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0 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举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为我省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成都山地所王根绪研究员领衔完成的 “ 寒区冻土 - 生态耦合作用的冷生土壤过程与反馈 ” 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省委书记彭清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省委副书记邓小刚等出席大会。
“ 寒区冻土 - 生态耦合作用的冷生土壤过程与反馈 ” 成果主要针对我国高海拔和高纬度寒区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需求,在多项国家重大 973 计划、国家重点基金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持续支持下,经过 10 余年野外持续原位观测、模拟试验和 综合调查,在寒区生态 - 冻土耦合作用理论体系、冷生土壤演化与有机碳稳定维持机理、冷生土壤资源属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格局和恢复力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并在一系列方法和数值模型上取得重要突破;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寒区冻土环境 - 生态 - 冷生土壤相互作用理论范式,系统揭示了冷生土壤对冻土环境与高寒植被生态关联变化的响应过程与驱动机理。成果拓展和丰富了冷生土壤学、冻土学和寒区生态学研究领域和学科内涵,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该项目的 8 篇代表性论文他引超过 1380 次,相关成果被 Nature 、 IPCC 和 UNESCO 等持续引用,在顶级学术刊物他引超过 520 次。部分成果列入国际大科学计划,建立的多因素耦合的水热耦合过程与生态模型在北半球广泛应用,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研究成果为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重要学科理论与方法支撑。
据悉,该项成果奖也是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系统自四川省设立自然科学类科技奖以来首次获得。