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水利技术合作培训启动 共筑中亚水安全新支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12
  • 4月10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中南院承办的“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治理技术培训班”在长沙开班。首期30名来自哈萨克斯坦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水务企业的学员参与培训,标志着两国水资源领域技术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本次培训作为落实中哈《水资源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首个专项人才培养项目,课程涵盖水利工程管理、智慧水务系统等核心领域,重点解析中国在防洪减灾、节水灌溉等领域的技术实践。培训期间将组织学员赴湖南、广东两地开展水利工程实地考察,通过案例教学促进中国治水经验与哈方实际需求精准对接。

    根据规划,中南院将在年内为哈方举办四期专项技术培训,计划培养百名水务管理人才。培训内容深度结合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分布特点,聚焦数字化技术在流域管理、水环境治理等场景的应用示范,为后续联合实施水利合作项目储备专业技术力量。

    近年来,中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与跨境河流治理的双重挑战。此次培训通过系统分享中国在流域综合治理、农业节水等领域的技术成果,推动两国从传统工程合作向技术标准互鉴升级。据悉,参训学员将参与制定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流域联合调度方案,相关成果有望纳入中哈跨境水资源合作框架。

    中南院国际业务负责人表示,培训班搭建了中哈水利技术共享平台,既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破解水安全问题提供实践参考,也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首期培训启动,双方在数字孪生流域、智能灌溉系统等领域合作项目进入前期筹备阶段。

  • 原文来源:https://huanbao.in-en.com/html/huanbao-2394404.shtml
相关报告
  • 《【亚洲开发银行与GEAPP】联合启动ENABLE计划》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5-07-31
    • 合作背景 亚太地区推动清洁能源未来的努力刚刚取得了重大进展。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和全球人类与地球能源联盟(GEAPP)联合发起了“提高低碳经济电池储能系统的可及性”项目。 初始资金:ADB创新基金提供50万美元,GEAPP追加25万美元。 战略意义 亚太地区预计2023-2028年新增可再生能源430GW(太阳能占2/3),BESS是解决间歇性发电与电网稳定的关键技术。 重点解决:技术壁垒、高成本、融资渠道有限等问题。 实施路径 技术援助:为越南、蒙古、柬埔寨等试点国家提供定制化支持。 示范项目:推动商业级BESS项目落地,验证可行性。 能力建设:培训政策制定者与开发商,建立技术标准与数字工具(如AI)应用框架。 菲律宾案例 当前障碍:高资本投入、电网基础设施不足、缺乏成熟商业模式。 政策进展:已将"可再生能源+储能"纳入国家招标计划。
  • 《中电联启动垃圾发电仿真培训基地申报评估工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27
    • 为规范垃圾发电仿真培训体系建设,响应行业发展需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垃圾发电仿真培训基地申报的通知》,正式启动垃圾发电仿真培训基地试点评估工作。文件对申报单位提出了设备、师资、业绩等方面的专业要求,并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现场评估,相关工作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分会配合实施。   目前我国垃圾发电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项目数量急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人员紧缺、基础薄弱、培训不足等问题日益突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规范建设和安全运行。仿真技术具有经济、安全、高效、可以多次重现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力等行业的职工技能培训。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电力行业逐步利用仿真机作为培训的技术手段,经过30余年的发展,利用仿真机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反事故能力,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共识。截至2018年,通过中电联评估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已达七十余家,专业领域涵盖火电、变电、水电、燃汽轮机、电网调度。此次申报的垃圾发电仿真专业,将成为电力行业仿真体系新的分支。加大垃圾发电运行人员的仿真培训力度、规范培训管理与教学、提高培训质量,对垃圾发电企业的健康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带动行业培训工作进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