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中肠道病毒71抗体的血清阳性率: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16-10-26
  • 手足口病主要影响儿童,西太平洋地区该疾病会带来较大的疾病负担。肠道病毒71(EV71)为毒性最强的病原体,抗EV71单价疫苗不久将在中国上市。对于EV71流行病学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在中国制定关于儿童免疫接种的方针决策。研究人员旨在评价并汇总截至目前中国大陆中EV71的单项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信息,用以确定感染的年龄特异性风险模式。对在0-15岁儿童中进行的研究(发布版本:英文版或中文版)开展了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按照年龄组对血清阳性率估计值进行了汇总。采用混合效应回归模型探索了EV71血清阳性率的共变因子。

    共检索到42项已发表的研究,15项为英文版。研究人员发现,平均78%的新生儿对EV71感染呈血清阳性,但其母亲的免疫力在5个月内几乎完全衰退。学龄前儿童中,EV71抗体的血清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立即增加,1岁至5岁EV71抗体的血清阳性率范围为26%(95%置信区间:18%-33%)至70%(95%置信区间:62%-78%)。受试者的年龄、样本量、采样年份、采样方法、地理纬度以及出版物语言均会导致个体血清阳性率估计值的差异。婴儿前5个月期间,EV71抗体的血清阳性率逐渐降低。EV71感染最可能出现在2-4岁期间。我们的发现对于鼓励基于人群的EV71疫苗接种策略可能具有帮助。

相关报告
  • 《亚洲开展的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一项系统回顾和分析》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6-10-26
    • 手足口病(HFMD)为一种主要由人肠道病毒71(EV-A71)和柯萨奇病毒A16(CV-A16)导致的广泛儿科疾病。来自新加坡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亚洲HFMD流行病学研究的一项系统回顾。作者截止2014年12月对PubMed、Web of Science以及Google Scholar数据库进行的检索。由 2名审查员根据预先规定的入选/排除标准单独评价了关于HFMD患病率和发生率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信息。2名审查员提取了8个关于HFMD流行病学的特定研究问题。其他3名审查员检查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HFMD为季节性疾病,可见于亚洲温带地区,夏季为该疾病的高发季节,亚热带地区春秋季为该疾病的高发季节;日本温带发现了气候作用的相关证据。HFMD的风险因素包括卫生、年龄、性别和社会交往,但多数研究的把握度不足以严格地进行混杂变量校正。牵涉到社区水平和学校水平传播,但其对于HFMD的相对重要性并不明确。对流行病学指标的了解很少:EV-A71孵育期间,并未发现支持性定量证据;4项研究中EV-A71/和柯萨奇病毒A16感染的症状发生率范围为10%-71%;而3项研究中基本传染数介于1.1 -5.5之间。这些估计值的不确定性会妨碍其用于进一步分析。对于HFMD的了解不足以指导干预治疗,例如:将EV-A71疫苗加入儿童疫苗接种方案。迫切需要进行研究,来填补这些缺口。
  • 《肠道病毒B和埃可病毒30主要为英国人群中病毒性脑膜炎的致病因》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6-10-26
    • 肠道病毒为无菌性或淋巴细胞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因,尤其在儿童中。北美感染肠道病毒D68的某些患者中报告了不常见的重度神经性疾病,最近英国中部地区人群中出现小儿肠道病毒性脑膜炎的病例数增加,所以开展了一项回顾性地区性监查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收到的脑脊液(CSF)样本进行HSV-1/2、VZV、肠道病毒和副肠孤病毒检测。递交肠道病毒PCR阳性CSF样本,进行进一步血清分型。系统发生树由埃可病毒30 VP1序列构成,留存足够的样本,供测序使用。每年肠道病毒阳性CSF数分别为21例(2008),7例(2011),53例(2012),58例(2013)和31例(2014)。总之,170份血清分型肠道病毒中有163份属于病毒种B(埃可病毒5,6,7,9,11,13,16,17,18,21,25,30;柯萨奇病毒B1,B2,B3,B4,B5,A9),仅7份属于病毒种A(柯萨奇病毒A2、A6、A16和肠道病毒71)。埃可病毒30为主要的血清型,共在43(25.3%)份样本中发现,并且成人年龄组(37.3%)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婴儿年龄组(12.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这些英国中部地区的埃可病毒30 VP1序列大多与欧洲和中国的埃可病毒30 VP1序列存在密切的联系。研究显示,持续存在埃可病毒30为病毒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因,尤其在成年人群中,但需要更多监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