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从“石油美元”到“矿物人民币”,稀土元素正成为堪比石油的全球大宗商品价值链》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6-12
  • 参考消息6月5日讯,西班牙空军中校胡安·曼努埃尔·乔蒙和美国海军军官布伦丹·齐亚马日前在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联合刊发题为《从“石油美元”到“矿物人民币”》的文章。文章认为,围绕稀土元素正在形成堪比石油的全球大宗商品价值链,同时金砖国家可以创造一个独立的、不受西方发起的金融干扰的由稀土元素等关键资源支撑的人民币全球市场。文章指出,中国的飞速崛起,以及它要成为全球经济不可或缺一部分的系统性长期战略,对现有世界秩序提出了诸多挑战,包括中国在稀土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几十年来在稀土开采、提炼和制造工艺流程上不断成熟,以及凭借能够阻止国际竞争的经济体系,中国成功确保了对“未来燃料”近乎绝对的垄断控制。美国如果不作出努力并对稀土元素等关键原材料供应链进行再投资,有可能失去对其长期持有的主导性国际经济影响力及权威工具的控制。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yMzE5NDI1OA==&mid=2247494198&idx=4&sn=a5e80eebd9b6db321292aee53110e16b&scene=0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家从电子垃圾和煤灰中提取稀土元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3-24
    • 邓兵发明了一种从电子垃圾中提取稀土金属的新技术。电子消费的快速增长,使得电子垃圾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固体废弃物,每年产出量均超过 50 万吨,只有实现废物再利用,才能更好保护地球。 对于该技术,Science 评价称:“当化学家们争先恐后地寻找从工业废料和废弃电子产品中回收有价值金属的方法时,一个团队发现了一个听起来有点像魔术的解决方案:用电热闪光来消灭垃圾。” 2月9日,发表在 Science Advances 的论文《废物中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 from waste)介绍了上述技术,邓兵担任第一作者。 电力成本大约 12美元每吨,已实现公斤级别的制备 作为一种关键性原材料,稀土金属在现代电子、催化、清洁能源等领域具备广泛用途。其重要性在于,把它添加到其他主体材料里可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故被称为 “工业味精” 。 例如,在结构材料上,稀土可大幅度提高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机械性能;在石油化工上,稀土制成的分子筛催化剂可代替硅酸铝催化剂;在陶瓷上,稀土对超导陶瓷、压电陶瓷、导电陶瓷等领域贡献丰富;此外,稀土还是重要的磁性材料。 相比铜、铝等年产数千万吨的大规模使用型金属材料,稀土金属算是一种 “小众” 金属,全球全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吨。同时,中国又是稀土生产大国,目前的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 50% 以上。 稀土采矿往往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近年有分析发现[2],2015 年中国稀土开采的环境成本达到148亿美元,尽管这种现象正在得到改善,比如通过提高开采效率、以及采用更洁净的分离萃取手段,来减小稀土采矿造成的环境代价。 因此,作为一种补充性替代方法,从大规模固体废弃物中回收关键金属元素,是实现关键资源可持续获取和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例如,从电子垃圾中回收贵金属也就是“城市采矿(urban mining)”,越来越受到关注。 三类大规模固体废弃物可用于稀土金属的回收:第一种是煤飞灰、即煤燃烧后剩余的固体残渣;第二种是赤泥,又叫铝土残渣,是工业炼铝的尾矿;第三种是电子垃圾。每年,这几类固体废弃物的全球生产量都在数百万吨以上。 这三类废弃物中的稀土金属含量都比较大,从这些固体废弃物中回收关键金属材料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缓解消耗不可再生材料造成的资源危机,另一方面又能解决固体废弃物排放造成的环境压力。 该工作基于邓兵所在课题组之前开发的一种电热方法。