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板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环境水和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和苯并(α)芘的选择性提取和灵敏检测
2024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团队Shenling Wang及通讯作者Zhaowei Zhang在国际期刊《Food Chemistry》(JCR一区,IF2023=8.5)发表了题为“Dual-template 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for selective extraction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aflatoxin B1 and benzo(α)pyrene in environmental water and edible oil”( 双模板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环境水和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和苯并(α)芘的选择性提取和灵敏检测)的研究论文。
摘要
环境与食品中多种污染物的共存引发了安全隐患,特别是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AFB1)和苯并[α]芘(BaP)。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双模板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DMMIPs),用于复杂基质中AFB1和BaP的选择性提取。采用5,7-二甲氧基香豆素和芘为虚拟模板,优化的DMMIPs展示了优异的吸附能力(12.73–15.80 mg/g)和重用性。通过磁性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限分别为0.134 μg/L(AFB1)和0.107 μg/L(BaP)。该方法在水和油样品中的回收率为86.2%–110.3%,展示了多污染物检测的应用潜力。
引言
分子印迹技术(MIT)是一种高效的分子识别和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样品前处理和污染物去除。然而,传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方法在多靶标提取和复杂基质中表现出局限性。本研究采用双模板磁性印迹策略,以实现AFB1和BaP的选择性识别。DMMIPs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还可以简化环境和食品安全检测的流程。
研究内容
(1)材料与方法:采用5,7-二甲氧基香豆素和芘作为虚拟模板,使用甲基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以乙腈为致孔剂制备DMMIPs。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评估DMMIPs对AFB1和BaP的吸附性能,并结合物理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分析其吸附机理。利用DMMIPs进行磁性固相萃取(MSPE),通过HPLC检测目标物。
(2)实验结果:DMMIPs对AFB1和BaP的吸附能力显著优于非印迹聚合物(MNIPs),且吸附容量分别达到12.73 mg/g和15.80 mg/g。吸附机理主要包括氢键、静电作用和范德华力。在MSPE条件优化后,DMMIPs-HPLC检测限分别为0.134 μg/L和0.107 μg/L,表明其在复杂基质中对AFB1和BaP的优异灵敏性。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DMMIPs,实现了环境水和食用油样品中AFB1和BaP的有效检测。DMMIPs展示出良好的磁性分离特性及高效的吸附性能,具备广泛的再利用能力。未来可进一步研究DMMIPs在不同复杂食品基质中的应用潜力,并优化其大规模生产工艺,以推动其商业化应用。
图文赏析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8814624018843?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