大幅减产,也是对美元定价全球大宗商品权力的一次挑战。 “新的石油战争:‘欧佩克+’行动起来反对美国?”英国《金融时报》称,约半个世纪前,由于美欧等西方国家在战争中对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国家决定组成石油生产国联盟,并停止向西方国家供给石油,这导致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爆发。如今,正值全球通胀高企、消费者对能源价格和短缺日益焦虑之际,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石油出口国作出大幅减产决定,这标志着石油出口国同西方,尤其是美国之间“危险的决裂”。正如埃菲社的报道所言,“欧佩克+”有自己的标准,这使西方烦恼。但“欧佩克+”维护自己的经济和贸易利益,而不是围绕西方“地缘政治”需求运转,这无可厚非。 北半球凛冬将至,油价升温引发的争论注定热度难减。在通货膨胀破坏全球经济增长、地缘冲突加剧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欧佩克+”和美西方围绕全球油价走向的博弈,将持续影响全球。
  • 《欧佩克下调石油需求预期 为其减产提供理由》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3
    • 欧佩克大幅下调本季度所需原油产量的预期,为上周宣布的减产提供了理由。欧佩克月报称,8月经合组织石油库存增长780万桶,至27.1亿桶。此外,欧佩克月报还显示,预计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264万桶/日,此前为310万桶/日;预计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234万桶/日,此前为270万桶/日。 欧佩克在报告中称:“通胀水平持续高企、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许多地区主权债务水平高企,以及供应问题持续之际,全球经济已进入一个不确定性加深、挑战增大的时期。石油市场可能会错过典型的季节性消费上涨。” 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王子上周将欧佩克减产归咎于“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因为多家机构已经下调了对经济增长的预期。 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警告称,当前动荡最糟糕的时刻“尚未到来”,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7%,比7月的预测低0.2个百分点。此外,第三季度油价暴跌23%,为两年多来最严重的一次暴跌,令欧佩克成员国的收入面临风险。 尽管如此,欧佩克的需求调整与该组织宣布的减产规模相比相形见绌。即使只是部分实施,欧佩克的原油日产量也将大大低于该组织认为其在第四季需要供应的2,943万桶的平均水平。 报告称,欧佩克13个成员国9月份的产量增加14.6万桶/日,至2977万桶/日,但这是拜登今年夏天访问沙特后宣布的象征性增产举措。尽管如此,由于面临投资不足和运营中断等问题,大多数成员国的产量仍远未达到目标。 如果欧佩克秘书处的报告具有指导意义的话,该组织可能倾向于在明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控制石油供应。值得一提的是,该组织下调了2023年的消费预期,并预计在明年第四季度之前,对其原油的需求不会超过当前水平。 据了解,此前,沙特阿拉伯及其盟友于10月5日同意大幅削减200万桶/日的石油供应,而调降需求前景给欧佩克+上周决定的减产行动提供了额外的支持,该行动为202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减产行动,目的是为了支撑油市,但此举却遭到美国的批判。 据了解,拜登总统抨击了沙特的决定,称这增加了俄罗斯的石油收入。他说,美国需要重新评估与沙特的关系,但没有具体说明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