其所在的莱斯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詹姆斯·托尔(James Tour)教授团队,曾于 2020 年首次提出闪光焦耳热的方法,能把几乎任何含碳的前驱体快速转化为高质量石墨烯[3]。 相比传统加热方式,该方法采用超短脉冲电流直接给样品加热,所需能耗极低,焦耳热的热转换效率为 100%,能快速达到 3000°C 的超高温度,且具备超快升温和超快降温等特点。比如,他们已将其用于相关材料的制备。 此外,他们也正将这种独特的电热过程用于废物管理等领域,这对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来说十分重要。目前,该团队已成功将塑料、橡胶等转化为石墨烯[4]。 加入该团队后,邓兵提出将高效电热方法用于关键金属材料的循环回收利用。在这里,他经手的第一个课题是从电子垃圾中回收金、银、钯、铂等贵金属[5]。 该方法产生的温度足够高,这使得金属具有高的蒸汽压,结合冶金中常用的氯化过程,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蒸发分离的概念,实现了电子垃圾中贵金属的高效回收,同时也可除去有害重金属[5]。 此后,鉴于稀土金属的重要性,邓兵转做这类金属的回收。期间,他获悉煤飞灰这种固体废弃物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稀土金属。 煤飞灰是煤燃烧之后剩下的副产物,其主要成分是一系列的氧化物,例如 SiO2、Al2O3、Fe2O3 等。全球每年因为煤燃烧产生的煤飞灰达到 750000000 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非常严峻。 “而且这个问题可能在中国更加紧迫,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燃煤最多的国家。煤飞灰中的稀土金属是痕量金属,含量大约在 500ppm。由于 SiO2、 和 Al2O3 的存在,煤燃烧的过程中会形成玻璃态,稀土金属很多都包埋在这些玻璃态里面;此外,稀土元素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煤飞灰中,而磷酸盐是一种很稳定、难溶的化合物。”邓兵指出。 鉴于上述两个原因,这时采用矿物酸浸出的方法,所带来的稀土金属回收效率非常低。例如,采用浓 HNO3 只能实现约 30% 的浸出效率[6]。 而在本次方法中,他把煤飞灰和导电炭黑混合,然后通上 1 秒钟的大约为 120V 的短时高脉冲电压。脉冲电压会给煤飞灰原料带来热震荡,使其瞬时温度高达 3000°C 并快速降到室温。 邓兵发现,相比于直接浸出煤飞灰原料,经过电热活化的煤飞灰中稀土元素的回收效率提高了约一倍;即使采用酸度低至 pH=1 的弱酸,也能实现 50%–90% 的回收效率。 随后,他对浸出效率提高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稀土磷酸盐是一类主要的稀土矿物形式,而磷酸盐是一种热力学上很稳定的化合物,其热解温度通常在 2500°C 以上,在 1300°C~1700°C 的煤燃烧温度下不能将其热解。 因此,煤飞灰中的稀土元素主要以稀土磷酸盐的形式存在,这导致浸出效率受到限制。而在超高温电热活化过程中,稀土磷酸盐可被分解为极易溶的稀土氧化物或被碳热还原为稀土金属,从而可显著提高热力学溶解度。 另一方面,这种超快的电热方法具有极快的升温速度和降温速度。这样的好处是,在超快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玻璃态的煤飞灰原料会因热应力而碎裂,从而暴露出稀土金属,借此从动力学角度提升稀土的浸出效率。 实现该方法在煤飞灰原材料中的应用之后,邓兵也在探索相关通用性,因此他开始测试铝土矿渣和电子垃圾。 铝土矿渣是工业炼铝后遗留的尾矿,每生产 1 吨铝,会产生 1.5 吨铝土矿渣。由于铝金属的大规模使用,目前全世界已经积累了 30 多亿吨铝土矿渣,且每年仍以 150 万吨的速度增长。如前文所述,电子垃圾的产量亦是巨大。 研究中,邓兵发现经过闪光焦耳热的处理,也可加快从这两种材料中提出稀土金属。就铝土矿渣来说,他认为其机理与煤飞灰类似,重点在于对稀土磷酸盐进行热解。 而对于电子垃圾,由于目前的电子生产工艺一般采用平面加工,稀土金属通常包覆在一层层的塑料或者陶瓷里面。而电加热过程可有效粉化这种层状的结构,从而可提升稀土金属与浸出剂的接触,最终提高回收效率。 此外,邓兵也调研了技术成本。闪光焦耳热具有超快、直接加热的优点,这使其具有较低的功耗,大约为 600kWh ton-1,折算为工业电力成本大约 12 美元每吨。在实验室规模的可批量制备上,目前已能实现公斤级别的制备。
  • 《嘉能可结束对俄石油投资,押注“未来大宗商品”电池供应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8
