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能可结束对俄石油投资,押注“未来大宗商品”电池供应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8
  • 据路透报道,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斯特拉塔股份有限公司(Glencore International AG,下称嘉能可)已出售俄罗斯卢斯石油公司(Russneft)持股,结束了这项长达20年的对俄石油投资。

    嘉能可表示,这笔交易于2021年12月执行,并将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取决于监管部门的批准。嘉能可没有透露售卢斯石油公司石油股份的原因,也没有披露买家身份或交易价格。对此,卢斯石油公司未予置评。

    报道指出,嘉能可首席执行官加里·纳格尔(Gary Nagle)在评论公司的年度业绩时表示,嘉能可出售其在卢斯石油的股份,是因为它对公司业务不再重要。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月11日表示,各方正在对俄罗斯酝酿的制裁将涉及金融和能源领域,同时还将包括高科技产品出口。目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围绕乌克兰问题的矛盾不断升级,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紧张关系,一些西方公司也在寻求减少对俄罗斯资产的敞口。

    嘉能可是一家英瑞跨国商品贸易和矿业巨头,成立于1974年,总部位于瑞士巴尔。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商品综合生产商和营销商之一,经营范围覆盖生产、采购、加工、冶炼、运输、储存、融资、金属和矿产品、能源产品和农产品的供应。同时,嘉能可也是全球第四大矿业企业、第一大锌制造商、第三大铜制造商和最大的煤炭出口商。

    公开资料显示,嘉能可成立之初主要从事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实物营销,其后不久扩展到矿物、原油及石油产品等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嘉能可建立粮食收购荷兰贸易公司,并组建了基础农产品企业集团。后来涉足煤炭等能源产品。

    嘉能可2月15日公布的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2037亿美元,同比增长43%;调整后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213.23亿美元,同比大增84%;归属于股东的净收入为49.74亿美元,基本每股收益0.38美元,而2020年为亏损19.03亿美元,同比扭亏为盈。截止2021年底,嘉能可集团总资产为1275.1亿美元,同比增长8%;净债务60.42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62%。

    “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但由于全球对金属及能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公司运营利润创下纪录新高。”嘉能可CEO纳格尔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专注于脱碳策略,致力于满足用户对日常金属产品及能源的需求。”

    根据嘉能可公布的全年产量报告,2021年该公司煤炭总产量1.033亿吨,较2020年的1.062亿吨下降3%。其中,该公司动力煤产量为8970万吨,同比下降5%;炼焦煤产量910万吨,同比增长20%;半软焦煤产量为450万吨,同比下降2%。

    纳格尔称,嘉能可拥有150多处经营场所,正在评估27项资产,其中14项正在出售。公司正将其投资重心转移到绿色经济转型方面,投资所谓的“未来大宗商品”,即电池用金属铜、镍和钴。

    2月9日,嘉能可已与美国矿企Strategic metals公司建立了战略性全球营销关系。营销关系包括公司100%产品的长期承购协议,包括钴和硫酸镍、锂产品和阴极铜,并提前支付了大量预付款。此外,嘉能可和Strategic metals正在商议其他商业规划,包括一项回收和原材料采购协议,以支持该公司湿法冶金加工设施的扩建。

    此外,英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Britishvolt 2月15日表示,嘉能可向其投资了4000万英镑(约5400万美元),以开发英国首个大型电动汽车电池厂。上个月,两家公司宣布成立合资企业,在英国联合开发电池回收工厂,计划于2023年投产,其将由100%可再生能源供电,每年将处理至少1万吨锂离子电池。

