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上安装太阳能板?瑞士创新项目探秘,引领绿色能源新潮流》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1-14
  • 近日,由瑞士初创公司Sun-Ways发起的太阳能铁路项目获得瑞士联邦交通局批准,其设计方案是在铁路线路中间安装宽度为1米的太阳能电池板。这种做法巧妙地利用了铁路线路上原本空置的空间,可以覆盖数百公里的铁路网,预计每年可产生约1TWh的太阳能电力,相当于瑞士总能耗的2%。此举将铁路基础设施转变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实现了可再生能源与铁路系统的深度融合,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为构建绿色低碳铁路网提供了新思路。

    这些太阳能电池板不仅可以直接为铁路系统供电,还能输送电力至公共电网,实现了多重功能。安装过程也十分高效,采用特制机车车辆,可以像铺地毯一样在轨道之间铺设太阳能板,可在几个小时内铺设1000平方米,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Sun-Ways还为这一安装技术申请了专利保护,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此外,这一项目还体现了创新性的场地选择。相比于在山区或荒地上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在铁路线路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大幅提升了空间利用效率。这种做法也能有效避免占用更多自然生态用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作为一个高度人口密集的国家,瑞士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一直备受关注,而这个项目无疑为可再生能源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路径。

    根据计划,Sun-Ways的试点项目将在2025年启动,地点选择在瑞士纳沙泰尔州布特站附近的100米长路段。初期将安装48块太阳能板,每块功率为380瓦,年发电量预计为16000千瓦时。如果项目取得成功,预计到2030年,瑞士乃至其他欧洲国家将广泛采用这一技术。其核心价值在于,可在非常规空间中生产清洁能源,同时避免对现有运营线路的干扰。

    不同的创新路径显示了全球在可持续能源上的积极探索。Sun-Ways专注于铁路,而其他项目则涉及高速公路、水体和垂直空间。这种多元化方式可在多种环境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提升整体产能。

