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钢管自主研发高钢级套管进入长庆油田试用》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05-29
  • 5月11日至15日,宝鸡钢管公司生产的Φ139×9.17毫米LC N80、P110钢级高频焊热张减套管(简称SEW套管)产品在长庆油田采气五厂苏东28-27C1井完成首口井下井试用,各项性能均达到设计要求。  SEW套管产品是宝鸡钢管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采用“高频直缝焊管+管材热张力减径+全管体热处理”工艺组合,彻底解决了高钢级管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SEW套管的强度及韧性指标普遍优于同钢级的无缝套管,同时具有参数稳定、壁厚均匀、抗挤毁性能强等优质性能,先后在新疆油田及青海油田等复杂地形区域完成气井的小批量应用。此次在长庆油田气井成功试用,为进一步发挥集团公司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奠定了基础。  套管是油田勘探开发必须使用的大宗商品,也是成本降控的难点和堵点。长期以来,在高钢级套管领域,受上游无缝管坯供应的制约,集团公司内部的装备制造企业很难涉足,无形中形成了价格高、供应难等外部垄断的成本壁垒。SEW的研发和使用,打破了管胚供应“卡脖子”链条,有助于集团内部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和整体成本降控。

相关报告
  • 《天津钢管集团深入研发页岩气井用套管服务能源开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03
    • 不久前,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从中石化传来,继涪陵页岩气田后,中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再获重大突破,威荣页岩气田提交探明储量1247亿立方米。这背后是天津钢管集团深入研发页岩气井用套管的努力。 近年来,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紧跟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步伐,加强产品开发,累计销售的页岩气井用套管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85%以上。在涪陵页岩气田使用的气密封套管中,钢管集团产品高达70%以上。钢管集团在该类产品研发生产上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新动能、新技术、新产品培育转化,助推国家能源战略稳步实施。 ——抢抓机遇 “新钥匙”开启市场 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是一种深埋地下的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主要用于民用和工业燃料、化工和发电等,是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根据国家关于页岩气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 早在2011年,天津钢管集团获悉涪陵页岩气项目将上马后,高度重视,主动调整战略定位,抢抓能源转型的机遇。钢管集团与油田携手建立多项有关页岩气开发用管的科研项目,对材料和扣型共同研究、共同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并为用户提供井身结构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和培训。同时成立专项课题组,结合涪陵地区地质情况加速研发进度,以高水平、高质量的页岩气井用套管为“钥匙”,开启新能源宝库的大门。 ——创新技术 “巧钥匙”攻克难关 “ 页岩气井的工况条件要比常规油井复杂得多。”集团技术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由于页岩气井用套管要承受抗外挤和抗内压的反复交变载荷,接到研发课题后,课题组首先要解决如何有效模拟页岩气井况的问题,还原井下套损过程。鉴于国内外缺少这方面的有限元研究,课题组的研究员们决定自行开发模拟程序。 “针对引起套损的根本原因,我们自主开发了整套计算和评价实验方法。”课题组负责人说,这套程序为套管选型提供精确的理论依据。经过200多个昼夜的开发研讨,无数次的计算实验,技术人员终于完善程序的研发,成功应用于后续针对页岩气井用套管的技术创新,并将该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发明专利。 与此同时,课题组为了满足页岩气项目降低开采成本的要求,经过细心摸索和联合技术攻关,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专门为涪陵页岩气项目研发了经济型气密封特殊扣,助力涪陵页岩气项目,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页岩气管串结构体系。在一次次技术创新与突破中,研发人员以智慧和汗水为“钥匙”,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钢管集团开拓新能源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深入推广 “金钥匙”服务客户 随着页岩气井用套管的技术、产品不断成熟完善,钢管集团技术和销售人员多次深入涪陵页岩气油田交流推广,赢得了大量产品合同。同时,为深化钢管集团与油田客户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发,加大页岩气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销售、技术、质量和服务人员全力推进“产销研服一体化”进程,协作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完善了售后服务体系。 “有的井队是第一次使用咱们生产的套管,需要耐心沟通帮助。”钢管集团用户服务中心的跟井服务人员说。每当接到油田通知后,他们第一时间赶到井场,与井队技术人员充分沟通,了解作业进度、地层构造、钻井过程等相关情况,同时向井队提供相关资料,核对相关技术参数,并向井队讲解套管入井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每当套管入井,他们24小时在井场值守,保证每一根套管顺利入井。 钢管集团还加严产品质量控制,优化生产工艺,各生产单位精细生产,严把质量关,确保了产品各项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近年来,钢管集团在进一步保持涪陵页岩气井用套管市场高占有率的同时,针对中石油川渝地区页岩气井开发的特殊需求,自主研发出高钢级页岩气井专用套管,成为国内市场标杆产品,发挥了钢管集团在无缝钢管领域的产品和技术优势,为国家绿色、清洁、高效新能源的开发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不懈的创新突破中彰显了新时代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 《中石油宝鸡石油钢管高合金连续油管首次量产 突破国外技术壁垒 》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7-27
    • 7月18日,经过16小时的连续生产,中国石油宝鸡石油钢管公司首盘3000米高合金连续油管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油气田急需的高端管材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拓展了宝鸡钢管连续管业务的应用范围,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高合金俗称不锈钢,因其合金元素价格昂贵,又称为钢制产品中的“奢侈品”。与普通碳钢相比,高合金连续管最大优势是耐腐蚀、耐高温。主要用于高温高压和高腐蚀等特殊工况的井下作业。在煤层地下气化、深水天然气水合物、腐蚀气井完井管柱、油田集输管线、海上油气开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长期以来,高合金连续管因为制造技术复杂,一直被美国企业和个别合资公司垄断,成为国内非常规油气开采的“痛点”。 为打破技术垄断,2019年2月宝鸡钢管立项,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激光焊机功率与成型机组速度的匹配,是高合金连续管制造的核心技术,国外垄断企业实施了严苛的技术封锁,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资料。该公司和国家油气管材工程技术中心联合攻关,从焊接原理出发经上千次模拟试验,逐步掌握了焊接和热处理核心工艺。 “激光焊不是什么新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精密仪器等制造领域。但像我们这种3毫米厚板、0.5毫米像针鼻孔一般大的光束,稳定焊接几千米的承压管材,保证焊接零缺陷,就像是绣花的功夫,必须打破常规焊接的‘天花板’。”宝鸡钢管连续油管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红智说。 连续油管分公司销售部经理郜飞介绍,6月份以来他们已和长庆、大庆、吉林三个油田签订了连续油管产品合同,客户就等着产品下线。 “2017年,在中石化普光气田高含硫区块做过一次对比试验。普通碳钢连续管下井作业3次,管体就腐蚀成坑坑洼洼,不得不使用价格昂贵的进口高合金连续管。这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坚定了我们必须把高端制造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连续油管分公司副总经理谈树美对那段往事至今难以释怀。 “仅长庆靖边的下古气田,就有上千口高腐蚀气井。国产高合金连续管能给油气田提质增效带来很好的解决方案。”国家油气管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毕宗岳说。 据悉,宝鸡钢管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油气管材制造和服务企业,2009年建成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条连续油管生产线。经过10多年发展,突破了层层技术壁垒,开发出了系列超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连续管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在川渝页岩气、塔里木超深井开发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内市场占比达80%以上,并远销俄罗斯、塞尔维亚、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