    该合资企业将利用嘉能可数十年的回收经验为新电池回收厂提供技术支持,回收范围包括废弃电子产品、铜/合金废料和黑色质量等报废材料。经过处理后的镍钴锂等金属资源将重新利用到Britishvolt电池生产供应链当中。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3790.html
相关报告
  • 《“押注”氢能,焦炭龙头美锦能源能否脱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10
    • 焦煤和焦炭价格齐降背景下,焦炭企业盈利艰难。今年5月底,焦煤期货主力合约一度跌破750元/吨大关,创8年来新低。美锦能源是国内最大的独立商品焦生产商之一,也是山西省焦炭生产商中的龙头企业。年报显示,这家公司的业绩也在2024年承压,营业收入190.31亿元,同比下降8.55%;归母净利润为-11.43亿元,下降495.31%,同比由盈转亏。传统业务承压,美锦能源正推进由传统能源向氢能源转型升级,推进氢能产业与煤焦化产业协同发展。但氢能板块营收占比仍较低,去年氢车产销皆陷不利局面。成本降低,难抵产品降价焦煤占中国煤炭总储量的20%—25%,属于稀缺资源。同时,焦煤对洗选工艺的要求高,储运需要防止污染和自燃,高成本导致焦煤价格通常约为动力煤的一倍。焦炭生产则主要通过焦煤高温干馏,焦炭是钢铁冶炼的重要燃料。山西作为煤炭大省,是焦炭企业的重要聚集地,这里的焦煤储量约占全国47%,2022年山西焦炭企业注册数已达480余家,约占全国28%。美锦能源作为山西焦炭生产商中的龙头企业,拥有895万吨/年焦炭产能。 作为焦炭生产原料,去年焦煤进口量突破1亿吨,港口库存全年高位。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2024年炼焦煤长协价格、炼焦煤市场价格均出现下跌。山西吕梁主焦煤长协合同全年均价同比下跌76元/吨。当年12月,长协价比年初下跌450元/吨。对比2024年年初,山西焦肥精煤综合价格2560元/吨,年底则仅为1420元/吨,跌幅达到44.53%。 价格大幅下跌反映出焦煤供应过剩。对炼焦企业来说,原料成本下降是否代表迎来扩产机会?美锦能源年报显示,2024年煤焦化行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公司全焦产量669.89万吨,比上一年增加14.79%。但焦煤价格下降的同时,焦炭价格也在下降,美锦能源认为,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是焦煤—焦炭价格的失衡。近期的年报业绩说明会上,该公司指出:“焦炭业务是公司经营性亏损的主要来源,终端需求疲软以及成本支撑减弱,导致2024年焦炭市场呈现‘跌多涨少’的弱势格局,全年价格重心显著下移。尽管焦炭原料成本将被进一步压低,但就2024年来看,焦炭成本跌幅远远不及焦炭价格降幅。”交易折戟,盈利仍承压美锦能源年报显示,在公司2024年生产的669.89万吨焦炭产品中,有10.04万吨转化为了库存,库存量较上一年增长497.62%。对此,美锦能源表示:“钢铁行业是干熄顶装焦的主要下游,2024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建筑钢材需求大大减少,从而导致很多钢企减少了对干熄顶装焦的需求。”所谓干熄顶装焦,是一种焦化高端工艺,生产焦炭品质好但投资成本也更高。 钢铁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不甚乐观,对焦炭采购非常谨慎,基本按需采购,造成上游库存上涨。2024年,全社会焦炭库存量达到966.6万吨,同比增长12.7%,价格中枢下移导致焦炭企业多数亏损,2024年山西地区焦炭企业平均盈利-23.6元/吨。 利润低谷下,控股或兼并煤矿可能减少原料采购成本、稳定原料供应。美锦能源去年10月启动重大资产重组,拟购买控股股东旗下三处煤矿资产的部分股权。三处煤矿中,只有年焦煤产能120万吨的正旺煤业处于在产状态。美锦能源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将置入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煤矿,相关煤矿建成投产后,将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资产质量。 但美锦能源2024年的资产负债率达到64.01%,在今年4月,该公司披露,因交易各方对相关商业条款未能达成一致,决定终止资产重组。谈及后续发展方向,美锦能源表示,将聚焦主业精细化运营,通过降本增效、技术升级稳固煤炭业务竞争力。同时加速氢能全产业链商业化,培育第二增长极。占比不高,远水难解近渴焦煤在高温干馏时,有机物质会分解挥发,形成氢、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美锦能源表示,该公司副产品焦炉煤气中富含氢气55%左右,是目前低成本大规模制氢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该公司拥有一个2000Nm3/h高纯氢项目,预计二期建成后产能将提升至12000Nm3/h,两座在建项目产能共计19000Nm3/h。近年来,美锦能源还构建了“制氢—储运—加注—应用”全链条产业生态,到2024年底,已推广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共3591辆,投运加氢能力6260kg/12h。 但从营收角度看,氢能在美锦能源营收中占比并不高,氢能板块2024年营收7.92亿元,同比减少1.02%,在总营收中占比仅4.16%,氢车板块降幅大,生产和销售量同比分别下降89.14%和27.95%。美锦能源指出,政策补贴退坡与执行延迟,公司、客户使用氢气成本高,气源不足及基础设施滞后影响下,氢车销售市场遇冷,公司产能不饱和。同时,上下游客户均面临巨大资金压力,氢能产品回款周期慢,企业资金压力加剧,底盘,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原材料供货周期长,严重影响生产进度。 在美锦能源先前召开的投资者说明会上,有投资者对公司的业绩变动提出疑问。对此,美锦能源方面表示,公司坚持“传统+氢能”双轮驱动,传统业务通过降本增效、工艺升级稳固现金流;氢能加速全产业链商业化,紧抓示范城市群政策机遇,预计未来2—3年营收占比显著提升。 此外,美锦能源所在的山西省也十分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已发布《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山西省氢能产业链2025年行动方案》为该省氢能产业提供政策支持。今年第一季度,美锦能源氢能产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增加,其他收益同比增长186.18%。
  • 《全球最大氢车零配件供应商押注氢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17
    • 国际能源网获悉,在放弃电芯之后,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开始大力投资发展氢电部件。2023年以来,博世集团密集布局氢能,从量产燃料电池动力模块到登录工信部378批公告燃料电池配套榜首,无不显示着这家全球汽车零配件巨头押注氢能赛道的决心。 2023年以来,博世在氢能领域的投资开始在中国无锡和重庆两地迅速铺开,并且重点押注氢动力系统,尤其是燃料电池。据了解,这家德国公司原计划在2021—2024年投资15亿欧元用于燃料电池市场,2023年7月底又决定在2026年前追加10亿欧元,谋划将氢能培育成未来增长支柱之一,到2030年,其氢能技术相关销售额达到约50亿欧元。 具体来看,在海外,博世氢燃料电池动力模块在德国斯图加特-费尔巴赫工厂已正式批量生产,班贝克工厂提供电堆,洪堡工厂提供空压机和循环泵等部件。在中国,2023年8月9日,博世重庆新工厂氢动力模块产线正式启动;年初,博世全球第一条高产量膜电极生产线在无锡正式投入使用,同样位于无锡的双极板生产线预计于2025年正式投产。 单从2023年的布局重点来看,博世似乎更偏向于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氢动力总成、燃料电池。事实上,对照博世对外公开披露的信息,从制氢到氢气压缩运输环节博世都有所布局。 总体来看,博世在氢能领域的投资布局几乎涉及到了氢能的全产业链。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主要涉及在燃料电池及动力总成环节,随着国内示范城市群规划的持续推进,以博世为代表跨国巨头势必会加快推进在中国市场的布局,燃料电池本土势力将面临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