    与Sun-Ways方案相似的另有迪拜绿色脊柱项目,后者是在高速公路中央建设太阳能有轨电车系统。但具体体现有些许差异,后者除了有轨电车线路外,还在高速公路两侧设有机动车道、步行道、自行车道等,形成了集综合交通、智慧基础设施于一体的立体绿色走廊。无论是哪种,都体现了将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创新思路,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原文来源:https://www.wedoany.com/zh-cn/shortnews/MRPkL6Ka.html
相关报告
  • 《风电市场冒出新潮流》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29
    • 近日,沈阳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康平风电场850千瓦风电机组等容量技改项目完成改造。改造后,6台风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营。公告显示,该风电场拆除了29台单机容量85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在原风场区域内等容量改建6台单机容量4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 除辽宁省外,今年以来,宁夏、甘肃、广东等地都已开启老旧风电场扩容或等容改造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中旬,风电场技改项目风机招标总装机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千瓦,老旧风机技改市场明显升温。 改造需求快速增加 通常情况下,风电机组设计使用寿命在20年左右。在风机报废后,开发商往往会选择拆解风电场,或使用单机功率更大的风电机组进行替换。中华环保联合会等行业机构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突破了100万千瓦,正式进入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阶段。这一数据意味着到今年,我国运营时间超过15年的风电场装机容量也超过了100万千瓦。 “就像我们平时开车,时间长了往往会面临着零部件经常替换等问题。”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卫权告诉记者,“风机运行到一定时间后,需要维修或更换备件,同时发电稳定性、运行安全性能也会下降,有必要使用更高技术水平的风机替换老旧风机。” 公开消息显示,今年以来,华电集团、龙源电力、大唐等多家风电开发商陆续发布了风电场技改项目风机“以大代小”招标信息,项目地点大多在宁夏、甘肃、广东等最早一批开发陆上风电的省区。 一位不愿具名的风电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一方面,到2025年前后大量老旧风机将面临自然报废;另一方面,随着部分省发文鼓励风电场风机技改,部分运行时间超过10年的风电场机组可能会提前退役,风电场批量改造需求会更快爆发。 推动风资源高效利用 实际上,随着我国风电机组技术不断更新换代,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已出现了快速增长。在业内看来,大量千瓦级风机的运行效率已远不及目前产品。 王卫权指出,我国陆上风电机组早已步入了兆瓦级时代,单机功率在5兆瓦及以上的风电机组也已进入市场,最早一批建设的风电场风电机组单机功率较小,但却处于风资源相对更好的区域,小功率机组不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对于风电开发商来说,以更大功率风机替代老旧风机,不仅有助于提高风电机组运行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发电量。 据记者了解,去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针对风电场风电机组“以大代小”以及对配套升压变电站、场内集电线路等设施更换或技术改造升级作出了规范,并提出风电场改造升级可分为增容改造和等容改造两种方式。这一消息振奋了市场,随后国家能源局还公开表示该管理办法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出炉。 到今年9月,宁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做好沙漠戈壁荒漠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将简化风电场“以大代小”用地审批手续,保障新能源配套产业用地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政策文件的发布有望进一步提升业主改造积极性,推动老旧风机改造市场发展。 提振全产业链信心 随着国内陆续开启老旧风电场“以大代小”工作,业界普遍认为,此举将有效释放优质风资源区发电潜力,为全国风电装机市场带来额外增量,风电产业链企业也有望受益。 国元证券研究指出,在单机容量变大、风场规模扩增的情况下,将大大提升扩容更新的风电项目收益,提高开发商收益,老旧风电场“以大代小”市场前景可期。 王卫权进一步表示,老旧风电场风电机组技改项目“以大代小”会为风电制造企业带来新的市场空间,有望提振风电全产业链信心。 风机退役的步伐与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10年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维持高速增长态势,老旧风电场改造市场也随之飞速增长。据行业预测,2025年后每年退役的机组将逐步增加,到“十五五”末期,我国每年退役风机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2030-2035年期间,累计退役风机规模将超过1亿千瓦;到2040年,我国累计退役风机规模将突破1.5亿千瓦。 面对这样的市场发展趋势,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应尽快出台行业政策和相关标准,推动老旧风电场稳步退役。同时,加快建立材料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实现老旧风机退役后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助力风电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 《隆基绿能亮相2023清洁能源大会 创新引领共建绿色地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8-30
    • 8月26-28日,以“绿动地球 智造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在四川德阳圆满举行。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共设有主论坛、高峰论坛、清洁能源装备展览等13项活动,由隆基绿能、国家电投、东方电气等作为清洁能源装备龙头企业代表,与政府协会组织、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多款产品同时亮相  新品Hi-MO 7价值凸显 此次,隆基绿能携旗下Hi-MO系列多款产品盛装亮相,获得众多关注。5月新发布的Hi-MO 7产品是隆基绿能面向集中式市场推出的新一代超高价值组件,产品采用HPDC电池技术,组件端应用SMBB焊接技术,量产组件功率可达580W。高性能的双面双结电池,实现组件效率22.5%。2毫米强化玻璃,高耐厚边框,有效提升高强度机械荷载,应对各种环境挑战。品质与工艺的优化,使其在质保上、温度系数上、发电性能上都更具优势。隆基绿能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通过向客户创造和提供科技引领稳健可靠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电站价值。   隆基绿能中国地区部西南大区产品解决方案负责人、主任工程师李魁介绍Hi-MO 7新品价值 隆基产品生命周期标准 助力电站安全可靠运行 在同期“清洁能源装备质量提升与品牌培育”论坛中,隆基绿能中国地区部副总裁李浴辰发表《隆基产品生命周期标准,打造光伏行业质量标杆》主旨演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显著增加,组件失效案例频发,光伏电站长期安全可靠运行面临新的挑战。隆基绿能在全行业首创“隆基产品生命周期标准”,推出全场景保护体系,全方位仿真模拟户外实际运行条件并验证组件可靠性。从技术维度、质量管理维度、产品体验维度、低碳维度进行产品管理,贯穿组件和电站全生命周期每一个环节,通过对产品设计、制造等环节进行可靠性加严或升级,尽最大可能降低电站系统风险,保障30年可靠性运行。同时,通过标准化服务与增值服务,全面管控电站全生命周期的“不确定”风险,助力能源安全可靠转型。   李浴辰发表《隆基产品生命周期标准,打造光伏行业质量标杆》主旨演讲 现场,四川电视台《今日视点》以“创新发展”为主题对隆基绿能进行采访。在采访中,李浴辰表示:“持续创新是隆基绿能一直坚持的价值理念,如自2021年4月以来,隆基绿能14次打破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世界记录,尤其是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26.81%,打破了尘封5年的硅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纪录。近日,在商业级绒面CZ硅片上,实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3.5%的转换效率。持续降低度电成本,让光伏发电更具经济性,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李浴辰接受四川电视台《今日视点》栏目采访 获“优秀企业”称号 荣誉与责任同在 全球双碳目标下,清洁能源任重道远。此次大会围绕源、网、荷、储、碳、数等关键议题,从全球影响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授权专利数、研发投入、产品效率指标、ESG等多角度综合评选,选出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100强公司及优秀人物,并颁发荣誉奖杯。 隆基绿能及公司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分别荣获“优秀企业”、“优秀人物”两大奖项,隆基绿能中国地区部副总裁吴莹代表隆基绿能上台领奖。 创新引领发展,隆基绿能“绿电+绿氢”有效支撑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共建绿色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