    • 据路透报道,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斯特拉塔股份有限公司(Glencore International AG,下称嘉能可)已出售俄罗斯卢斯石油公司(Russneft)持股,结束了这项长达20年的对俄石油投资。 嘉能可表示,这笔交易于2021年12月执行,并将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批准。嘉能可没有透露售卢斯石油公司石油股份的原因,也没有披露买家身份或交易价格。对此,卢斯石油公司未予置评。 报道指出,嘉能可首席执行官加里·纳格尔(Gary Nagle)在评论公司的年度业绩时表示,嘉能可出售其在卢斯石油的股份,是因为它对公司业务不再重要。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月11日表示,各方正在对俄罗斯酝酿的制裁将涉及金融和能源领域,同时还将包括高科技产品出口。目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围绕乌克兰问题的矛盾不断升级,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紧张关系,一些西方公司也在寻求减少对俄罗斯资产的敞口。 嘉能可是一家英瑞跨国商品贸易和矿业巨头,成立于1974年,总部位于瑞士巴尔。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商品综合生产商和营销商之一,经营范围覆盖生产、采购、加工、冶炼、运输、储存、融资、金属和矿产品、能源产品和农产品的供应。同时,嘉能可也是全球第四大矿业企业、第一大锌制造商、第三大铜制造商和最大的煤炭出口商。 公开资料显示,嘉能可成立之初主要从事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实物营销,其后不久扩展到矿物、原油及石油产品等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嘉能可建立粮食收购荷兰贸易公司,并组建了基础农产品企业集团。后来涉足煤炭等能源产品。 嘉能可2月15日公布的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2037亿美元,同比增长43%;调整后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213.23亿美元,同比大增84%;归属于股东的净收入为49.74亿美元,基本每股收益0.38美元,而2020年为亏损19.03亿美元,同比扭亏为盈。截止2021年底,嘉能可集团总资产为1275.1亿美元,同比增长8%;净债务60.42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62%。 “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但由于全球对金属及能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公司运营利润创下纪录新高。”嘉能可CEO纳格尔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脱碳策略,致力于满足用户对日常金属产品及能源的需求。” 根据嘉能可公布的全年产量报告,2021年该公司煤炭总产量1.033亿吨,较2020年的1.062亿吨下降3%。其中,该公司动力煤产量为8970万吨,同比下降5%;炼焦煤产量910万吨,同比增长20%;半软焦煤产量为450万吨,同比下降2%。 纳格尔称,嘉能可拥有150多处经营场所,正在评估27项资产,其中14项正在出售。公司正将其投资重心转移到绿色经济转型方面,投资所谓的“未来大宗商品”,即电池用金属铜、镍和钴。 2月9日,嘉能可已与美国矿企Strategic metals公司建立了战略性全球营销关系。营销关系包括公司100%产品的长期承购协议,包括钴和硫酸镍、锂产品和阴极铜,并提前支付了大量预付款。此外,嘉能可和Strategic metals正在商议其他商业规划,包括一项回收和原材料采购协议,以支持该公司湿法冶金加工设施的扩建。 此外,英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Britishvolt 2月15日表示,嘉能可向其投资了4000万英镑(约5400万美元),以开发英国首个大型电动汽车电池厂。上个月,两家公司宣布成立合资企业,在英国联合开发电池回收工厂,计划于2023年投产,其将由100%可再生能源供电,每年将处理至少1万吨锂离子电池。 该合资企业将利用嘉能可数十年的回收经验为新电池回收厂提供技术支持,回收范围包括废弃电子产品、铜/合金废料和黑色质量等报废材料。经过处理后的镍钴锂等金属资源将重新利用到Britishvolt电池生产供应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