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排放主要是工业设施和发动机燃烧过程所产生。对人类而言,这一气态污染物特别刺激呼吸道器官和眼睛粘膜。目前仍普遍认为植物不能吸收大气中的NO。然而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拟南芥植物能直接从空气中吸收利用NO的基本机制,并在随后将它们固定在氮代谢中。
在德国,氮氧化物排放量每年约为130万吨。这些排放主要是由工业设施和发动机燃烧过程引起的。对人类,这一气态污染物特别刺激呼吸道器官和眼睛粘膜。
到现在为止仍普遍认为植物不能吸收气态NO。近期,生化植物病理学研究所(BIOP)的研究人员与位于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前土壤生态研究所、实验环境模拟研究室(EUS)和分析化学研究室(BGC)工作人员合作发现了深层机制:拟南芥植物直接从空气吸收NO,随后让他们进入氮代谢。科学家们观察到,高水平的一氧化氮熏蒸是无毒的,并且实际上提高了植物的生长。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生化植物病理学研究所Christian Lindermayr博士认为
这一机制源于确保缺氮地区的植物生存,本研究的第一作者BIOP研究员Gitto博士认为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的高浓度氮氧化物而言,拟南芥植物的这一特性可以显著减少NO贡献量,从而改善空气质量。这一发现可能对城区的城市未来规划特别重要,并可能有助于改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