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套管防腐技术实现规模应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2
  • 截至7月5日,由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自主设计研发的耐温阳极套管内防腐工具,累计在全油田应用3573口井,防腐效果显著,成为油田套损井治理的技术利器。

    近年来,在长庆油田主产重点区域,井下作业套管内腐蚀严重。对此,科研人员提出了将耐温阳极下入套管内腐蚀井段,持续向套管提供保护电流,减缓套管腐蚀速率的思路。

    经过4年多的技术攻关,长庆油田成功研发了适用于油水井高温、高矿化度环境的耐温阳极技术体系,电流效率实现两连升,较常规阳极分别提升50%和80%,平均腐蚀速率下降50%,套管使用寿命提高了1年以上。同时,科研人员通过模拟试验,进一步优化了工具结构和下井管柱组合,规范了入井设计,保证顺利起下管柱作业,形成了《油水井耐温阳极套管内防腐技术规范》企业标准1项。

    目前,此项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申报省部级技术成果3项,为老油田稳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 原文来源:https://oil.in-en.com/html/oil-2941779.shtml
相关报告
  • 《宝鸡钢管自主研发高钢级套管进入长庆油田试用》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5-29
    • 5月11日至15日,宝鸡钢管公司生产的Φ139×9.17毫米LC N80、P110钢级高频焊热张减套管(简称SEW套管)产品在长庆油田采气五厂苏东28-27C1井完成首口井下井试用,各项性能均达到设计要求。  SEW套管产品是宝鸡钢管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采用“高频直缝焊管+管材热张力减径+全管体热处理”工艺组合,彻底解决了高钢级管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SEW套管的强度及韧性指标普遍优于同钢级的无缝套管,同时具有参数稳定、壁厚均匀、抗挤毁性能强等优质性能,先后在新疆油田及青海油田等复杂地形区域完成气井的小批量应用。此次在长庆油田气井成功试用,为进一步发挥集团公司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奠定了基础。  套管是油田勘探开发必须使用的大宗商品,也是成本降控的难点和堵点。长期以来,在高钢级套管领域,受上游无缝管坯供应的制约,集团公司内部的装备制造企业很难涉足,无形中形成了价格高、供应难等外部垄断的成本壁垒。SEW的研发和使用,打破了管胚供应“卡脖子”链条,有助于集团内部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和整体成本降控。
  • 《长庆油田微球调驱技术控递减》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11
    • 截至7月7日,长庆油田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规模推广应用以来,已累计实施超2万井次。微球调驱技术助推油田自然递减率由13.4%下降到11.2%,含水上升率保持在1.3%左右,实施效果明显。 近年来,长庆油田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等因素导致的水驱效果不佳等问题,自主研发了系列纳米聚合物微球核心产品,并定型了“小粒径、低浓度、长周期、集中注入”工艺模式,满足了地下微孔细喉储层需求,为低渗透油田降低递减率和提高采收率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2017年规模应用以来,这项技术在长庆油田各个主力油区得到应用,所实施区域年均自然递减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含水上升率下降0.9%,采收率提高3个至5个百分点。 同时,长庆油田科研人员围绕机理研究、工艺优化、技术配套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提升完善,系统开展室内实验,进一步深化调驱机理认识,精细刻画堵水调驱技术界限,丰富完善技术体系。通过试验微球调驱与注水技术策略优化相结合,协同提升水驱开发效果,加快纳米聚合物微球系列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持续完善低渗透油田改善水驱技术系列。 长庆油田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历经多年攻关,已形成集机理深化、产品研发、工艺创新、数智配套于一体的技术体系,在注水开发油藏全面应用。目前,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